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国内首部专注花艺大师的作品,寻访了九位世界*花艺大师,如曾任瑞典诺贝尔晚宴的花艺设计师帕尔·本杰明(Per Benjamin)、戴安娜王妃和卡地亚的花艺设计师约翰·卡特(John Carter)、爱马仕长达15年的花艺设计师巴蒂斯特·彼图(Baptiste Pitou)、包揽迪奥每年花艺设计的艾瑞克·肖万(Eric Chauvin)、富春山居、马云的御用花艺师凌宗湧(Alfie Lin)和比利时殿堂级花艺设计师丹尼尔·奥斯特(Daniel Ost)等,花艺大师眼中的花朵与诗意,作家眼中的游历与哲思;东方式的美学思索,西方人的艺术观念;花朵在光阴中的稍纵即逝,生命在追求中的永恒旷达都在这本书里得以碰撞、融合、激发、挥洒,一一呈现出令人动容的瞬间。
我想他们能从一朵花中识得生命,证得自己。他们内心涌动着力量,与任何一位艺术家一样。艺术家都在追寻这种内在的力量以求拓展生命的边界,这种力量能帮助我们进入属于自己的真正自由的世界。 音乐人 朱哲琴
我们生活在一个需要为自己寻找意义的年代,本书作者余若是一位爱花之人,她遍访世界各地的*花艺大师,既是与人对话,也是与花对话,更是与美好对话,在自己的爱好中自证了意义。 财经作家 吴晓波
说到看花,我喜欢书里说的:花和叶要一起看。就像你看到的我,毛病和可爱交织在一起,这个完整的我才是真实的。我,愿意为你绽放全部的真实。我们,彼此看到真实。你怎么看? 漫画家 慕容引刀
自序:因为有花,我们都是永远的儿童,不会老去
后来我也看了很多花,虽说不见得都是最美的。
如果关于花的记忆是一条单独的时间轴,六岁大概是我的起点。
幼时在爷爷乡下安宁的小院里,有棵杏树,总是春天里最早开花。我喜欢像梯子一样倾斜,调皮地把脸探进它的枝丫里,置身于流泻的阳光中。杏花是很平凡普通的花,在江南小镇上随处可见,我本就生于四月,那年纪也会背杏花春雨江南,爷爷说我要像这时节里的杏花,爱闹爱俏的才好。春分过后那株杏树就早早萌出了花芽,慢慢生发成粉粉的娇嫩的花蕊,到了五月就结出了小个头的青杏子。对当时还是个孩子的我来说,能不能吃才着实最要紧,终于等到它长成了成熟的明黄色圆杏,已经是六月下旬了,咬一口甜甜的。从粉色到青色再到明黄,由花生粒再结果的变化在幼小的我心里留下的那份惊奇,我想,大概就是我对于花最初的记忆。
多年以后,我在远离旧地万里之遥的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邂逅了梵高的《盛开的杏花》。这幅画是梵高1890年春在圣雷米画的,他最心爱的弟弟提奥有了一个儿子,取名文森特·威廉(Vincent Willem)。他知道以后非常开心,当即画了这幅杏花,作为贺礼送给自己的侄儿。他在信中说:今天是一个真正的春日:嫩绿的麦田,远处是紫色的山丘,如此美丽,而杏花已经恣意地开放了。然而那时的他已经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疗,生命和精神都处在很脆弱的阶段,这一次的作品没有剧烈的漩涡,没有耀目的色彩,没有狂放和炽热,但细看画上含苞待放的花蕾,或三三两两,或四五六个,或一朵独占枝头,都生意盎然,明净如珠,烂漫天真得令人动容。可能是那份挣扎的生命力带来了悲伤中的喜悦,可能是因为泪花遮住了双眼,我看了很久,犹如故人久别重逢。
后来我也看了很多花,热烈的,孤寂的,还有美得惊心动魄的,但总是会想起南方小城院子里的杏花春雨和文森特最后一幅平静的蓝。
这一路的探访,因为与花有关,不论晴雨,总给人以美和生命的遐想与触动。花艺世界里叱咤风云的大师们,早已见惯最美的花,创造了数不清的令人赞叹的花艺作品。可如果他们关于花的记忆也都是单独成轴,我想,在某个起点上,他们一定也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杏花记忆,所以很高兴能在2017年的五月到九月和他们一起,听他们娓娓道来。
在喧嚣的世界里因为有花,我们都是永远的儿童,不会老去。
余若Zoe,生长于南方。IT公司创始人,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6岁时随父亲开启人生第一次旅行,至今已游历60个国家和地区。热爱插花、绘画、收藏,热衷于探寻艺术之于生命的美好与哲思,曾以花艺作家身份受邀赴戛纳电影节。
第一辑 野放的相遇
帕尔·本杰明 Per Benjamin:被风吹过的夏日缤纷野地/5
像鲜花一样,待在温度低点的地方才能保持新鲜。所以就应该住在瑞典,这里常年低温,你们就能与我一样保持年轻。
约翰·卡特John Carter:我只想从头到尾矢志如一,只做我的小生意/33
离自然越来越远,造成了我们的迫不及待。而如果还是同自然生活在一处,就可以触摸到自然的节奏,认同它,节奏就可以慢下来。
约瑟夫·马西Joseph Massie:年轻的灵魂里摇滚着惊世骇俗/57
29岁,我还有很多时间,还有很多空间,很多可能性在等着我,我还可以做很多,这令我非常期待。
第二辑 这里有另一种时间
巴蒂斯特·彼图Baptiste Pitou:来自卢瓦尔河谷的时间捕捉/83
许多人评价巴蒂斯特的花艺时总是用充满诗性这样的词句。他的作品正如他喜欢的苹果花和苔藓一样,剔除外在的繁杂,用一种直觉的形式表达,是来自卢瓦尔河谷的普鲁斯特式的细腻又复杂。
皮姆·艾克Pim van den Akker:确实从一切皆有可能的世界来/104
皮姆不相信完美,也不相信花艺里有对和错,有的只是方式不同。关键在于,你要去发现最适合你的方式,给自己更多的动力,并传达给更多的观众。
第三辑 看见自然之灵
杨亚森Jan Aartsen:生活在自然里,想着花,这就是我的生活/128
花艺师本质上总会剪掉所有的花茎,而当花艺师剪掉花茎,故事也就结束了,但他总想,我们应该运用各种知识、经验和手法,让它们不要在两天内死去,而是过两个礼拜再死,并且在这两个礼拜里创造出更美的故事。这也许是一个热爱自然热爱花的人,对于自然平衡的一种坚持和信念吧。
艾瑞克· 肖万Eric Chauvin:花是有生命有脾性的/149
最后他将那束包好的花送给我,他深邃而明亮的眼睛望着我,用动听的法语说:谢谢你来看我,我已经很久没有包花了,刚才觉得很安静和幸福。
第四辑 回到东方看花
凌宗湧Alfie Lin:看花,是叶与花一起看/174
看花,要和叶一起看。正如他觉得他是24小时都可以跟大家在一起的,不用在准备好的情况下才可以跟人接触。
丹尼尔·奥斯特Daniel Ost:我只是一个束花人/200
中国真应该回溯历史……你们可以回到过去,因为你们一直都可以做到。……你们有义务,也别无选择,因为你们是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