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协会的转型与治理研究》提供了一种研究行业协会的新视角,书中构建了一个关于行业协会研究的框架,引入了青木昌彦提出的域的概念,即组织域和社会域(分别对应组织治理和行业治理),注重从行业协会的两个治理维度(组织治理和行业治理)来分析转型时期我国行业协会的治理,对组织治理的内容、特征和治理失灵,行业治理的内容构成和治理失灵,行业协会治理失灵的应对策略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基于问卷调研的数据,从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角度对《中国行业协会的转型与治理研究》的理论框架和观点进行了实证论述。另外,提出了完善行业协会治理的相关政策建议。
《中国行业协会的转型与治理研究》可供从事行业协会管理和研究的人员阅读,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行业协会的一般研究
1.2.2 行业协会治理(绩效)的研究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1.4 本书研究的基本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1.4.1 研究的基本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本书的创新之处
1.5 本书有关研究对象的界定
1.5.1 行业协会的名称演变及定义
1.5.2 行业协会的基本范围
1.5.3 本书所研究的行业协会的历史起点与逻辑起点
2 行业协会治理概述
2.1 治理概述
2.2 行业协会治理
2.2.1 行业协会治理的组成
2.2.2 行业协会治理的分析框架
3 行业协会的组织治理
3.1 行业协会组织治理及其构成
3.1.1 组织治理的含义
3.1.2 组织治理的构成
3.2 行业协会组织治理特征
3.2.1 产权性质主体多元化、产权模糊化
3.2.2 委托代理机制治理目标多元化、委托代理复杂化
3.2.3 内部治理结构与机制
3.3 行业协会治理绩效与社会资本
3.3.1 协会治理绩效的影响因素
3.3.2 行业协会的社会资本
3.3.3 社会资本与协会治理绩效的关系
4 行业协会的组织治理限度及其矫正
4.1 行业协会的精英治理
4.1.1 行业协会治理精英的来源
4.1.2 行业协会精英治理现象产生的原因
4.1.3 行业精英治理带来的影响
4.1.4 行业协会精英治理问题的应对之道
4.2 行业协会的大企业控制
4.2.1 大企业控制形成的条件及原因
4.2.2 大企业控制与精英治理的比较分析
4.2.3 我国行业协会的大企业控制之实证分析
4.2.4 大企业控制协会问题的应对
4.3 行业协会的内部人控制
4.3.1 内部人控制产生的原因
4.3.2 内部人控制产生的影响
4.3.3 实证分析
4.3.4 内部人控制的应对之策
4.4 集体行动困境与搭便车
4.4.1 理论模型搭便车与集体行动的困境
4.4.2 实证分析搭便车现象与行业协会产品供给困境
4.4.3 集体行动困境的解决理论模型
5 行业协会的行业治理
5.1 行业治理的构成
5.1.1 行业协会与政府的关系
5.1.2 行业协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5.2 行业治理的理论基础行业自治
5.2.1 行业协会的治理与行业自治
5.2.2 协会自治的理论基础
5.2.3 协会行业自治的类型
5.2.4 协会行业自治的内容
5.2.5 影响协会自治绩效的因素分析
6 行业协会的行业治理限度及其矫正
6.1 行业协会的政府控制
6.1.1 行业协会治理失灵政府控制
6.1.2 政府控制问题的应对
6.2 行业协会的营利倾向
6.2.1 行业协会的组织属性、治理结构与营利的合理性
6.2.2 行业协会的营利倾向与治理失灵
6.2.3 实证分析行业协会的营利状况与治理绩效
6.2.4 小结
6.3 行业协会的寻租问题
6.3.1 寻租概论
6.3.2 我国行业协会的寻租问题及应对
6.4 行业协会与行业标准
6.4.1 行业标准与认证的定义
6.4.2 协会主导的行业标准的影响效应
6.4.3 我国标准化制度的设计
6.4.4 案例分析乳业的新国标
6.4.5 讨论
6.5 行业协会的价格协调与价格联盟
6.5.1 问题的提出
6.5.2 行业协会价格协调功能与必要性分析
6.5.3 协商定价与价格联盟的区别
6.5.4 典型案例分析
6.5.5 总结
6.6 行业治理失灵的矫正行业协会的自律与他律机制的构建
6.6.1 行业自律与行业他律的关系
6.6.2 目前我国行业协会自律与他律机制存在的问题
6.6.3 构建行业协会自律与他律机制良性互动的思路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结论
7.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