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想象力、想象世界,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在促进我们对他人的理解、对主体性的认识以及个体成长与教育方面,又起着怎样的作用?它们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文学与艺术创作有着怎样的意义?
克里斯托夫·武尔夫指出:想象力和想象世界推动着人类自身、人类社会及其文化的构建。想象力、想象世界与人类的身体性实践及其表演性紧密相联。基于对游戏、仪式、体态语、家庭与家庭幸福的研究,我们又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模仿即创造性的效仿过程当中,各种社会实践与文化活动,早在孩童时期就已为个体习得、保存、更新,并*终构成个体图像和集体想象世界的一部分。
轻与重文丛,一部图像与人类文化实践关系研究的力作
《人的图像》是德国历史人类学的创始人之一克里斯托夫·武尔夫对图像与人类文化实践关系研究的又一力作,是其对人类学人何以为人以及人如何获得主体性这一永恒话题的图像回答。该书围绕着什么是图像、图像的形成机制、图像与日常实践生活,想象力、想象世界、模仿与图像的复杂关系等话题展开讨论。
《人的图像》*终的意义不在于向我们呈现什么是图像,而在于向我们展示我们如何使用图像这一概念以使我们对世界认识变得更有意义,更加清晰。这一认识对青少年的成长与教育尤其具有启发性。
译序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想当然地以为,我们所看到便是世界的全部,是世界的真相。但事实上,无时无刻我们不是透过已有的大脑图像、想象世界在认识并构建着自身关于城市空间、社会空间的理解。当我们进入到一个陌生的场域,我们会习惯性将所接触的他者环境,自然而然地并入熟悉的结构化体系中,与大脑的已有图像形式相联结,并由此获得某种安全感与信任感。这一过程,很少是基于概念的认识,而往往是基于知觉、情感和经验以及图像关系。此时,观视性图像成为我们捕捉和理解世界的主要方式,左右着我们的日常实践。遗憾的是,我们很少意识到,也很少去反思这些所看见的或许正是蒙蔽我们双眼的罪魁祸首。
对图像意义的学术性探讨可以回溯至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即海德格尔指出的世界成为一幅图像的断言。海德格尔认为,自文艺复兴以来,人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远古时代,人类、动物及其他生物被视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完全受着环境变化的支配;在中世纪,人类则被视为上帝的替身,成为被造之物;而文艺复兴以来,人类的主体性与自主性得以觉醒,世界成为一种客体,作为一幅图像为人所把握。因此,海德格尔将世界成为图像与人成为主体并称对现代化本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两大进程。此后,维特根斯坦和梅洛庞蒂等人从不同的角度对图像的意义进行了哲学立据。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来自美国的视觉文化学家米切尔(Mitchell)与德国的艺术史学家波姆(Boehm)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图像转向(pictorial turn,iconic turn),至此开启了图像研究的新时代。社会学、视觉人类学、传播学、心理学及教育学都纷纷地加入了这场图像论战当中。
在教育人类学领域,武尔夫教授可谓是较早涉猎该话题的先行者。早在此书之前,武尔夫先生已经相继出版了《图像图片教育》(1999)、《图像学里的表演逻辑》(2005)等,对图像与教育的关系、图像与图像媒介、图像与人的认知形成等问题开展广泛的研究。本书是作者对图像与人类文化实践关系研究的又一力作,是其对人类学人何以为人以及人如何获得主体性这一永恒话题的图像回答。该书围绕着什么是图像、图像的形成机制、图像与日常实践生活,想象力、想象世界、模仿与图像的复杂关系等话题展开讨论。在武尔夫看来,图像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前提,其对人类的形成并不亚于语言对人类的历史性塑造。需要说明的是,作者所理解的图像概念并非局限于基于视觉器官而获得的图像,还包括其他知觉器官获得的图像形式,以及内在的精神图像。这里便涉及到两个重要层面:其一,感知觉与图像、内在图像的生成关系;其二,图像的最终表达形态或图像产品。在他看来,我们首先要意识到知觉系统本身是有秩序性的。这种秩序性是历史的、人为的产物,并因文化的差异而不同。比如在西方世界,视觉性知觉处于系统中的主导地位,并常常压抑着其他知觉器官的活动。因此观视行为成为主要的认知方式。而其中,想象力(Imagination)与想象世界(Imaginre)在图像的观视构建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很多观点不同,他十分关注想象力的历史性、文化性和集体性。他从考古人类学的角度,探讨人类关于死亡的想象,指出想象力如何与人的进化相互依存,想象力又如何更新着人类自身的图像。在他看来,想象力并非异想天开、无本之源,它总是基于特定空间、特定时间,与个体内在的惊诧、好奇心相关联而产生。教育的意义在于为儿童提供足够的空间,等待想象力随时被触发。
在武尔夫看来,图像对人们的影响并不止于其可观视性、符号性,更表现在其实践性、表演性。这种表演性最为显著的特点在于对图像的身体化呈现,进而身体本身也成为了一幅图像。在仪式化表演、游戏规则的共享、舞蹈美的体验中,它与人的身体相互联结,形成具有历史和文化意义的身体图像。如同对语言的学习一样,武尔夫认为,这一身体化图像往往经由图像体验的模仿(Mimesis)行为得以实现。在他看来,模仿是学习的基本能力,是一种朝向性活动;它使人们趋像并接近于外部世界,但与此同时,又能保持其自身的主体性,是一种关系性的建立。模仿的过程促使着主体的多中心形成,是充满矛盾的过程,体现的是你我分裂、主体客体分享过程。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到的学而时习之、学之为言效等有着异曲同工之效。
当然,本书也指出了图像批判的重要性。他提醒人们,在一个由图像洪流(Bilderflute)所冲击的视觉文化时代,图像急切想要将所有的事物可视化,促使消除个人与公共之间的界限,推进创造一种公共空间的新形式(见本书第142页)。这种图像意义的呈现,不像语言文字,具有逻辑性,图像意义有时甚至是断裂性的,甚至是以任意、快速的方式进行联结,从而出现了(数字化)图像创生着事物,而真实却在图像中消逝 (见本书第58页)这种情况,这时原本被藏匿的个体与事物又得以可视化。正因为如此,图像所要处理的不再是潜藏的、受压抑排挤、处于黑暗中的不可告人的事物, 而是如何对待那些昭然若揭、为大众所明了的事物的不可告人性,那些消解淹没在信息和交流中的事物的不可告人性(见本书第142页)。又尤其是当越来越少的人成为生产者,而越来越多的人成为预制的消费者(见本书第58页),对图像隐匿成分的追问与对图像的批判思维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我们下一代的教育中,需要培养对图像的敏感性与批判性。
该书最终的意义不在于向我们呈现什么是图像,而在于向我们展示我们如何使用图像这一概念以使我们对世界认识变得更有意义,更加清晰。这一认识对青少年的成长与教育尤其具有启发性。我们往往关注到思维是学校教育与训练的结果,却忽略了我们的感官、想象力、想象世界也是从历史、文化的模仿中习得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明白:当前我们的儿童不再是对某一知识进行学习,而是在不同知识形式、各种声音的张力中去形成敏锐的判断能力。比如在全球化进程这一大背景下,人们应当如何在区域与整体中保持平衡,在文化多样性与普遍性之间保持平衡。这也是武尔夫历史文化人类学始终致力的方向,即如何将德国的哲学人类学所倡导的普遍主义,与文化人类学的特殊主义相结合。
当然,该书并未能解决有关图像的所有问题,作者也从未试图写作一本囊括图像内容的百科全书。基于对图像的讨论,作者试图为读者提供一个理解人类与自我、人类与世界、人类与他人的新视角。我们需要思考的是,透过这本书窗我们又看到怎样的光亮?在翻译过程中,我常常为武尔夫先生旁征博引、信手拈来的学术想象力所惊叹,也为其不断引用最新的研究成果而感叹。此等科学研究的精神、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正是吾辈当追求的境界。在本书的翻译过程中我得到了武尔夫先生的指点,友人埃德琳·施陶达赫尔、钟维唯、哈楠等人的帮助。彭正梅老师对本书校对、审阅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李恒平、倪为国老师为使本书最终能与读者见面付出了相当努力与辛劳。对此,本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当然,书中若有翻译不当或纰漏之处,全由译者个人负责。也诚望各界读者不讥肤浅,识者不吝指正。
是以为序!
2017年10月19日丽娃河畔
克里斯托夫.武尔夫, 柏林自由大学教育人类学系主任,德国教育学会教育人类学分会创始人及前会长,兼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德国处副主席。创办了历史人类学国际期刊Paragrana,同时也是Zeitschrift fr Erziehungswissenschaft的编委会成员。多年致力于历史与文化人类学,教育人类学,模仿,仪式与体态语,情绪与想象力等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他的许多著作已先后被译为英语、意大利语、汉语、日语等国语言。
致谢 / 1译序 / 1 导言人的图像 / 1
第一部分 图像与想象力第一章 作为图像的世界:大象无形 / 21 第二章 想象力与人类的形成 / 43 第三章 想象力的图像化 / 64 第四章 想象力的概念溯源及其相关理论 / 89
第二部分 想象力与想象第五章 想象的集体性与动力性 / 117 第六章 想象、象征与实在 / 132 第七章 想象力的表演性 / 147 第八章 作为实践行动的图像 / 163
第三部分 想象力与身体实践第九章 游戏中的世界 / 181 第十章 舞蹈的人类学内涵 / 193 第十一章 无法回避的仪式话题 / 201 第十二章 作为语言的体态语 / 230
第四部分 模仿与文化习得第十三章 文化习得与模仿学习 / 251 第十四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 / 268 第十五章 家庭中的仪式 / 278 第十六章 家庭幸福的仪式研究 / 290 第十七章 图像、模仿与想象力作为教育的基本任务 / 319
展望图像的力量 / 341
参考文献 / 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