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腔》2002年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2010年被评为三十年(1979-2009)中国十佳长篇小说。曾获第三、第四届大家文学奖(荣誉奖)、首届二十一世纪鼎钧双年文学奖、第十届庄重文文学奖、首届华语传媒文学图书奖,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无法忽视、注定载入文学史册的重量级作品。
纪念珍藏版特别收录《花腔》至今所有版本书影、首发责任编辑手记、魏微精彩书评,极具收藏价值。
我已经记不起我和李洱是如何认识的,好像当时他还在华东师大吧,华东师大中文系号称全国最好的中文系,盛产诗人、小说家、评论家,所以,从上世纪90年代初我在《花城》任编辑开始,便与华东师大的诸多才子才女建立工作联系,他们也会向我推荐暂露头角的文学新秀及其作品,可能我是通过这样的推介与李洱联系上的。
大概是千禧年前后,李洱的中短篇小说开始在主流文学刊物出现,并引起关注。譬如《导师死了》,还有《午后的诗学》《夜游图书馆》等等,一看这些题目这么知识分子,就可以猜到这个作者应该是大学里的,还是读研究生出来的。
以知识分子为人物形象、知识分子生态、人际关系为题材,以及知识分子话语写作,成为李洱早期创作的显著特征,这与他不仅在大学漫长的求学经历、还在大学多年的教学经历密切相关。
我也在这个期间与李洱建立联系,向他约稿,一直等待他的新作。李洱很聪明,说话幽默,脑子转得很快,也有点自由散漫。他说他正在写第一个长篇小说,不过写得比较费劲,经常自我推翻,写作进展缓慢。
终于等到了《花腔》。
长篇小说《花腔》(发表在《花城》杂志2001年第6期)成为这个时期李洱的知识分子立场写作的集大成者,当然,《花腔》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一面世,在文学界就引起极大反响,被普遍认为是2001-2002年度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2001年,它与莫言的《檀香刑》一起获得首届21世纪鼎钧双年文学奖,并入围第6届茅盾文学奖。
《花腔》的手稿,我足足通读了三遍。作为李洱的首部长篇小说,它最初让我感到有点生涩,同时它文字里散发出的巨大能量也让我无法忽略它的存在,我有再读它的浓厚兴趣。
李洱
男,1966年生于河南济源,1987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曾在高校任教多年,后为河南省文学院专业作家,兼任《莽原》杂志副主编,现任职于中国现代文学馆。当代中国文坛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始终坚持知识分子写作立场,百科全书式描写巨变的中国。著作有《导师死了》《现场》《午后的诗学》《遗忘》等中短篇小说,《花腔》《石榴树上结樱桃》等长篇小说。《花腔》2002年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2010年被评为三十年(1979-2009)中国十佳长篇小说。曾获第三、第四届大家文学奖(荣誉奖)、首届二十一世纪鼎钧双年文学奖、第十届庄重文文学奖、首届华语传媒文学图书奖。作品被译成德语、意大利语、法语、英语、韩语、日语、西班牙语等多种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