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连通的全球海上通道特征:航天遥感 融合信息 战略价值
定 价:120 元
- 作者:刘宝银,杨晓梅 著
- 出版时间:2018/10/1
- ISBN:9787521002065
- 出 版 社:海洋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P74
- 页码:269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中国海洋连通的全球海上通道特征:航天遥感 融合信息 战略价值》基于全球海上通道战略区位与多源空间信息之融合的研究成果,从海洋空间地理载体的角度,图文并茂地阐述了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与北冰洋中类型有别的海上通道的空间分布特征。内容涉及海峡空间位置、自然属性、发育特征、水道特征、通道两岸自然地理、战略价值以及重要港口等空间融合信息特征。最后针对海上通道的战略区位,阐述了海峡专题基础信息与技术。
《中国海洋连通的全球海上通道特征:航天遥感 融合信息 战略价值》可供国家策略、外交、航海、海洋、海运、地质、地理、遥感、测绘与海事等专业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参考使用。
受全球海、陆分布格局的制约,海上通道的空间分布及特点表现在大小不一、自然条件不同、形态分异和战略价值有别等方面。随着全球大国政治势力范围的变化,海上通道密切关联着地缘战略、国家战略与军事战略。
围绕全球海上通道,海洋RS、GPS、GIS等诸多高科技的运行,增强了数以百计的世界大洋海上通道的各自空间位置、发育特征、地理价值与战略区位等融合信息的详尽性。就此,本书系统地阐述世界大洋海上通道,具有重要的科学与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依据海洋强国战略,重点阐述临近中国的海上通道、与战略资源密切相关的海峡通道、涉及全球海上利益的海上通道和相距较远与较小的海上通道,并对世界海上战略通道基本概念及其空间分布格局特征、世界海上通道类别分异、太平洋海上通道、印度洋海上通道、大西洋海上通道、北冰洋海上通道等空间融合信息特征逐一进行了阐述。本文详尽地介绍了近几十条世界重要海上通道,并重点介绍了美国竭力控制的16条水道。其中包括,中国周边地区5条,印度洋2条,地中海2条,大西洋5条,北冰洋2条。
着眼于地理的衔接性与北冰洋航路开拓的热点,本书将介于北冰洋与太平洋、北冰洋与大西洋之间的白令海峡、丹麦海峡等列入北冰洋章节阐述。
海峡通道包含繁多的自然特征和人工构筑物,如地质地貌、水文、气象、水深、地形、海岸类型、地球物理场、海底沙脊、底质、航道、监听网络、港湾和导航设备等。对此,掌握一个海上通道的属性与特征,需要具备基础科学考察、知识积累和一定的技术水平。
已如所知,海峡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对其周围事物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其战略价值在于对特定海上活动的影响程度。而且,这种影响难以消除,并具有持久稳定性和不可替代性。
海上战略通道的安全与畅通,关系到一国的对外贸易和运输安全以及国际关系和战略格局的演变。
海上战略通道地位与分类的认知,具体表现如下。
从经济角度看,国际战略海上通道既是海上交通的走廊和枢纽,也是国际海上运输的捷径;从军事角度看,国际战略海上通道是进攻的天堑、防守的依托、隐蔽伏击的支撑和封锁的咽喉要地。在分类上,涉及海上通道地理特征划分、法律关系划分和国际航行海峡划分等;在海峡类型属性方面,则涉及连通水域类型、空间尺度和形态等。对此,全球海上通道类型特征,涉及自然区位海峡、地质地貌成因海峡、水文状况复杂海峡、高航运价值海峡和功能性海峡等。
本书对历史性的海战场亦有所提及,以示海峡战略区位的重要性。
笔者遵循以常规研究为坚实基础的同时,参考了航务商业版图书与相关评述的内容。运用新视觉、新手段、新方法,对来自空间信息、实测资料和其他通道的信息进行了归纳整合。本书阐明了海上通道系自然综合体,参考海区间或大洋与内海间贯穿流的研究成果,对增加海上通道的知识量是十分有益的。
在撰写与出版本书过程中,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给予了热情支持,同时我与我友蓝荣钦、刘永志和刘赞沛等教授进行了有益的讨论,刘静如女士也不辞辛苦参与了相关数据的测算。对此,笔者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作者知识水平与参考资料所限,书中错误之处,请读者不吝批评指正。
刘宝银,教授,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教授和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专家委员会常委。196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长期从事海洋遥感与海洋地理信息系统(MGIS)应用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陆续出版了《中国海洋战略边疆——航天遥感多国岛礁军事区位》、《环中国西太平洋岛链——航天遥感融合信息军事区位》、《南沙群岛遥感融合信息特征分析与计量》、《中国海岸带与海岛遥感调查》、《印度洋马尔代夫环礁发育空间特征——航天遥感融合信息海气关联》等专著10部。
几十年来,微山湖畔的乡情,明珠青岛的海情,涌动着刘宝银教授对科研的激情。至今,他仍不时眺望着中国边缘海与辽阔而深邃的世界大洋,笔耕不辍。
第一章 世界海上战略通道基本概念及其空间分布格局特征
第一节 概念
第二节 海峡战略通道的科学认知
第三节 海峡战略通道地位与分类
第四节 世界海峡战略态势
第二章 世界海峡通道类别分异
第一节 世界海峡通道系列
第二节 世界大洋之间海峡通道
第三节 海峡地缘版图碎片化
第四节 中国关联的海上战略通道
第三章 地理空间融合信息、技术平台与信息源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卫星遥感信息分辨能力
第三节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光谱响应分析与微信息挖掘
第四节 多源信息融合技术与信息提取
第四章 太平洋海上通道空间融合信息特征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环东海及其附近重要海上通道空间融合信息特征:朝鲜海峡、津轻海峡、宗谷海峡、择捉海峡、大隅海峡、宫古海峡、台湾海峡和托雷斯海峡等
第三节 环东海岛间狭窄海峡分布特征与区位价值
第四节 马里亚纳群岛岛间狭窄海峡水道
第五节 邻近南海海上重要通道空间融合信息特征:巴士海峡、民都洛海峡、巴拉巴克海峡、望加锡海峡、龙目海峡、卡里马塔海峡、巽他海峡、马六甲海峡和新加坡海峡等
第六节 菲律宾群岛间及其附近海上狭窄通道空间融合信息特征
第七节 印尼群岛间海上狭窄通道空间融合信息特征
第五章 印度洋海上通道空间融合信息特征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霍尔木兹海峡
第三节 曼德海峡
第四节 莫桑比克海峡
第五节 归纳
第六章 大西洋海上通道空间融合信息特征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大西洋东部海上通道空间融合信息特征:直布罗陀海峡、黑海海峡、英吉利一多佛尔海峡、苏伊士运河、基尔运河、卡特加特海峡、斯卡格拉克海峡、厄勒海峡、大贝尔特海峡与小贝尔特海峡和好望角航道
第三节 大西洋西部海上通道空间融合信息特征:巴拿马运河、佛罗里达海峡、麦哲伦海峡和德雷克海峡
第七章 北冰洋海上通道空间融合信息特征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白令海峡
第三节 丹麦海峡
第四节 戴维斯海峡
第八章 海上通道专题基础信息与技术
第一节 海上通道地理信息
第二节 支持技术
第三节 信息源与海上通道地理环境基本要素概念树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世界主要海峡与运河名称中一英文名称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