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用统一的观点阐述力学、热力学、电动力学和相应数学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固体、液体、气体和电磁场等连续介质力学的经典对象。书中第一卷介绍连续介质力学的一般概念和简单模型,包括一般曲线坐标系中的张量分析、运动学、基本微分方程和本构关系、热力学基础和电磁场理论,特别关注如何提出连续介质力学数学模型的问题等。
《俄罗斯数学教材选译》序
译者序
中文版序
第1版序节录
第4版序
第一章绪论
1.连续介质力学的内容和方法
2.基本假设
第二章可变形体运动学
1.用拉格朗日观点研究连续介质的运动
2.用欧拉观点研究连续介质的运动
3.标量场与矢量场及其特性
4.张量分析初步
5.变形理论
6.应变率张量
7.连续介质微元中的速度分布
8.斯托克斯定理和奥—高定理以及矢量场的某些相关性质
第三章连续介质力学的动力学概念和动力学方程
1.连续性方程
2.连续介质的运动方程
3.动量矩方程
4.对称应力张量的主轴和主分量
第四章最简单的连续介质模型及其封闭的力学方程组·张量分析的一些结果
1.理想流体
2.线性弹性体和线性黏性流体
3.曲线坐标系中的方程实例和张量分析的一些补充结果
第五章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方程
1.动能定理和内面力的功
2.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热流方程
3.热力学平衡·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
4.双参量介质·完全气体·卡诺循环
5.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熵的概念
6.双参量介质的热力学势
7.理想介质与黏性介质的例子及其热力学性质·热传导
8.连续介质物质体的热力学第一与第二定律·某些不可逆过程的熵产生
9.考虑组元化学反应与扩散的液体或气体混合物模型理论引论
10.混合物的可逆过程模型
11.混合物的不可逆过程模型
第六章电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方程
1.电动力学的基本概念·电磁场·真空中的麦克斯韦方程
2.闵可夫斯基空间中的麦克斯韦方程
3.洛伦兹变换和惯性参考系
4.电磁场与导体的相互作用
5.电磁场与物体在考虑极化和磁化时的相互作用
6.导电流体动力学
7.磁力线和涡线冻结定律
第七章连续介质力学问题的提法
1.提出具体问题的一般原理
2.在某些问题的提法中减少独立变量数目的典型简化方法
3.连续介质力学方程和问题的线性化
4.强间断面条件
5.电磁场中的强间断
6.可压缩理想介质中的间断面
7.物理量的量纲和Ⅱ定理
8.确定一类现象的参量和应用量纲分析的典型实例
9.现象的相似与模拟
附录一具有若干张量自变量的非线性张量函数
附录二具有内自由度的连续介质模型
人名译名对照表
索引
译后记
除了结构,物质的属性以及混合物、溶液、合金的组元的性质也有重要意义。
在许多情况下会产生这样的力学问题,这时要考虑运动介质各组成部分的性质及其相对含量的变化,例如伴随核反应和化学反应的,特别是伴随燃烧、离解、复合、电离等过程的气体运动问题。
在物质介质的运动中,凝结、气化、熔化、凝固、聚合、重结晶等相变过程可能有重要的意义。
在研究连续介质的运动时必须引入内应力。介质具有离散的分子结构,所考虑截面上的内应力是以下作用的统计平均,这些作用既包括位于该截面两侧的分子之间的直接的相互作用力,也包括由分子热运动导致的通过该截面的宏观动量输运。
气体的黏性可以通过分子热运动来解释,因为热运动使相邻气体微元的宏观运动相同。所以,物质介质中的内应力的性质取决于以下因素:分子结构,分子及原子之间仅在极近距离上才表现出来的相互作用力,以及以温度为标志的热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