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作为勇于改革创新的城市,作为崇尚平等和包容精神的现代移民城市,作为科技产业的自主创新城市,30多年来始终秉持敢闯敢试的开拓精神,形成求学问道的学术追求,逐步培育出富于创新精神的学术群体。
《深圳学人访谈录(第1期)》将2016年度“深圳学人”系列访谈结集出版,全面深入地介绍在人文社科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18位深圳学人。他们立足学科背景,紧密结合深圳实际,以现实问题为切入,针对学人自身具体情况,实现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个人与社会的全面融合,生动展示了深圳学人的风采,彰显了深圳学派建设的成就。
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积聚了国内众多精英人才,民间学术力量不可忽视。张骁儒表示,深圳在建设新型智库时,希望同时能把民间智库建设起来,以便交流合作,吸纳民间专家学者参与政府项目,鼓励并资助他们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自主选题,开展学术研究和著述。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本书介绍了一座城市的学术文化需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一个学术领域、一个学派的学术人才也有一个成长和积累的过程。
试看深圳学派领军者
《深圳商报》记者夏和顺
编者按:推进“深圳学派”建设,是深圳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对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形成文化新优势至为重要,而深圳学人是“深圳学派”的主体,是这项战略的主要实施者。根据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学派建设推进方案》,《深圳商报》文化广场与深圳市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深圳学人”专栏,旨在对深圳各学术领域的学科带头人进行一番梳理和重点推介。
“深圳学派”的崛起已成必然之势
中国历史上,学术向有南北学派之分,而且随着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南方学术逐渐呈现后来居上的趋势。早在20世纪30年代,陈寅恪先生在致陈垣先生的信中即称:“中国将来恐只有南学,江淮已无足言,更不论黄河流域矣。”陈寅恪先生所言“南学”即指南方学派,此语看似危言耸听,实则包含了对中国学术走向的基本判断。
深圳,作为中国当代改革开放的试管和前沿阵地,在短短的三十多年时间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经济的发展必然会滋育社会文化发展的土壤,而学术自信则是促成社会文化发育成长的阳光雨露。深圳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和发达的城市,作为勇于改革创新的先锋城市,作为崇尚平等和包容精神的现代移民城市,作为科技产业强大的自主创新城市,三十多年来始终秉持卓尔不群、敢闯敢试的开拓引领精神,不断形成求学问道的高雅追求,逐步培育出富于创新精神的学术群体。
早在1996年,“文化沙漠”之声尚不绝于耳,虽然没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没有名满天下的学术大师,没有应者云集的学术声望和号召力,但深圳人仍毅然提出了“深圳学派”的文化理想,并始终把推进学术文化建设摆在突出的战略地位。二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问,令人欣慰的是,“深圳学派”建设如今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共识。2010年4月,深圳市委、市政府推出《关于全面提升深圳文化软实力的实施意见》,其中专门提出要推动“深圳学派”建设;2013年10月,深圳市委宣传部通过《深圳学派建设推进方案》,旨在深入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加快形成培育和构建“深圳学派”的长效机制,繁荣发展学术文化,提升深圳文化创造力和影响力,增创特区文化新优势。
“深圳学派”的崛起已成必然之势,这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陈寅恪先生当年的预言。
推进“深圳学派”建设成为市社科院工作重心
一座没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必定后续乏力,深圳在其经济迅猛腾飞的同时始终没有忘记积蓄文化的力量。眼下,“深圳学派”建设已经上升到城市发展的战略地位,而深圳市社科院(社科联)、深圳大学、综合开发研究院、深圳图书馆、深圳特区文化研究中心等学术研究和咨询机构,则是深圳学派建设的基本平台。
深圳市社科院院长、社科联主席张骁儒介绍,“深圳学派”建设是近两年来社科院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从2013年起,市社科院连续组织编撰“深圳学派建设丛书”和“深圳改革创新丛书”各十二本,目前已经全部出版,今后还将以此速度推进。市社科院申报的“新兴城市文化流动理论创新研究”被列为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围绕“深圳学派”建设,市社科院开展了学术沙龙活动和深圳学人推广活动,鼓励理论研讨和创新,推动深圳学术的发展和社科前沿理论的进步,在国内学术界取得了较好的反响。按高端化、前沿化的标准,市社科院每年举办“深圳学术年会”,打造“深圳的学术嘉年华”,并搭建学术平台,培养学术人才,支持聚人气、出成果、出人才,鼓励学术创新,推动学术观点、学科体系、科研方法创新,促进深圳学术繁荣,提升城市学术对话能力。
张骁儒说,推进“深圳学派”建设,是提高深圳学术水平的重要凭借,也是深圳学人的共同学术愿望。市社科院和社科联将继续坚持以“全球视野、民族立场、时代精神、深圳表达”为宗旨,全面加强深圳学术理论研究,系统总结、梳理特区建立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各方面的“深圳经验”,加以提炼、深化和理论提升,持续推出反映深圳学术思想、主张和深圳改革精神的理论精品和学术力作。继续抓好“深圳学派建设丛书”“深圳改革创新丛书”的编撰工作,提升编撰质量和水平。根据市委宣传部的《深圳学派建设推进方案》,市社科院每年出台“深圳学派建设工作重点”,以保证该项工作顺利向前推进。
前沿性、开创性领域成为深圳学者的优长学科
学派是由于师承或研究目的相同或相近而形成的学术群体,它是由一个个独立的学者构成的。也就是说,在学派建设中,学者始终居于主体地位。《深圳学派建设推进方案》将学术人才的培育和引进摆在了突出的地位,提出扩大学术人才增量与盘活学术人才存量并重,提高学术水平与人才队伍建设结合,实现深圳学术人才同时在数量和质量上跨跃式发展,快速提升深圳学术团队的实力和整体水平,推动形成结构合理、梯次健全的学术人才队伍,不断扩大、充实“深圳学派”建设主体。
“深圳学派”有一条重要宗旨就是时代精神。深圳是时代精神的产物,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开拓创新的产物,深圳又是时代精神的引领者、创造者,时代精神铸造了经济特区的品格秉性、价值内涵,滋养了深圳文化的血气和素质。深圳没有历史积淀,但也解脱了历史重负;深圳没有学术大师,但也摆脱了传统束缚和惯性制约;这座移民城市以其独特的青春气质和包容性形成了其特有的学术特色,尤其在前沿性、创新性与开放性学科方面占据了一席之地。
目前,深圳学界已经开拓出一系列属于自己的优长学科,比如经济特区理论、港澳台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并培养出一批出类拔萃的学科带头人。历史上的南方学派以重考察实践、立说新颖为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深圳学派”可以称为“南学”的典型,也可以称为“今学”。
尤其令人欣慰的是,在一些传统的学术领域,深圳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和积蓄,也迎头赶上,培养自己的优长学科,积累了一批优秀学人。比如深圳大学文学院,伴随着深圳大学的成长,实现了高起点、跨越式发展,特别是文艺学、比较文学、中国哲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学科,在全国都有一定影响。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已经成为国学研究的重镇,该所连续举办了四届国际新儒学学术研讨会,吸引了来自港澳台和世界各地的新儒学专家和学者,从而形成了一个较高水准的交流与对话的平台,对“深圳学派”的建设无疑会起到有力的推进作用。
“深圳学派”建设呼唤学科领军者
但是,无可否认,由于历史的原因,深圳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最发达,经济总量居于前列,聚集人口众多的城市,其学术文化的发展和学术人才的积聚相比较而言明显滞后。深圳只有深圳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南方科技大学等寥寥几所大学,无法望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之项背,即使与内地众多二线城市相比,也有较大差距。虽然国内不少名校在深圳设有研究院或分支机构,但相对于深圳目前的城市发展规模,其人才力量仍然有杯水车薪之感。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是从事社会科学方面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研究的重要机构;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是联系广大社会科学界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是政府管理社会科学学术团体的参谋和助手。深圳市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成立于1992年,1997年正式更名为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成立于1995年,与社科院合署办公。该院目前有经济、社会发展、文化、政法和国际化城市5个研究所,1个编辑出版中心和2个职能部门。虽然经过二十多年的积累和发展,深圳市社科院与建院之初相比已经取得长足进展,但与深圳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速度相比仍显得捉襟见肘。
据介绍,基于深圳的现实情况,深圳市社会科学研究战略是推动形成“小核心大外围”的研究格局:建立高端专业人才认证机制和选拔推荐机制,不断创新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加大本市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培养力度,使其迅速成长为建设“深圳学派”的中坚力量。
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积聚了国内众多精英人才,民间学术力量不可忽视。根据《深圳学派建设推进方案》,深圳未来在引进学术名家、设立特聘研究员制度和增设博士后工作站、积聚高端学术力量的同时,也很重视民间学术人才。张骁儒表示,深圳在建设新型智库时,希望同时能把民间智库建设起来,以便交流合作,吸纳民间专家学者参与政府项目,鼓励并资助他们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自主选题,开展学术研究和著述。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座城市的学术文化需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一个学术领域、一个学派的学术人才也有一个成长和积累的过程。“深圳学派”建设正当其时,深圳学术文化的跨跃式发展呼唤更多的学术人才,各个学术领域必将有一批领军者站起来。
张骁儒,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党组书记、院长。多年来致力于党史研究和方志研究,主编《中国***深圳历史:第一卷(1924~1950)》、《中国***深圳历史:第二卷(1949~1978)》,其中第一卷2010年3月被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评为“党的十七大以来全国党史部门优秀成果奖”著作类特别奖。近年来,主持多项省、市重大调研课题,主持编纂“深圳学派丛书”、“深圳改革创新丛书”,主编“深圳蓝皮书。经济”、“深圳蓝皮书·社会”、“深圳蓝皮书·法治”和《国际化城市与深圳方略》、《以质取胜——全方位提升“深圳质量”研究》等著作。
深圳最适合做“现实学问”——胡经之访谈录
儒学复兴未有穷期——景海峰访谈录
校长本色是学者——章必功访谈录
开拓探索审美之谜的新思路——彭立勋访谈录
解析“弹簧上的行政”——谢志岿访谈录
梵典华章谱新篇——郁龙余访谈录
从半坡村到中英街——孙霄访谈录
三十年乡土,二十年乡愁——廖虹雷访谈录
我对物质文化遗产更感兴趣——张一兵访谈录
知其白,守其黑——任志录访谈录
为构建“文化深圳”大厦添砖加瓦——杨宏海访谈录
儒学复兴要走到平民当中——王兴国访谈录
在深圳发展出一种新学科——吴予敏访谈录
深圳有望产生“问题性学派”——李凤亮访谈录
为学术传承盗火、播火、摆渡——何道宽访谈录
一心一意就想当特区“史官”——黄玲访谈录
一生专注新加坡研究——吕元礼访谈录
我更愿意做“入世”的研究——王为理访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