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是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了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的经典名篇。
陷入“除当强盗,别无生路”的人生困境的家丁,该如何选择;为长鼻子困恼了大半生,终于使长鼻子变短,欣喜不久,却又懊悔不该将长鼻变短的老僧禅智;备受欺凌的五品武士,渴望饱餐美味的山药粥,及至终于有了这样的机会,他却觉得昔日美好的山药粥变得索然无味;竹林中,一桩本该很容易侦破的杀人案,却由于当事人各执一词而陷入扑朔迷离中;优雅高贵美丽的六宫公主,在父母离世后渐渐陷入生存危机中,如何克服眼前的困境……
每一个故事都探求揭露人性,人性之美善与丑恶交织,发人深思、引人共鸣。
《罗生门》是日本文坛鬼才、短篇小说巨擘芥川龙之介所著的短篇代表作精选集,洗练流畅的笔法,剃刀般锋利的思维,一语道破人生的无奈与矛盾,人性的自私与尊严。
《罗生门》参照国际知名芥川龙之介研究学者的研究,精选出芥川龙之介在其创作生涯里的24篇重要作品,这些作品对认识芥川作品及其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芥川龙之介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超过150个短篇小说,总体风格是短小精悍。他的作品视角独特,情节新奇,文笔冷峻,其中不少篇章幽暗、阴冷,甚至诡异。体现了作者对人性幽暗的洞察,对现实的不安与焦虑,同时反映了他对美和善的追求。
一九一六年二月,芥川龙之介在大学毕业前夕,创作伊始,于《新思潮》复刊号上发表《鼻子》这一短篇,文坛大家夏目漱石(1867—1916)读后,当即亲笔致函,称赞不已:“小说十分有趣。首尾相顾,无戏谑之笔,有滑稽之妙,不失上品。一见之下,材料非常新颖,结构相当完整,令人敬服。像这样的小说,若能写出二三十篇,必将成为文坛上无与伦比的作家。”芥川果不负所望,佳作迭出,终成日本短篇一大家。悠悠岁月,大浪淘沙,一位现代作家,能经得起时间的筛选,在文学史上占有光辉的一席,足以代表一国的文学,并为世界同行所认可,当自有其卓绝之处。
二十世纪初,日本文学经历自然主义的狂飙,从观念、内容到形式,完成了向现代的转变。但是,由于这种文学十分强调客观,追求真实,排斥虚构,有重内容轻形式之嫌,忽视了小说的技巧和艺术,进而发展成专写作家身边事的“私小说”。这类作品,虽不乏细节的真实,却缺少新鲜灵动的艺术魅力。为此,一代一代的作家,殚精竭虑,致力于艺术形式与技巧的探索。是芥川,打破了那种单一、刻板的创作模式,拨正了自然主义的“跛脚发展”。芥川龙之介同素有“短篇小说之神”美称的白桦派作家志贺直哉(1883—1971),将明治初年由国木田独步所奠定的短篇小说这一样式发展到了极致。志贺直哉从日本民族特有的审美心理着笔,日本人出于偏爱,誉之为写心境小说的能手。而芥川龙之介,着意于吸纳西方现代小说的机制,将虚构的方式重新引入文学的创作之中,开创了一种崭新的文风。芥川不拘守日本独有的书写方式,而是善用世界都能理解的手法构筑他的作品。
芥川龙之介,以其三十五年短暂的生命,写出不少精彩的短篇,为日本和世界留下多篇不朽的华章。
芥川一生,撰有短篇一百四十八则。今选择二十四篇,以写作先后次之,其名篇佳作,粗萃于此矣。
出身的烦恼
芥川龙之介,一八九二年生于东京;生当辰年辰月辰时,故取名龙之介。父名新原敏三,经营牛奶业并拥有牧场。母亲芥川富久,于龙之介出生后八个月,精神失常。母兄芥川道章无子,龙之介遂由舅父收养。一九。二年,生母去世。过了两年,十二岁时,生父废去其长子继承权,一个月后,销去他在“新原”家的户籍,由此,龙之介易姓,正式成为“芥川”家的养子。养父在东京府任土木科长,是家道没落的旧世家,虽小有财产,总也要撙节度日。按照芥川的自述,养父家属于“中产阶级的下层,为维持体面,不得不格外苦熬”(《大导寺信辅的半生·贫困》)。这样的家庭,家教之严格,礼法之繁缛,可想而知。作为养子的龙之介,少不得事事都要学会隐忍。养父一家颇好文艺,具有江户文人趣味,故芥川自幼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很早即接触日本和中国古典文学。尽管大姨母富纪,一生未嫁,犹如生母一般养育、呵护龙之介。但是,因爱成恨,彼此伤害的事,自是难免。芥川曾对作家佐藤春夫说过:“造成我一生不幸的,就是某某。说来她还是我唯一的恩人呢。”生母发狂,为人养子,个性压抑,终生背着精神负累,这是芥川龙之介与生俱来的不幸,是他的运命。他弃世前给挚友小穴隆一的遗书中写道:“我是个养子。在养父家,从未说过任性的话,做过任性的事。(与其说是没说过、没做过,倒不如说是没法说、没法做更合适。)……目下,自尽在即。也许这是我此生唯一的一次任性吧。我也与所有的青年一样,有过种种梦想。可如今看来,我毕竟是疯子所生的儿子。”看得出,芥川终其一生,为生母发狂,为养子身份而苦恼不已。
芥川自幼体质孱弱,非常聪敏,但有些神经质。他成绩一向优秀。据说他小学四年级时已写出“但将落叶焚,夜见守护神”这样的俳句,显示出早熟的文学才能。中学时代,酷嗜读书,汉文修养出类拔萃,除日本典籍外,广泛涉猎欧美文学,如易卜生、梅里美、法朗士等作品,以及尼采和柏格森的哲学著作。中学毕业时,成绩优异,受到表彰,免试入第一高等学校。同学中,有日后成为作家或诗人的久米正雄、菊池宽、山本有三、土屋文明、藤森成吉以及丰岛与志雄等。或许是命运使然,倘若他不曾结识这些朋友,兴许就不会走上作家之路。一九一二年,写有散文《大川之水》,以抒情的笔调,略带青春的感伤,描写他生于斯、长于斯的大川端一带,表达他对乡土的热爱。翌年,以第二名的成绩,由一高毕业,并于当年九月,升入东京大学英文专业。一九一四年二月,同丰岛与志雄、久米正雄、菊池宽、山本有三这些未来的作家,第三次复刊《新思潮》。芥川先后发表处女作《老年》、剧本《青年与死》等。文学史上,将他们统称为“新思潮派”作家。一九一五年,芥川于《帝国文学》上发表《罗生门》,可惜这一后来被奉为名篇的小说当时未引起文坛重视。这一年,经同学林原耕三介绍,出席夏目漱石的“木曜会”,由此拜服并师事之。夏目漱石当年曾有幸被鲁迅推崇为“明治文坛上新江户艺术的主流,当世无与匹者”。
……
我转念又想。
我的集子,难道就不会有人偶然发现,读上某个短篇,或某几行字吗?说起来,心里甚至还存个奢望:那一篇作品或那几行文字,难道不能为我所不认识的未来读者,约略展现一个美丽的梦境吗?
我并不指望,百年之后仍有知音。我承认。自己的想法和信念之间,有多么矛盾。
可是,我依然要想。寂寞百年身,哪怕只有一位读者,能手捧我的书,在他心扉前,尽管依稀微茫,呈现出一片海市蜃楼……
上面一段文字,引自芥川的随笔《澄江堂杂记》“后世”一节。文中,芥川龙之介想象“寂寞”身后事,感慨良多。天才的芥川,何须那样悲观!有生花妙笔,更无须“奢望”!现实已非像他当年所臆想的。他去世后七年,即设立以他名字命名的“芥川龙之介文学奖”,七十年来,已成为奖掖优秀青年作家的最高奖。“百年之后”的今天,他在本国虽不像夏目漱石那样被看作“国民作家”,但是,直到近几年,从日本读书调查的结果来看,芥川的小说,一直排在前四五位,超过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更遥遥领先于当红作家村上春树。即便在全世界,也有许多“知音”。尤其在他的邻国,他曾经游历过,表示“除了东京,最愿寓居在北京”的中国,岂止“有一位读者”,又岂止读他的“某个短篇”或“某几行文字”!近三十年来,从《芥川龙之介小说十一篇》《芥川龙之介小说选》《罗生门》《地狱变》等,直到近三百万言的芥川全集——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位日本作家,能在中国享此殊荣。芥川的小说不断翻译出版,不仅一般读者喜欢,他的中国同行作家也颇为称道。芥川的生命固然短暂,但作为作家的艺术生命却长存于天地间。其作品,凝结着他的博学与才情,显示出一种东方的特色,东方的智慧,早已超越国界,成为人类精神文明宝库中的财富。即便与屈指可数的世界短篇名家相较,也毫不逊色!
芥川倘地下有知,定会深感欣慰吧……
高慧勤(1934-2008),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语系日文专业,曾任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秘书长、副会长、会长,在日本文学研究、翻译等领域取得了成就。她的译著文体风格贴近原著,译文典雅优美,选词炼句精益求精,在国内外译坛享有很高声誉。主要译著有:《罗生门》《日本短篇小说选》《舞姬》《蜘蛛之丝》《雪国·千鹤·古都》《川端康成作品精粹》《地狱变》等。
译序
罗生门
鼻子
山药粥
黄粱梦
英雄之器
戏作三昧
袈裟与盛远
蜘蛛之丝
基督徒之死
枯野抄
毛利先生
圣·克利斯朵夫传
疑惑
魔术
舞会
南京的基督
杜子春
秋山图
山鹬
竹林中
报恩记
六宫公主
阿富的贞操
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