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管理》以“一分为三,合三为一”的思想方法为指导,形成了基于三分法的战略管理分析框架。战略管理总论篇,从战略的起源与内涵、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战略管理过程入手,提出了基于管理过程的战略管理三维框架;战略分析篇,从外部环境、内部实力和经营方向三个方面建立了战略分析三维架构;战略选择篇,从发展战略、竞争战略和合作战略三个维度详细阐述企业不同层次战略的制定与选择问题;战略实施篇,从战略实施过程、战略实施与组织文化、组织结构的关系、战略控制的类型与过程等方面阐述了战略控制过程及基本理论。《企业战略管理》可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企业界相关人士的参考书。
中国实行经济改革开放已有三十多年,现在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今,各行各业的管理实践发生了深刻巨大而错综复杂的变化。伴随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工商实业界和理论学术界都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首先是运营环境的变化。全球商品链分工曰益深化,企业广泛使用外包,电子商务的发展进一步改变了商业活动的核心。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能源价格上下剧烈起伏,企业信誉、消费者信心和品牌忠诚等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正在慢慢受到侵蚀。其次,市场竞争曰趋激烈。随着买方议价能力的增强,客户的权力被提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企业的交易方式也因此而发生重大变化,产品和服务的定制化变得越来越普遍,响应客户需求及市场变化的能力变得比企业规模更为重要。再次,随着产业链上行业内部各类企业的不断整合,企业更加重视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战略联盟及其他合作形式不断涌现,甚至以往的竞争关系也演变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第1篇 总论
第1章 战略管理导论
1.1 战略的起源与内涵
1.1.1 战略的起源
1.1.2 企业战略的內涵
1.2 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
1.2.1 西方早期战略管理理论
1.2.2 以产业竞争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理论
1.2.3 以资源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理沦
1.2.4 超进竞争的新战略管理理论
1.3 战略管理的内容和层次
1.3.1 战略管理的內容
1.3.2 战略管理的层次
1.4 战略性思维和战略管理者
1.4.1 战略性思维
1.4.2 战略管理者
1.5 战略管理过程
1.5.1 战略管理过程的基本模式
1.5.2 战略管理过程基本模式的应用
1.5.3 战略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6 本书理论架构:基于三分法的战略管理框架
1.6.1 三分法概述
1.6.2 基于三分法思维的战略管理框架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2篇 企业战略分析
第2章 外部环境分析:识别机会与威胁
2.1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概述
2.1.1 企业外部环境的构成
2.1.2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的过程
2.2 一般环境分析
2.2.1 政治一法律因素
2.2.2 经济因素
2.2.3 社会与文化因素
2.2.4 技术因素
2.3 行业环境分析
2.3.1 结构一行为一绩效模型
2.3.2 波特的五种力量模型
2.4 行业中战略集团分析
2.4.1 战略集团的特征
2.4.2 战略集团分析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3章 内部环境分析:资源、潜能与竞争优势
3.1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的重要性
3.2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的内容——资源与潜能
3.2.1 企业的贫源
3.2.2 企业的潜能
3.2.3 资源与潜能的关系
3.3 资源、潜能与竞争优势:基于VRIO框架的企业内部分析
3.3.1 VRIO框架的提出
3.3.2 价值问题
3.3.3 稀缺性
3.3.4 可模仿性
3.3.5 组织问题
3.3.6 VRIO框架的应用
3.4 企业内部因素评价矩阵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4章价值链与竞争优势
4.1 价值链理论的演变
4.2 传统价值链理论
4.2.1 价值的含义
4.2.2 传统价值链
4.2.3 价值链分析实例
4.3 全球价值链理论
4.3.1 全球价值链的动力机制
4.3.2 全球价值链中的产业升级
4.4 全球生产网络
4.4.1 全球生产网络申的价值
4.4.2 全球生产网络中权力的来源与实施
4,4.3 全球生产网络申的嵌入性
4.5 价值链治理
4.5.1 市场型价值链治理模式
4.5.2 模块型价值链治理模式
4.5.3 关系型价值链治理模式
4.5.4 受制型价值链治理模式
4.5.5 层级型价值链治理模式
4.6 价值链与竞争优势
4.6.1 用价值链分析竞争优势
4.6.2 透过改进价值链构筑竞争优勢
4.6.3 通过价值链创新维护和发展竞争优势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5章 确立企业经营方向:愿景、使命与目标体系
5.1 企业愿景的确立
5.1.1 企业愿景的含义及其与使命的关系
5.1.2 企业愿景的作用
5.1.3 企业愿景的创建
5.2 企业使命的形成
5.2.1 企业使命的含义及其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5.2.2 企业使命的內容
5.2.3 企业使命管理
5.3 企业经营目标与目标体系
5.3.1 企业经营目标的含义及其內容
5.3.2 企业经营目标的特性与衡量标准
5.3.3 企业经营目标的制定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6章 企业战田奋管理三维羌唱盼析
6.1 企业战略管理三维关联分析概述
6.1.1 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因素
6.1.2 战略三维关联分析
6.1.3 三维关联的战略定位功能
6.2 企业战略危机预警与管理
6.2.1 战略危机的预警指标系统
6.2.2 三维关联的战略危机预警
6.2.3 三维关联的战略危机预警应用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7章 战略分析工具
7.1 SWOT分析
7.1.1 SWOT分析法的步骤
7.1.2 SWOT分析方法评述
7.2 生命周期分析
7.2.1 生命周期的定义和特征分析
7.2.2 生命周期理论的功能
7.2.3 生命周期理论的优点与不足
7.3 经验曲线分析工具
7.3.1 经验曲线的定义
7.3.2 经验曲线的实践含义
7.3.3 经验曲线的应用
7.3.4 经验曲线分析的劣势与局限
7.4 行业吸引力一企业竞争能力矩阵
7.4.1 行业吸引力和企业竞争能力
7.4.2 行业吸引力一企业竞争能力矩阵
7.4.3 行业吸引力一企业竞争能力矩阵的应用
7.4.4 行业吸引力一企业竞争能力矩阵评价
7.5 市场增长与市场份额矩阵
7.5.、市场增长率和占有率的概念
7.5.2 波士顿市场增长一市场份额矩阵产生的背景
7.5 ,3波士顿市场增长一市场份额矩阵
7.5.4 市场增长一市场份额矩阵的功能
7.5.5 市场增长一市场份额矩阵的不足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3篇 企业战略选择
第8章 企业发展战略
8.1 企业发展战略概述
8.1.1 发展战略的概念与特征
8.1.2 企业实施发展战略的优势
8.1.3 发展战略的类别
8.2 一体化战略
8.2.1 纵向一体化战略
8.2.2 横向一体化战略
8.3 多元化战略
8.3.1 多元化战略概述
8.3.2 集中多元化战略
8.3.3 横向多元化战略
8.3.4 混合多元化战略
8.4 全球化战略
8.4.1 国际化与全球化战略
8.4.2 经济全球化的表征
8.4.3 全球化战略的竞争优势与劣势
8.4.4 企业全球化经营的战略路径
8.5 虚拟经营战略,
8.5.1 虚拟企业与虚拟经营
8.5.2 虚拟经营战略的发展动因
8.5.3 虚拟经营的战略优势
8.5.4 虚拟经营的运作方式
8.5.5 虚拟经营的关键环节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9章 企业竞争战略
9.1 市场经济本质特征的体现一竞爭
9.1.1 市场经济本质概述
9.1.2 竞争机制
9.1.3 竞争的功能
9.1.4 竞争与合作
9.1.5 竞争中的“诚实一欺诈
9.2 企业竞争战略
9.2.1 低成本战略
9.2.2 差异化战略
9.2.3 集聚战略
9.3 同行竞争战略
9.3.1 一般竞争策略
9.3.2 合作战略
9.3.3 一般竞争策略的选择
9.3.4 同行竞争体现
9.3.5 行业结构的优化策略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10章 企业合作战略
10.1 产业集群与集群企业合作
10.1.1 产业集群的概念
10.1.2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10.1.3 产业集群內部企业的战略伏勢
10.1.4 产业集群內的企业合作与互动
10.1.5 产业集群內企业合作的达成
10.1.6 产业集群内的企业竞争
10.2 企业并购战略
10.2.1 并购的概念与动因
10.2.2 企业并购的內外生变量
10.2.3 企业并购的方式
10.2.4 企业并购的操作程序与关键环节
10.2.5 并购绩效的评价
10.2.6 企业并购的风险与防范
10.2.7 中国企业并购的瓶颈与发展
10.3 战略联盟
10.3.1 战略联盟的概念
10.3.2 企业战略联盟的特征
10.3.3 基于企业战略联盟的价值链分析
10.3.4 联盟的战略优势
10.3.5 战略联盟的运作形式
10.3.6 战略联盟成功的条件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11章 企业动态竞争战略
11.1 企业动态竞争的含义
11.1.1 企业动态竞争产生的背景
11.1.2 企业动态竞争的含义
11.2 企业制定动态竞争战略的基础
11.2.1 拥有动态竞争资源
11.2.2 培养动态竞争能力
11.3 企业动态竞争战略的选择
11.3.1 进攻战略
11.3.2 防御战略
11.3.3 信号战略:建主名声和隐藏真实
11.3.4 以博弈的思想指导战略
11.3.5 避实就虚战略
11.3.6 标杆学习战略
11.4 中国企业的动态竞争战略
11.4.1 价格战
11.4.2 模仿
……
第12章 行业演变过程中的企业战略选择
第4篇 企业战略实施
第13章 战略实施
第14章 战略评价与控制
参考文献
所谓公司的社会责任就是指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们贏利或赚钱作为自己的唯一存在目的,而应当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这种社会利益应该包括雇员利益、消费者利益、债权人利益、中小竞争者利益、当地社会利益、环境利益、社会弱者利益及整个社会利益等内容。作为一个合格的企业,除了要为企业的投资者着想,也要为企业内部的职工,企业所在的国家、社区、消费者着想。追求利润是企业的经济责任,利润来自于社会,还应回归社会,除了缴纳一定的税收之外,企业还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对企业的一种全新的认识,是对追求利润作为企业唯一界定的修正和发展。企业作为社会组织也是社会的成员,除了要实现自己的经济目标外,还应该关注社会及其他的社会成员利益,为全社会的发展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也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从事各种类型的慈善活动是企业参与社会生活,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
企业使命体现了企业根本目的和意向。没有这种目的和意向的规定,在制定企业经营目标和经营战略时就会无所适从。企业使命是一种广泛的意向,既体现了企业创办者或高层领导的追求和抱负,又反映了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内外部环境条件的制约。为此,在确定企业使命时,还必须识别企业外部环境中的机会和威胁,以及企业具有的长处和短处,在此基础上再提出更为具体的、在特定期限内实施企业使命所要达到的程度和取得的经营成果,亦即制定企业的经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