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别于传统城市防灾对于城市空间昼夜变化的忽视,本书主要从夜间角度分析和研究了城市防灾的各种问题和对策,涵盖了城市规划与城市防灾的主要过程,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引导研究者们经历研究的完整过程,了解城市夜间防灾的基本脉络和实践思路。 全书论述了城市夜间防灾的理论基础,详细说明了基于弹性思维的城市夜间防灾方法和具体规划方法的建立,通过问题导向的思维方式,对当前城市安全与城市防灾中忽视的方面进行了完善和补充。本书通过地理学、城乡规划学和建筑技术科学的方法,对城市夜间防灾实践进行了认真和科学的探索与研究。
《城市夜间防灾》在传统灾害研究理论和方法技巧的基础上,对研究的时间维度进行了细分,关注城市夜间的城市灾害。在夜间的语境下,关注研究对象城市灾害,从心理、行为分析等方面拓展了研究深度,并基于实验和理论分析,构建了城市夜间防灾策略体系,对城市防灾规划的构建及实施极具实际的指导意义。
序 城市作为复杂的巨系统,在变得越来越强大的同时,也变得越来越脆弱。任何子系统被破坏或不适应新变化,都可能给整个城市系统带来致命的危机甚至毁灭性的打击。如极端气候带来的干旱和洪涝侵扰;汶川地震、海地地震和日本福岛海啸带来的城市毁灭;9·11恐怖袭击和SARS等传染病传播带来的社会恐慌;高密度开发及管理不善带来的空间混乱;低效率扩张和长距离运输带来的食物周期延长等,都会成为引发城市危机的导火索。因此城市如何在重重挑战与危机中,适应各种变化,保持自身的发展活力,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书作者对城市夜间防灾所进行的多方面系统性探索,试图为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提出有益的解决之道。本书的研究视角颇具新意,特别是在如下几个方面: 1.关注城市灾害研究中的微观时间尺度变化 谈到城市灾害,人们通常都会想到灾时所发生的各种自然、社会和人的行为与活动,却极少能想到这些行为与活动因发生时间的差异所导致的变化。由于人的行为活动主要受视觉信息支配,而视觉又主要受光环境影响,因此黑白交替、明暗变化对于防灾减灾工作好坏至关重要。一场发生在白天的地震和一场发生在深夜的地震,其避险逃生和灾后救援的难度大不相同。这种不同所造成的影响远超人们的想象,因为在灾害救援的黄金时段,节约的每一分钟都是对生命大的尊敬和珍爱,都是唤醒人们生存希望的滴滴钟鸣和隆隆鼓声。 传统的城市地理与城市规划研究很少强调对微观时间尺度的关注。相比于城市空间演变的节奏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周期,每天二十四小时内的昼夜交替确实是非常微观的时间尺度,但对于以保全生命为核心的城市防灾救灾而言,是在研究宏观城市布局、城镇空间结构、城市内部空间形态、防灾避险空间设计等的基础上,不做常态城市发展中的加法扩张,而是要在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做好减法预防,以尽量消除灾害所可能带来的一切危险与隐患。生命既具有顽强的基因,又具有脆弱的一面,在面对老人、儿童和残障人士时尤其明显。很多时候,仅仅是由于改善光照,就会避免人们在躲避灾害时发生踩踏等次生灾害。因此,更多关注防灾中的微观和细节,就能大大减缓和避免大的灾难。本着关注细节和关注微观动态变化的指导思想,本书作者从人性感知的角度去审视城市防灾减灾的理念和行动方向,从而为城市防灾减灾的研究开启了一扇新窗。 2.基于物质空间载体的弹性防灾对策 传统的城市防灾研究多着眼于防灾体系的结构刚性,比如抗震防灾的建筑物结构体系研究,消防、防洪的工程设计方法等。这类研究关注的是微观空间层面的工程设计手段,强调通过提高载体在面对灾害时的结构抗灾刚性来提高对抗灾害的能力。 另一类传统防灾研究则是集中于某一宏观系统的防灾策略,如城市规划层面的综合防灾规划和社会管理层面的防灾减灾应急救助体系等。这类研究强调,通过在灾害不同时段的有计划准备来应对灾害。相比前者,这类研究具有一定的宏观性和主动性。但纵观这两类防灾方式,都是以被动应对和刚性应对为出发点和指导原则,均缺少防灾体系的弹性思维。为了弥补这一不足,作者在本书中引入了弹性城市的理念。弹性城市理念一方面强调应对外来冲击的缓冲能力,另一方面强调增强城市的学习能力,抓住挑战带来的机遇,保持发展活力。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弹性城市理念已逐步渗入到城市发展的实践中,国外学术界也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主要从生态弹性、工程弹性、经济弹性和社会弹性等方面进行研究。 中国正处于城市化转型阶段,各种城市问题层出不穷,潜伏危机众多。特别是城市扩张与蔓延、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转、产业结构失衡等,已显示出城市在面临外来冲击(金融危机、卫生疫情或自然灾害)时的极大脆弱性,急需一种新的理念来指导城市发展,弹性城市理念正好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向。 结合城市夜间防灾减灾这一研究议题,本书作者基于增大灾前、灾时、灾后城市物质空间应对防灾功能的弹性,提出了增加城市安全性的几道闸门,从而在不一味增加城市防灾刚性的前提下,能以小的物质空间代价换取整个城市全方位防灾效能的大化。目前我们还无法为不可预期的地震灾害在城市中修建大量防灾避难场所,也无法保证结构刚性强的空间在面对灾难时万无一失,但通过借助某些特定因素的改善,仍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空间在应对灾害时的弹性能力。 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明显的就是可以减轻城市在常态下的防灾成本和压力:只需将平常生活的空间依据弹性策略进行某种技术手段的适灾性改造,就可以极大地提高城市物质空间应对灾害的能力;同时,在灾后城市重建中又可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将城市快速恢复到正常状态。因此,简单地借助光环境改善带来的物质空间弹性提升,以及通过缩小昼夜视觉差异所带来的防灾效能降低,我们就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实现1 1>2的防灾效果。 3.结合多学科实践手段的城市防灾可操作性研究 本书的另一个特色,还在于对防灾的跨学科研究。传统的城市防灾分别包含在地理、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和管理学等学科中,但往往都是在本学科内纵深发展,缺少针对某一特定语境下的协同研究。本书作者正是试图打破这一局限,在设定了城市夜间防灾减灾这一特殊研究议题后,将城乡规划学的综合防灾减灾、地理学的弹性城市、建筑学的建筑照明和管理学的统计分析等技术都纳入了研究方法的体系中。这是一种富有创新和挑战的尝试。 跨学科研究是学界一直强调和提倡的创新思路,但受制于学术体系差异和研究人员自身学术与创新能力,这也是一条少有人能坚持至成功的道路,因而敢于在这条险路上走一遭,本身就需要勇气和胆量。必须承认,作为一个年轻学人的处女秀和学术殿堂的初试锋芒,书中难免还存在一些技术细节与研究过程中的瑕疵。但瑕不掩瑜,通过跨学科的研究探索,本书确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崭新的城市防灾思路和图景: 首先,从地理学角度来说,传统研究宏观有余,微观不足。因此将城市地理学的理论向下延伸,增强理论与实践在微观层面上的对接,一直是这一领域强化发展的方向之一。本书作者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工作期间,通过与团队合作,系统接触到弹性城市理论,并将这一理论引入到具体城市防灾减灾研究中,从而很快开启和促成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其次,能够将地理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和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结合在一个框架体系内并不多见。常言说术业有专攻,但是面对现实的时候,很多城市问题确实又是由许多不同领域的多重问题复合产生的,这就要求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必须超越学科限制,并以多种技术手段对问题进行全面剖析,进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研究目的。本书作者在这一点上斩获良多。 再次,完成了构建城市夜间防灾系统的尝试。本书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实现了对城市夜间防灾的完整覆盖,即理念提出体系构建策略提出具体化和可操作化技术实践等。这几个层次环环衔接,互为增进,系统表达了作者对城市夜间防灾的认知和思考,既体现了宏观研究的整体性,又表现了中观策略的准确性,同时还兼具了微观技术实践的精确性。 谷溢是传统建筑/城规背景出身的学人,他能在相对陌生的城市地理学领域作出这些跨学科研究的尝试和探索,实属难能可贵,特别值得予以肯定、鼓励和支持。因此,受他和出版社的邀请,我欣然同意为这本学术著作写个拙序。一是希望他能再接再厉作出更多、更新、更好的研究成果,为城市美好生活的构建贡献才智,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二是希望能与广大读者分享一下我对本书的一些读后感和若干断想。所言不周之处,敬请读者谅解。 有道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春既来,花儿就会勃勃地开。但愿这篇蜻蜓点水式的序言,能指给读者一片园,引读者看到园中的万紫千红。唯斯,则不亦乐乎!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蔡建明 写于云南临沧
第1章绪论(1)
1.1研究背景(1)
1.2研究阐述(16)
1.3内容与框架(19)
1.4方法与技术路线(24)
第2章相关理论研究综述(27)
2.1国际城市防灾研究(27)
2.2我国城市防灾研究(43)
2.3本书的空间设计理论基础(51)
第3章城市灾害的时间维度(69)
3.1夜间与灾害的关系(69)
3.2夜间灾害特点分析(73)
3.3夜间防灾需求调查(80)
3.4灾时照明的重要作用(95)
第4章灾时夜间叠加的城市空间(100)
4.1现阶段我国城市夜间空间发展的特点(101)
4.2基于夜间防灾目的的城市空间分类(105)
4.3城市空间日-夜变化与感知特点(122)
4.4城市空间平-灾变化与感知特点(125)
4.5夜间灾时对人心理行为的影响(152)
第5章夜间防灾弹性研究(162)
5.1城市弹性与城市防灾(162)
5.2夜间弹性防灾的概念框架(170)
5.3夜间弹性防灾因素的构成与权重结构(177)
第6章夜间弹性防灾实践策略(209)
6.1防灾策略构成(209)
6.2照明防灾策略(210)
6.3空间防灾策略(240)
第7章城市防灾照明规划方法(256)
7.1城市防灾照明规划的概念(256)
7.2城市防灾照明规划的构架(257)
7.3城市防灾照明规划的内容(264)
第8章结论(304)
附录(307)
附录A2011年下半年全球主要地震的监测记录(采用当地时间)(307)
附录B模型计算(315)
附录C防灾照明亮度指标试验测试数据(326)
附录D夜间防灾需求调查问卷(342)
附录E城市空间夜间防灾影响因子调查问卷说明(345)
参考文献(349)
致谢(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