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西方文论》立足于20世纪西方文论的理论背景、演进历程、基本问题与发展趋势,从整体上把握20世纪西方文论的理论脉络,对该时期西方文论主要派别与现状作全面梳理,通过归纳分析和理论描述,展现这一时期西方文论的文化精髓与思想状貌。在编写体例上采取“章、节、目”的传统写作体例,每一章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展开,并照顾到各章节间的逻辑关系。在具体写作中,采取史论结合、点面结合、专题写作的方式,分理论专题写作,在每一理论专题中突出代表性人物与代表性观点,注重观点的具体分析。 《20世纪西方文论》注意内容均衡、用力平均。在各章后附有“关键词解析”“思考题”“拓展阅读”,便于学生学习使用。 《20世纪西方文论》可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课程、通识课程、选修课程教材,同时也可作为外国语言文学、艺术学、新闻学等专业本科生教材使用。
导论 20世纪西方文论的发展历程及其基本特征
第一节 20世纪西方文论的发展历程
一、20世纪西方文论的社会背景
二、20世纪西方文论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20世纪西方文论的基本特征
一、20世纪西方文论的理论特征
二、20世纪西方文论的学习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俄国形式主义
第一节 俄国形式主义的理论来源与发展历程
一、俄国形式主义的理论来源
二、俄国形式主义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什克洛夫斯基
一、内部规律与形式
二、“陌生化”与“自动化”
三、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
第三节 雅各布逊
一、文学性
二、语言的诗性功能
第二章 英美新批评
第一节 新批评学派的理论背景和发展历程
一、新批评学派的理论背景
二、新批评学派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瑞恰兹
一、语义分析的理论来源
二、语境理论
三、语义分析与文学内在批评
第三节 艾略特
一、有机整体观
二、非个性化诗学
三、客观对应物
第三章 精神分-析
第一节 精神分析理论的建立与发展
一、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历程
二、精神分析理论的基本特点
三、精神分析批评的三种模式
第二节 弗洛伊德
一、无意识与心理结构
二、力比多理论
三、梦的解析
四、俄狄浦斯情结与创作动力
第三节 荣格
一、集体无意识
二、原型理论
三、论文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第四节 拉康
一、无意识、语言与结构
二、镜像理论
三、主体的三重结构
第四章 结构主义
第一节 结构主义的理论来源与发展
一、结构主义的理论来源
二、结构主义的“四个火枪手”
第二节 列维-斯特劳斯
一、“亲属关系”与语言的结构分析
二、俄狄浦斯神话的结构分析
第三节 罗兰·巴特
一、零度写作与文学的科学化
二、叙事作品的结构分析
……
第五章 现象学
第六章 存在主义
第七章 解释学与接受美学
第八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
第九章 女性主义批评
第十章 后现代主义
第十一章 后殖民主义
第十二章 新历史主义
第十三章 文化研究
其二,无意识是他者的话语。
拉康的无意识理论也与主体的人联系在一起。在拉康看来,主体是语言建构起来的,主体存在于语言中,主体的人进入了语言这种象征符号,意味着他已经受到语言文化符号的制约。无意识作为具有语言结构的存在,也受到语言文化符号的制约。因此,主体的无意识就是超越个体的语言文化符号的话语。也就是说,它是“他者”的话语。
何为他者?拉康使用Autre这个词,英文为thebigother,译为“大写的他者”,有“他人”和“别个”等多重意思。拉康是在象征意义上来使用“他者”一词的,他者既是他人,也是语言文化秩序。因为象征秩序把人类社会与动物、自然界区分开来,从而形成文化。在这个意义上,他者就是无意识的象征性表述。他者理论的提出,使得主体和他者之间的关系成为拉康精神分析学的研究主题,二者之间的关联在于欲望。首先,有了对他者的欲望,人的欲望才有意义,也就是说,欲望的第一个对象是由他者来认可的。其次,有了对他者的欲望,人的欲望才有了形式,由于主体的无意识欲望被引向他者,所以欲望的产生就使得人们被卷入产生欲望的语言关系、性关系和社会关系之中,进入他者的领域中。在这个意义上,独立的主体是不存在的,主体都是为他者所带动的,主体和他者相互依存。拉康一反笛卡儿(又译为笛卡尔)的命题“我思故我在”,而说“我思处我不在,我不在处我思”,他的“无意识是他者的话语”的命题颠覆了西方哲学传统中的主体同一性观念,给20世纪西方文论带来了一场深刻的话语革命,也对美学和文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拉康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角度对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了重新解读,直接改变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不可知的理论。他使人们认识到,无意识不在身体内部而在外部,在于人们相互之间。无意识是一个巨大的、错综复杂的网络,把人们包容其中,能说明这个网络的唯一中介就是语言。拉康的无意识理论大大推动了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他注重无意识与语言的关系,也为精神分析理论有效介入文学批评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孔径,从而使他的无意识理论成为了20世纪西方文论重要的理论资源。二、镜像理论镜像理论是拉康精神分析理论的出发点,一直以来也被视为拉康哲学美学理论中最有理论特色的内容。拉康的镜像理论主要阐释的是“镜像阶段”的主体心理状况,他所谓的“镜像阶段”发生在婴儿的前语言期,是主体心理发展的最初阶段,是主体成长路上的一个转折点,婴儿的自我意识就是在这个阶段开始萌发的。
拉康提出,在出生之后的6个月内,婴儿只能被动地接受外界信息,对外界的印象是零散的、混沌的,头脑中没有整体性和同一性,这个阶段是“前镜像阶段”。而到了6~18个月的时候,一般婴儿都会经历一个重大变化,这个时期,婴儿会对着镜子中的自己发笑,拉康认为,这并不是普通的笑,而是标志着婴儿的自我身份体认从被动转为主动,他能认出镜子中的自己,从而获得自我身份的同一性,这个阶段就是“镜像阶段”。在“镜像阶段”,婴儿一方面在镜子中看到了完整的、同一的形象,另一方面,当看到镜子中的形象随着自己的动作而活动时,婴儿感觉自己能够控制镜中的形象,从而获得无比的喜悦。
在拉康看来,“镜像阶段”是一个认同的过程,是婴儿与镜像的“首次同化”。其后,在力比多能量的交互流动中,婴儿和镜像发生了角色互换,再通过一次次的自恋性认同,主体的自我就建构起来了。镜像阶段的婴儿认同的是一种幻象,但这种认同具有重要意义,它使婴儿获得了一种想象的控制能力,虽然这种想象的控制能力与实际的控制能力是有差异的,但是却具有重要作用,它体现出婴儿有所期待,期待成熟的控制能力。拉康指出,镜像阶段还包含了一种特殊的范例功能,那就是自我的原型。在随后的岁月中,人会不断地通过与自恋和爱的对象的认同,获得很多身份,从而构成自我。但是,镜像则是这一系列认同的最底层的部分。
对镜像的想象性控制毕竟不是对身体的实际控制,也不会和镜像发生相互作用,再加上他人的参与,出现了对他者的关注,因此婴儿会很快失去兴趣。在18个月左右,婴儿对镜像的迷恋就结束了。婴儿接着会进入“俄狄浦斯情结”时期。他把兴趣投入对工具的控制和与他人的交往中,开始进入社会文化这个大网络中。镜像阶段的结束,对于主体成长过程是必经阶段,只有主体的人从自恋性想象中脱离出来,象征秩序和语言的介入才有可能。象征秩序和语言就是文化系统,它对于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人,这种成熟的正常化从此决定于文化的帮助。就像俄狄浦斯情结对于性欲对象的那样。”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