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电路分析(第3版)/国家电工电子教学基地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定 价:48 元
丛书名:国家电工电子教学基地系列教材 ,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作者:闻跃,高岩,余晶晶 著
- 出版时间:2018/7/1
- ISBN:9787512135659
- 出 版 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TM133
- 页码:323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3
- 开本:16开
《基础电路分析(第3版)/国家电工电子教学基地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国家电工电子教学基地系列教材之一,也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基础电路分析(第3版)/国家电工电子教学基地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介绍了电路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内容覆盖直流、动态和正弦稳态线性电路分析,以及双口网络和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讨论对象为包括二端有源和无源元件、受控源、互感、变压器和运算放大器的电路。
《基础电路分析(第3版)/国家电工电子教学基地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对工科电工电子类课程体系改革需要,突出基本概念和方法,内容精简,包含电路的主要经典内容,满足电子信息类专业对于电路理论的基本要求。书中还简要介绍了电路仿真方法,给出仿真实例和练习题目:用专门章节介绍了典型电路应用案例及其相关电路知识点,给出的综合练习题目可用于课程研讨和扩展学习。
《基础电路分析(第3版)/国家电工电子教学基地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可提供习题解答、教学课件和仿真文件等教师参考材料。
《基础电路分析(第3版)/国家电工电子教学基地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可作为计算机、电子工程、通信、控制类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的本、专科生教材或参考书。
本书作为通信、控制、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等相关专业本科二年级的电路分析基础短学时教材,主要介绍线性电路的基础分析方法,适合一学期约64学时的电路课程。
电路分析作为整个电路理论中的基础部分,已经建立了成熟的理论、分析方法乃至知识讲授体系,国内外均有大量的电路理论专著和教材,系统地介绍了经典电路分析理论的时域、频域和复频域的各种分析方法。近年的电路教材大多增加了有源电路、非线性电路内容,或引入了矩阵和计算机辅助分析方法等,用以更新教学内容。
本书的编写目标是要适应知识更新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需要,为上述专业当前课程设置的实际要求提供适用教材。本书编写中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为适应知识快速更新的需要,目前教学改革的趋势是课程增多,课时减少,因而须精简和调整电路课程的内容。按以上专业实际课程设置,属于电路理论体系中的许多内容已经放在其他课程中讲授。要用更紧凑的方式讲授电路分析的核心内容,同时不应牺牲对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讲授深度。因此,本书只包含线性电路分析的基础部分,其他经典内容,如非线性电路、矩阵方法、变换域分析等,移至“现代电路分析”和“信号与系统”等课程中。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新知识的引入,又可以让基础内容保持相对稳定,使本书适应宽口径和短学时教学。
二、重视电路分析课程作为专业课的入门和桥梁作用。注意与后续课程的衔接,在分析内容中讲解物理概念,介绍工程应用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在知识点编排和讲解、数学工具的运用等方面,考虑了以往学生理解上的难点,力图使本书成为学生喜爱的教材。在例题和习题的内容选择与要求方面,强调基本概念和方法,适当淡化手工计算技巧。介绍实际应用背景,增加了一些综合性分析、简单设计问题,以期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目前电路分析与仿真软件的使用已经非常普及,本书引入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将软件方法作为必要内容来要求。将软件工具应用与电路理论教学相结合有很多好处。传统课程内容侧重用数学方法描述和求解电路,而计算机软件工具可以在分析结果的可视化方面补充理论分析,能直观呈现电路的输入和输出波形,有利于对电路性质及理论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利用软件工具还可以接触到更接近于实际器件的模型,进行虚拟试验等,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本书共分为6章,第1,2章介绍了基本概念及一般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其中第1章介绍电路变量、电路元件和电路模型、基尔霍夫定律,以及利用两类约束关系对简单电路的分析方法。
第1章 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1.1 电路模型和电路分析
1.1.1 实际电路与电路模型
1.1.2 电路模型的集中化假设
1.1.3 电路分类
1.1.4 电路分析
1.2 电路变量
1.2.1 电流
1.2.2 电压
1.2.3 电压与电流的关联参考方向
1.2.4 功率
1.3 连接约束关系
1.3.1 电路连接的概念
1.3.2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1.3.3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1.4 元件约束关系
1.4.1 电阻元件
1.4.2 独立源
1.4.3 开路与短路
1.5 用两类约束关系求解电路
1.5.1 支路变量法
1.5.2 电阻分压与分流
1.6 受控源
本章要点
习题
第2章 线性电路分析方法
2.1 线性电路与叠加定理
2.1.1 线性电路的齐次性
2.1.2 线性电路的叠加性
2.2 等效分析法
2.2.1 等效电路
2.2.2 二端元件串并联等效关系
2.2.3 实际电源模型的相互转换
2.2.4 含受控源电路的等效变换
2.2.5 星形与三角形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2.3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2.3.1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概述
2.3.2 戴维南(诺顿)定理的应用
2.3.3 最大功率传输
2.4 结点分析法
2.4.1 结点方程
2.4.2 用结点分析法求解电路
2.4.3 纯电压源支路的处理
2.4.4 含受控源电路的结点分析
2.5 网孑L分析法
2.5.1 网孔方程
2.5.2 用网孔分析法求解电路
2.5.3 邑流源支路的处理
2.5.4 含受控源电路的网孔分析
2.6 运放电路分析
2.6.1 运放
2.6.2 运放电路的负反馈原理
2.6.3 运放的受控源模型
2.6.4 理想运放模型
2.6.5 含运放电路的结点分析
本章要点
习题
第3章 动态电路分析
3.1 动态元件
3.1.1 电容元件
3.1.2 乜感元件
3.2 动态电路方程
3.2.1 动态电路
3.2.2 动态电路方程的建立
3.2.3 动态响应
3.3 初始值与直流稳态值的计算
3.3.1 直流稳态等效电路
3.3.2 初始时刻等效电路
3.3.3 电容电压和电感电流的突变
3.4 直流激励一阶动态电路的动态响应
3.4.1 时间常数
3.4.2 三要素法
3.5 动态响应的分解与叠加
3.5.1 零输入与零状态响应
3.5.2 固有响应与强迫响应
3.5.3 暂态响应与稳态响应
3.5.4 阶跃响应
3.6 二阶电路的固有响应
3.6.1 二阶电路固有响应类型
3.6.2 二阶动态电路分析举例
本章要点
习题
第4章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4.1 正弦量与正弦稳态响应
4.1.1 正弦量
4.1.2 正弦量的相位差
4.1.3 正弦量的有效值
4.1.4 正弦稳态响应
4.2 正弦相量
4.2.1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4.2.2 相量图
4.2.3 相量的运算性质
4.3 两类约束关系的相量形式
4.3.1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4.3.2 元件伏安特性的相量形式
4.4 阻抗与导纳
4.4.1 阻抗与导纳概述
4.4.2 阻抗的连接组合
4.4.3 谐振电路
4.5 相量分析
4.5.1 简单电路
4.5.2 线性电路性质
4.5.3 规范化分析
4.6 正弦稳态功率
4.6.1 基本元件的功率特性
4.6.2 二端电路的功率特性
4.6.3 复功率与正弦功率计算
4.6.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本章要点
习题
第5章 磁耦合电路和三相电路
5.1 互感元件
5.1.1 互感电压
5.1.2 互感元件
5.1.3 同名端
5.1.4 互感元件的相量模型
5.1.5 互感元件的串联和并联
5.2 互感电路分析
5.2.1 一般分析方法
5.2.2 互感消去法
5.2.3 反映阻抗法
5.3 变压器电路分析
5.3.1 理想变压器
5.3.2 全耦合变压器
5.3.3 一般变压器模型
5.4 三相电路分析
5.4.1 三相电路的基本概念
5.4.2 三相电源的连接
5.4.3 星形连接三相负载
5.4.4 三角形连接三相负载
5.4.5 三相电路的功率
本章要点
习题
第6章 电路的频率特性
6.1 网络函数和频率响应
6.1.1 网络函数
6.1.2 频率特性
6.1.3 滤波器的类型
6.2 低通和高通滤波器
6.2.1 一阶低通特性
6.2.2 一阶高通特性
6.2.3 高阶滤波器
6.3 带通和带阻滤波器
6.3.1 带通滤波器
6.3.2 带阻滤波器
6.4 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
6.4.1 串联谐振
6.4.2 实际电路的Q值
6.4.3 并联谐振
6.5 波特图
6.5.1 波特图简述
6.5.2 波特图的绘制
本章要点
习题
第7章 双口网络
7.1 双口网络概述
7.1.1 双口网络基本概念
7.1.2 双口网络函数
7.2 阻抗参数与导纳参数
7.2.1 z参数
7.2.2 Y参数
7.3 混合参数
7.3.1 H参数
7.3.2 G参数
7.4 传输参数
7.4.1 正向T参数
7.4.2 反向T参数
7.5 应用分析
7.5.1 等效分析
7.5.2 端口特性分析
7.6 双口网络的互联
7.6.1 双口连接方式和参数关系
7.6.2 双口网络互联应用分析
本章要点
习题
第8章 非线性电阻电路分析
8.1 非线性电阻电路
8.2 图解分析法
8.3 分段线性分析法
8.4 牛顿迭代分析法
8.5 小信号线性化分析法
本章要点
习题
第9章 应用案例分析与仿真
9.1 电阻性电路
9.1.1 四线电阻触摸屏原理研究
9.1.2 按键识别电压产生电路
9.1.3 电阻DA~:网络原理研究
9.1.4 运放应用电路设计
9.2 动态电路
9.2.1 DC-DC电压转换电路原理
9.2.2 微处理器供电顺序控制电路
9.2.3 氙气闪光灯触发电路
9.3 正弦稳态电路
9.3.1 音箱分频器电路
9.3.2 RFlD信号传输原理研究
9.3.3 有源RC滤波器的应用
附录A Multisim电路仿真
A.1 Multisim软件仿真功能
A.1.1 Muhisim介绍
A.1.2 Multisim操作界面
A.1.3 电路分析与仿真步骤
A.2 直流分析
A.3 暂态分析
A.4 交流分析
附录B 部分习题答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