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晚餐>为何是杰作——名画的诞生》从圣经中的七大经典主题,解读历代艺术大师之间的创意较量,以及名画中蕴含的丰富故事和文化内涵。
《<最后的晚餐>为何是杰作——名画的诞生》从对比中解读传世名作,揭示名画中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历史上如此多的《最后的晚餐》,为何只有达?芬奇的成为杰作?为希律王献舞换取约翰首级的莎乐美,是提香笔下被母亲利用的天真少女,还是莫罗笔下的蛇蝎美人?看似不经意的细节里,隐藏着画家对圣经经典题材的精妙诠释!无需专业的美术知识,在对历代名作的对比分析中,轻松看懂艺术大师的巧妙构思和神来之笔。
◎日本电商全五星好评,畅销日本的经典艺术通识课,《艺术的故事》译者、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范景中诚意推荐!
◎作者高阶秀尔,美术史大家,前国立西洋美术馆馆长,被《南方周末》称为“当今日本*好的艺术史家”,美术史代表图书在日本疯狂加印67次! 2012年获得日本文化界大奖——文化勋章,以表彰高阶秀尔对国民艺术普及的卓越贡献!
◎米开朗琪罗在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上如何画出时间?为国王献舞的莎乐美,是被母亲利用的天真无邪少女,还是受自身欲望驱使的蛇蝎美人?《圣经》故事中的七大经典主题,历代艺术大师如何画出新意?对比解读百余幅传世名画,为您呈现眼睛看不到的细节。高阶秀尔用简练生动的语言,让“艺术小白”也能循序渐进地理解作品的深层魅力,帮你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发现更多的惊喜和感动。
◎内页插图高清图片,全彩印刷,锁线装订,无障碍平展开阅读,完美呈现画作细节,零距离感受世界美术名作,是值得珍藏和送礼的上品佳作!
旨在『解读』名画
参观欧洲数不胜数的教会、宫殿,尤其是美术馆之类的名胜,欣赏着面前的画作时,人们心底常常会冒出一个强烈的念头:这些作品各自述说着什么样的故事呢?或者,至少会这么想吧,这些画作究竟想传达出怎样的信息呢?事实上,风景画和静物画在近代独成一派之前,西欧绘画基本上皆具故事性,意在将画中的故事流传给世人。这就是说,绘画作品并非单纯的“观赏品”,而是像书籍一样具有“可读性”。装饰着众多壁画和浮雕的中世纪教堂之所以被称为“白丁的《圣经》”,也是这个道理。因此,在欣赏西欧绘画作品时,我们首先必须要做的就是解读其中的故事。在贯穿西欧绘画史的形形色色的故事中,与希腊罗马神话并列占据重要地位的,是《圣经》故事集。
《圣经》故事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圣经?旧约》(Old Testament)时代和《圣经?新约》(New Testament)之后的时代。《圣经?旧约》包括:记录上帝创造世界、创造人类、人类产生原罪被逐出乐园的《创世记》(Book of Genesis)和追溯以色列民族历史的史书,不可思议的先知书,文学书卷诗篇等。每一部书卷都是丰富的故事源泉。除了这些“正典”之外,还有不少人们耳熟能详、广为流传的“外典”书卷。本书中提到的外典《但以理书》(Book of Daniel)便是一例。除此之外,还有记录为了拯救民族,利用自己的美貌接近敌军将领,并斩下其首级的勇敢姑娘犹滴的故事《犹滴传》(Book of Judith);以为了失明的父亲东奔西走,之后得到天使的帮助而让父亲重见光明的孝子多比雅为主人公的《多比传》(Book of Tobit)等著名故事。
《圣经?新约》汇集了由马太、马可、路加、约翰四位福音书作者所记载的耶稣生平的事迹以及之后众使徒的事迹,有说明信仰的保罗书信,奇幻非常的《启示录》(Book of Revelation)等“正典”,除此之外还有以身殉道的圣人们的故事。其中,13世纪意大利西北部热那亚的大主教雅各布斯?达瓦拉吉尼(Jacobus da Varagine,约1230—1298)所著的《黄金传说》(The Golden Legend)可谓中世纪圣人传的集大成之作,成为画家们的重要典据。
在保留下来的绘画作品中,时常可以见到表现在特定地域中备受崇敬的圣人故事或反映某一特定事件和情景的内容。为了理解、“解读”这样的作品,我们有必要了解画作的历史背景。
仅举一例。
东京上野的国立西洋美术馆中收藏着1 5 世纪画家雅各布?达?塞拉伊奥(Jacopo da Sellaio,约1441—1493)的绘画作品《奉纳祭坛画:三位一体、圣母、圣约翰和捐赠者》,描绘了耶稣为赎偿人类的罪孽而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然而,这幅作品的表现方式与普通的“钉刑”(将人钉在十字架上的刑罚)像略有不同。在十字架上的耶稣身后,上方是伸出双手托住十字架的上帝和伸展双翼的白鸽(圣灵)。这一奇异的图像向我们展示了圣父上帝、圣子耶稣和圣灵作为同一神格显现的“三位一体”的教义,由此明确地传达出十字架上的耶稣既是人,又是神。
画中十字架底下画着令人毛骨悚然的骷髅和白骨,这是为了表现“钉刑”的十字架是立在亚当之墓上的传说,而十字架上的耶稣已经赎去了人类祖先亚当犯下的“原罪”,救赎了我们。画家将耶稣是人类的“救世主”这一基本宗教思想图像化了。这与在预告耶稣诞生的“受胎告知”的画面中正好出现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乐园”的情景是同样的构成手法。
画面左右两边陡立的岩石山上还画着许多故事的“微场景”,这是画家沿袭中世纪末期在一幅小画中镶嵌数个情节的手法。从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从亚当到耶稣的天主教历史中的著名故事和当时人们信仰的圣人的身影。在岩石山的左右山顶上,画着《圣经?旧约》中“以撒的牺牲”;中间是在耶稣传道中出现的“好撒马利亚人”的寓言和基于《旧约》外典的“多比雅与天使”;底下画着“摩西得到上帝所赐的十诫之板”,还出现了圣奥古斯丁、圣?哲鲁姆、圣方济各等人的身影。当时的信徒很可能是一边借助祭司的说明,一边“解读”这些形形色色的故事的。
不止如此,画面下方还躺着两个裹着白色尸衣的显眼女人,从样子来看似乎是母女俩——但两名死者为何会出现在此呢?
让我们把目光转向背景,远处展开的都市风景中有一条缓缓流淌的河,可以看出架在其上的其中一座桥就是现在的韦奇奥桥,也就是说,画中的风景是意大利中部城市佛罗伦萨,还能看到远处的圣母百花大教堂和市政厅韦奇奥宫。对比当时的图纸,画家可谓相当准确地还原了15世纪后半期的花都风貌。当时的佛罗伦萨正处在美第奇家族的洛伦佐(Lorenzo de’ Medici,1449—1492)的统治之下。然而,从1479年到1484年期间,恐怖的黑死病侵袭了这一荣光的时代,导致众多市民死亡。画中的两个女人就是当时的死者,而出现在画面中的这幅画的捐赠人,很可能是为了给亡妻和亡女祈求冥福,而委托画家创作了这幅作品,并将其奉献给了教会。
所谓“品读”绘画作品,不仅要理解主题的故事内容,更要能读懂包含其中的人们的想法。本书旨在通过《圣经》世界的有代表性的故事,向大家展示“解读”的实例。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地域还有画家的创意,作品的表现手法也变化万千,借由追溯这些变迁,尽力使读者可以理解西欧绘画历史的大致经过。希望本书能有幸成为指引读者领略西欧绘画大千世界的引子。
高阶秀尔,日本西方美术史论名家,1932年生于东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曾留学巴黎大学附属美术研究所,主要从事日本和西方美术研究,致力于为日本民众普及艺术知识。曾任日本国立西洋美术馆馆长,现任大原美术馆馆长。2000年因在国民艺术普及上的卓越贡献获得日本政府颁发的紫绶褒章,2012年获得日本天皇亲自颁发的文化奖——日本文化勋章,以表彰他对于文化发展所作的贡献。出版有《日本近代的美意识》《西欧艺术的精神》《看名画的眼睛》等著作和译作近百部。
前言
旨在“解读”名画
第一章
《最后的晚餐》为何是杰作?
——达?芬奇
《最后的晚餐》的两个含义
背对而坐的使徒
如何分辨犹大?
宴会的绘画
《最后的晚餐》的展开
身临其境与眼神的自然引导
静态构图与动势描写
不幸的历史
《最后的晚餐》为何是杰作?
第二章 创世记——米开朗琪罗
世界的起源
“拟人像”与“预表”
画出时间
世界的终结
第三章 亚当和夏娃——马萨乔
被逐出“乐园”的人类
文艺复兴的人体表现
“男性中心主义”的世界观
被继承的“原罪”
“未述之事”的画法
“旧约”的开始
第四章 入浴的苏珊娜——丁托列托
被污蔑的苏珊娜
“正典”与“外典”
裸体与故事
从故事到造型
第五章 拔士巴的淫行——伦勃朗
明君之过
作品反映的现实
传承的图像
画家们的“回答”
引入同时代的风俗
超越故事的表现
大卫与歌利亚
围绕大卫的表现
另一封信
第六章 《雅歌》与莎乐美的舞蹈——莫罗
诗中之诗
“夺子之争”与所罗门的审判
会见示巴女王
《圣经》的三个时代
“希罗底之女”与施洗者约翰
莎乐美的变身
《雅歌》与莎乐美的爱情
“ 命运之女”的姿势
第七章 受胎告知——安吉利科
天使一般的画家
读书的马利亚
画出来的“话语”
天使的等级
“奇迹场景”的现实感
画出来的现场感
参与奇迹
吃惊的马利亚
从天而来的祝福
逃跑的马利亚
“马利亚信仰”的兴盛
被搬上天的圣母
没有原罪的圣母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