《走进历史深处》收录20篇纪实文章,记述了上海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联结,如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诞生;如《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译本在上海出版,译者陈望道在“一大”时曾被选为上海地区代表;如设在上海的党史“中央文库”;如曾经是革命熔炉的上海大学;如思南路上的周公馆,多伦路上的左联旧址;如在南昌路48号那所抚育革命后代的大同幼稚园,“红色牧师”董健吾曾冒险保护毛泽东的儿子;如诞生于上海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张闻天“四回上海”的经历……这些深切感人的篇章全是由上海作家撰写,如叶辛、俞天白、赵丽宏、竹林、王小鹰、叶永烈等。
《走进历史深处》是专业作家叶永烈整理的自己的演讲稿和论文,以及作者应凤凰卫视之邀的访谈录。作者以其细腻的笔触,翔实记述了自己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的创作与采访的艰辛,对于读者了解作者的创作和采访经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我是一个“错综复杂”的作家。人称中国有“两个叶永烈”:一个叶永烈写“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以及《江青传》、《张春桥传》、《姚文元传》、《王洪文传》、《陈伯达传》、《反右派始末》这样当代重大政治题材的长篇纪实文学,另一个叶永烈写《小灵通漫游未来》、《十万个为什么》那样的科幻、科普作品。记者们笑谓,叶永烈一肩挑着历史,一肩挑着未来。也有的说,叶永烈一肩挑着文学,一肩挑着科学。
我整理了我的讲演稿以及论文,发现其中的内容包含着历史、文学,也包含着未来、科学,于是就编成本书。
在编选这两卷文集的时候,发现有多次的讲座我只保留很简略的提纲,讲座时没有录音,因此已经无法整理出详尽的讲稿,也就无法收入书中。比如,在上海复旦大学所作的《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其反思》,在辽宁大学所作的《美国“9·11”事件分析》等,都散失了。另外,应香港凤凰卫视之邀,我先后谈了《样板戏与江青》、《评(海瑞罢官)的来龙去脉》、《批判(清官秘史)与毛、刘关系》、《批判(武训传)始末》等,每次都谈了两小时左右,虽然部分内容用到“凤凰大视野”的相关片子中播出,但是讲话的全文没有整理,未能收入本书。
叶永烈
2011年8月6日于上海“沉思斋”
叶永烈,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一级作家,教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1岁起发表诗作,19岁写出第一本书,20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其主要作品有:《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反右派始末》《江青传》《张春桥传》《王洪文传》《姚文元传》《陈伯达传》《傅雷与傅聪》等。
第一章 答香港凤凰卫视“鲁豫有约”
与鲁豫面对面
故事从《小灵通漫游未来》讲起
十一岁时发表了小诗
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北大
出版第一本书
写作《十万个为什么》一举成名
叩开一位姑娘的心扉
“我几乎给封杀了”
“文革”中,无情的风暴
悄悄重操旧业
生活清苦的日子
“我帮他抄写了几百万字”
“三脚猫”
为毛泽东拍摄内片
方毅副总理的重视
创作上的大转变
采访陈伯达的有趣故事
在当今中国文坛独树一帜
盗版与伪书的困扰
坐拥书城的快乐
还能写很多很多年
第二章 我的纪实文学创作
纪实自选集得到了中共党史专家的认可
真实是纪实文学的生命
打通漫长的历史隧道
选择了“中间道路”
纪实文学是“跑”出来的
眼观六路 耳听八方
在“旧闻”中挖出“独家新闻”
小人物代表着民心
采访是一门艺术
在图书馆里“追踪”
避开误区和陷井
第三章 我的创作与档案
第一次与档案馆“亲密接触”
一桩大案和一份病历
皇家秘档澄清历史迷雾
中央档案馆里的特殊专家
文学和艺术的档案宝库
这里用形象记录历史
“冷板凳”正在慢慢变热起来
查清傅雷夫妇死因
档案是忠实的“历史老人”
口述历史是“活的档案”
收藏自己
第四章 我看传记文学
“当代优秀传记文学作家”获奖感言
我的传记文学创作历程
第五章 历史的使命感驱使我“加盟”传记文学
传主的选择
传记文学创作的困境
第六章 香港与大陆传记文学的比较
“香港笔法”的影响
“官修”“家修”和“私修”
香港和大陆传记比较
第七章 真实是传记文学的生命线
从科普作品到传记文学
写作的动力
“目击”系列
新作简介
“十指打天下”
第八章 历史不容撒谎
从“全部牺牲”说起
历史岂能变“戏法”?
不必为尊者编织美丽的谎言
第九章 我看口述历史
口述历史——与历史对话
口述历史采访手记
第十章 历史的绝响
盘点我的录音带仓库
多角度研究毛泽东
中共高层人士的回忆
中共党史上的三次重要会议
深入采访“反右派斗争”
直面“四人帮”
关注“中央文革小组”
重要“文革”人物及事件
遭受“左”祸的知识精英
走访文艺界名家
为科学名家立传
采访体育界的“另类”
其他
尾声
第十一章 共和国记忆
建国奠基
曲折发展
“文革”岁月
改革开放
大国崛起
和谐社会
第十二章 飞天梦——目击中国航天秘史
太空响起来了中国人的脚步声
邓小平称宇航员为“天上人”
中国人很早就幻想“飞天”
中国航天“元帅”钱学森
中国着手研制火箭
中国的小狗上了天
从1971年开始选拔宇航员
我进入中国宇航员训练基地
钱学森笑了
第十三章 为钱学森拂去流言
思想活跃、兴趣广泛的科学家
“万斤亩”公案
“高产卫星”是怎么放起来的?
七论“万斤亩”
早在1956年就开始计算
为展望农业美好前景而提出
用计算尺反复核算
细析552字的短文
《中国青年报》“操盘手”泄露天机
走访毛泽东秘书李锐
陶铸引用了钱学森文章
所谓“冒叫一声”
所谓“向毛泽东检讨”纯属瞎编
不要“听了不实之辞而轻信”
三点客观评价
公案自有公论
第十四章 关于钱学森的假故事
钱学森“中将”的假故事
结婚誓词真伪辨
“一张香烟纸”的“故事”
离谱的细节
第十五章 解读《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是怎么样的一本书?
我对傅雷一家的采访
傅雷的坎坷人生
傅聪的浮沉
傅敏的命运
感人至深的小人物
我对《傅雷家书》的评价
当场就《傅雷家书》答读者问
第十六章 论《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是广大读者“忠实的镜子”
《傅雷家书》的特点在于真
《傅雷家书》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
《傅雷家书》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
《傅雷家书》体现了傅雷的教育思想
《傅雷家书》帮助青年读者正确对待恋爱
《傅雷家书》是一座思想“富矿”
第十七章 解读名人姓名
名字是人的“品牌”
毛泽东在初识时常常从对方的姓名谈起
陈云家中特殊的取名规则
胡乔木夫妇的名字出自同一诗句
刘少奇替陈其五取名
江青名字的“考证”以及她的改名“癖好”
陈伯达竟然有23个名字
名字与命运的巧合
关于我自己的名字
第十八章 文学与成才
儿子的成长故事
“金字塔形”的知识结构
要有“应变”能力
不要做“有知识没文化”的人
作家的创作也要高科技化
“再学习”对于每一个人都是需要的
我提倡“从一做起”
社会的辉光总是与阴影并存
“另类作家”与“富爸爸”
第十九章 养成读书习惯终生受益
巴顿将军帮了我儿子的忙
如果有人看过《十万个为什么》
从印刷工人到科学家
自学成才的数学家
读书的方法
中国人还有谁在读书?
读书格言
第二十章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肩负着历史重任重任
成才的重要阶段
学海扬帆的指南
人生观幸福观荣誉观生死观
大学生的情操
做一个道德高尚的科学工作者
学习的目的,勤奋与毅力
学习的方法
科研工作的严谨作风
交际与友谊
第二十一章 从作文不及格到专业作家
我曾经作文不及格
小诗的发表使我对作文产生兴趣
迄今尚存的作文
平生第一次采访
写好作文的“窍门”
很“酷”,43年之后又“考作文”
我参加高考作文成了新闻
又一回在上海当考生
我的高考作文获得高分
作家应该是作文的高手
2003年第四回高考作文
第二十二章 中学语文四论
关于《悲壮的两小时》
面对语文课本的感叹
科学杂文的特色
高考作文题目要大气
第二十三章 我与《十万个为什么》
“感动共和国”的书
当年我是《十万个为什么》的读者
平生的第一本书
为《十万个为什么》挑大梁
《十万个为什么》的来历
第一版一问世便“不胫而走”
我的命运与《十万个为什么》紧相连
我在第二版中遭到冷遇
《十万个为什么》被打成“大毒草”
在“文革”中走上倒退之路
“否定之否定”——恢复初版特色
推出《十万零一个为什么》
为新版《十万个为什么》全国性签名售书
寓科学于趣味之中
银镜的启示
成为中国“名牌”科普读物
第二十四章 中国科幻小说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科幻小说起点的考证
萌芽期的代表作
初创期作品局限于儿童文学
“文革”造成了“空白期”
初现辉煌的发展期
“清污”使中国科幻蒙受严重打击
重整旗鼓仍未恢复元气
港台科幻的发展
奇幻、玄幻异军突起
第二十五章 阿西莫夫与他的科幻小说
连本•拉登都是“阿迷”
“著作超身”的“写作机器”
科幻作家和科普作家
书写“未来的历史”
篇幅宏大的“基地”系列小说
“机器人之父”
提出“机器人三定律”
《我,机器人》的出版
推出“科幻探案小说”
版权页:
插图:
第二章 我的纪实文学创作
(1997年11月12日在上海复大学“97复图书文化节”以及1999年11月23日在温州图书馆所作的讲座)
纪实自选集得到了中共党史专家的认可
飞雪迎春。1994年春节前我刚从美国飞回上海。行魂未定,便接到北京长途电话。那是作家出版社打来的。他们向我报告好消息:我的纪实文学选集——《叶永烈自选集》,除最后一卷外,前六卷已经发行,并决定派编辑室主任杨德华先生来沪,在上海南京东路新华书店举行这套书的首发暨签名式。
1994年2月7日,首发式如期在上海举行。我曾担心,这套300万字的自选集定价颇高,前六卷为74元,买的人不会多,在签名售书时会不会冷场?出乎意料,那天在两个多小时里,签售了900多本。不久,这套书被上海南京东路新华书店列为当年2月文学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
记得,在一年多前,我出差北京。一天,忽然接到作家出版社的电话,说是“有请”。我感到纳闷,因为我和作家出版社素无交往,“请”我干什么呢?那天晚上,我和作家出版社副总编秦文玉先生第一次见面,我才明白他们的用意:他们名为“作家出版社”,就是要为作家们出书。他们在筹划出一套“作家自选集”,正在对全国的作家进行“摸底”、“排队”。我已被他们“看中”!
我诚惶诚恐。因为我这年龄,照中国的惯例,还不到出自选集的时候。他们却摇头,说是老作家们这个“集”、那个“集”,出得够多的了。他们把目光投向中青年作家。已经出了一套《贾平凹自选集》,正在编《刘恒自选集》,我被列为第三个“对象”……
这么一来,我也就答应下来。由于他们事先已经对我的作品进行过“摸底”,所以自选集的编辑工作进展迅速。只花了两个多月,我的自选集的前六卷就全部排出清样了——第七卷《毛泽东和蒋介石》当时尚在写作之中,无法付梓。
就在这套书准备出版之际,忽然又从北京传来消息:我的自选集跟别的作家不同,必须送审,方可出版。因为我的作品,要么属“领袖题材”,要么属“文革题材”,人称“红”与“黑”。由于这类作品中曾出现胡编乱造的不良现象,在去年的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提出尖锐的批评。为此,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接受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的意见,发布文件,严格规定这类作品必须送有关部门审读,得到批准后方可出版。
不早不晚,我的自选集的出版,正遇上这一新情况。
作家出版社严格遵守新的规定,把我的自选集清样报送国家新闻出版署,而国家新闻出版署则委托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进行审读。这对于我来说,如同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试。
审读工作在北京认真地进行着。我一回回飞往北京,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的专家们交换意见。就在我离开上海的前几天,为了这套书,又去了趟北京。
在这套自选集中,最为敏感的是《江青传》和《陈伯达传》。
《江青传》是本新书,50多万字,是我经过前后八年的采访才写成的,从江青的出生一直写到她自杀身亡。这是第一本如此全面记述江青一生的长篇文学传记。由于江青的特殊身份,使这本书面临很严格的审读。
《陈伯达传》曾以《陈伯达其人》为书名出过初版本,33万字。这一回,出的是增订本,45万字。这本书是我多次采访陈伯达以后写成的,内中引述了陈伯达的种种回忆。这些回忆很多是从未见诸于文献的。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的专家们,分头对这套书进行了严格审阅。他们经过审阅,认为这套书的写作态度是严肃的,史料也是准确的。他们对每一本书,都写出了书面意见。他们的认真审读,使这套书的质量提高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