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空山传奇》是董卓武根据小时候的生活感受和家乡的故事传说,以及后来收集的多种素材综合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写给东府南塬的一部心灵恋歌。
《蕴空山传奇》中过去和现在两条线索交叉进行,以两个年代的孩子为主人公,以闯王刀隔空相连,最后以蕴空山悬棺墓为故事终结。
关中东府的华州是一片传奇热土,历史上,这里发生过很多传奇的往事,蕴空山悬棺的故事就是其中一个。
蕴空山是秦岭山脉在华州境内的一座山峰。有民间传说,在明末清初时期,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的四子朱慈烺国破外逃,几经辗转,最终来到了秦岭北麓的华州南塬上。当时的华州南塬,是乱世之中一个贫穷而荒僻的地方,几乎与外界隔绝,而且民风淳朴,这样的条件正好适宜朱慈煨隐居。朱慈烺在南塬上安顿下来以后,秘密联络明朝旧部人马,干下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反清廷,复大明。在这期间,他领导的反清抗争活动取得了一些胜利,但随着清政府统治力量的逐渐强大,复明的愿望最终成为泡影。若干年后,朱慈烺抛却心中的国仇家恨,来到秦岭北麓的蕴空山削发为僧,遁入空门。在他圆寂的那一刻,他终于明白了,世间万事都不过是一场蕴含空意的梦,既无可争,也无可恋,他嘱托弟子把自己的尸柩悬空而葬,四周不着泥土,寓意一切蕴空。从那以后,蕴空山悬棺作为华州南塬上的一个旷世奇观,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保护,一直传存数百年至今。其间,有人甚至说,蕴空山悬棺是整个黄河流域唯一的一座悬棺,此说有待考证。
依据以上这些传说故事,从小在南塬上生活和成长的华州籍作者董卓武同志创作出了长篇小说《蕴空山传奇》。《蕴空山传奇》是一部华州地域特色非常浓郁的文学作品。一是小说题材全部来自于华州,除了主线索是蕴空山悬棺的秘密之外,中间还穿插有华州大地震的史实以及在华州流传已久的关于“闯王刀”的轶事等。这些历史事件和传说故事都发生在华州,是华州一定时期的历史符号。作者把这些历史符号有机串联在一起,既增加了小说的故事性和可读性,又使华州的历史往事一下子生动和鲜活了起来。二是小说中无论是人物的刻画、环境的描写,还是语言的运用以及风俗习惯的介绍等,都立足于华州的传统和文化背景,使读者在阅读故事的同时,仿佛在面前展开了一幅华州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的画卷。基于以上两点,读《蕴空山传奇》最强烈的感觉,就是熟悉、亲切!我体会到,这也是作者通过《蕴空山传奇》这部长篇小说展示华州和宣传华州的用心之处。可以说,《蕴空山传奇》是近年来唯一一部华州人写的、全部是反映华州历史故事和风土人情的、专门给华州人看的华州人自己的长篇小说。
虽然没有史料明确记载,但依据华州南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来看,在生产力落后的封建社会,南塬地区应该是一个偏僻落后、贫瘠荒凉的地方。但也正是这种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原因,才造就了华州南塬人民自古以来就有的勤劳朴实、勇敢坚强的秉性和本色。他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顽强生息,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州南塬人,一直传承到今天。《蕴空山传奇》中,作者通过对朱慈烺和众多人物事件的描写,尤其是朱慈烺最后悬棺南山、不沾清土的气节,实际上是对南塬人民那种顽强坚忍、不屈不挠精神的礼赞。我同意作者这个观点。
董卓武,男,1966年1月18日出生,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人。自小在华州南塬农村长大,1983年入伍参军,经过两次军校学习,2000年从部队转业,现在陕西省政府任职。工作之余,坚持文学创作,有新闻、通讯、诗歌、散义、随记等文章在报刊和网络上发表。
引子
第一章 来到东府南塬上的神秘人
第二章 关中自古天府国
第三章 皇宫惨案中的幸存者
第四章 人吃土一世,土吃人一口
第五章 与巨额财宝同入秦
第六章 老地道里捡到宝贝
第七章 太平寺中度日月
第八章 “日”“月”为“明”
第九章 太平塬上的黑娃
第十章 龙首堡是个文化村
第十一章 大地震留下的创痕
第十二章 秦岭山巅望南塬
第十三章 东府南塬上的义士
第十四章 蕴空山闹鬼
第十五章 忠义之士聚身边
第十六章 南塬上的明珠——高唐镇
第十七章 关帝庙闯王献宝刀
第十八章 蕴空悬棺藏古今
第十九章 猜身份五兄妹结义
第二十章 悬棺墓憨憨娃惊魂
第二十一章 王人杰商洛山起兵
第二十二章 京书爷悲愤遭难
第二十三章 杏儿熟了麦子黄了
第二十四章 奶奶的谜语
第二十五章 闯王刀不知所踪
第二十六章 悬棺墓里的真相
第二十七章 南塬上举起抗清旗
第二十八章 夺宝刀悬棺墓遇险
第二十九章 南塬自此有蕴空
尾声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