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笑侃相声圈:相声快嘴李伯祥》:
日本鬼子一投降,南京光复了,蒋介石也从重庆回到了南京,不用我多说,观众也都知道这段历史。不打仗商业就相对发达起来了,相声演员是这样,哪挣得多一点就往哪走,这叫哪好往哪跑。刘宝瑞、冯立樟他们就都上南京了。
南京有一个聚集什样杂耍的场地,在夫子庙前边有条贡院街,这个夫子庙类似咱们天津的三不管儿和北京的天桥,也是集中了说书的、唱戏的、打把式卖艺的、卖大力丸的,还有拉洋片的,那里也有很多的相声演员。在我的印象当中,其中有几位演员,顾海泉是北方人,还有一位叫韩信泉,艺名叫韩歪子,另外还有北京的单长平、苏子琪、钱天啸,很多说相声的都在南京那块,那块很挣钱。顺便题外插花,我再说一说相声演员与时俱进的力量。
我们相声有一个传统段子叫《打白狼》,是民国初期的,最早这个段子是出在太平天国那个年代,叫《南征梦》,又叫《得胜图》,说我们的术语叫“大黄梁子”。这是个功夫型的段子,也属于历史型的段子,我的师父赵佩茹先生说得最好。这个段子我也会,将来有机会跟观众见见面。
抗日战争胜利后,有位老演员单长平先生,马上又写出一段相声来,叫《胜利还都》,就是按照《打白狼》的框架改编的,写怎么打的日本鬼子,直到取得胜利,很受老百姓欢迎。
当时在一家报纸上还有一副庆祝胜利的对联,到现在我还记得,上联是“中国捷克日本”,下联是“南京重庆成都”,用国名对地名,说的是抗日胜利的事,很巧妙。
还有一段太平歌词,叫《南京大屠杀》,揭发日本鬼子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可惜我太小了没记全,我知道有这么几个段子。
打败日本鬼子,我们胜利了。日本鬼子一投降,天津的相声演员也马上响应,也创作出很多抨击日本鬼子、批判日本军国主义的段子,其中有一个书词,就是定场诗,相声演员跟说评书的似的,一开始拿醒木“叭”一拍,要说四句定场诗。这个定场诗是这样的:“恼恨当年秦始皇,徐福飘海下东洋,从此留下冤孽种,强词夺理太平洋。”
这四句书词讽刺了日本侵略者,让老百姓觉得解气。这四句书词说得最好的,就是我们天津的一位老演员冯子玉先生。他拿天津话说这个定场诗,听着又爽快又解恨。
冯子玉最早是干什么的呢?我们相声界里有一位李寿增老先生,他们老哥俩是搭档。李寿增先生最早是铁路司机,开火车的,冯子玉老先生是司炉,拿大铁锨烧火的,这二位都热爱说相声,后来就都下海说相声了。
南京夫子庙的业务收入很好,我父亲就带着我继续在那个场地说相声。见到了很多的相声老演员,跟他们一块说相声还能学艺。这时候我就不拿零钱了,就拿份钱了,拿三厘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