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秩序》主要包括大国秩序,全球治理,国际战略,新兴行为体等栏目,致力于成为中国重要的国际政治类集刊之一。《全球秩序》力图将学术与智库相结合,打造成为带有学术色彩的国际事务论坛和平台,其研究话题具有时事性和一定的前瞻性。众位学者专家、智库研究员等在这一平台各抒己见,以科学的研究方式、翔实可靠的论证,共同为国家政策的制定、执行和反馈提供决策咨询。在组稿方式上,主要由编辑部根据对当前时事趋势的判断择定选题,外出组稿,同时也接受投稿。在审稿制度上实行双向匿名制度,稿件是否采用由编辑部决定。
发刊词
这是一个全球秩序重组的大时代。
浩浩荡荡的几股大潮正从不同方向冲刷着我们所置身的世界。长期生活优渥的发达国家贫富差距凸显,新自由主义版本的全球化正遭遇前所未有的质疑与反思;部分西方国家陷入“民粹政治”与“否决政治”陷阱,民主制度显露败坏迹象;国家间权势转移趋势带来的国际格局之变,正引发大国竞争卷土重来,“新冷战”的幽灵在欧亚大陆两端时隐时现;作为既有全球秩序的“领导国家”,美国频频主动“退群”,既彰显权力的傲慢与任性,也显露秩序更新的绸缪;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变革正深刻地改变世人相处、相爱乃至相杀的方式,并把我们带向一个超越想象极限、利弊得失难料的新世界。当此“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以何身份安身立命于世,与他者建立怎样的关系,拿什么思想贡献世界,这是摆在当代中国战略与思想界面前的重大课题。
古之中国国力虽强,但影响主要限于今日亚洲大陆之东部。其时彼此隔绝的世界各地区之上,也并不存在一个普遍的“全球秩序”。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忙于自存自保。绝大多数时间里,我们在全球秩序问题上只是一个接受者与旁观者。然而,最近四十年中国国力快速崛起,日益接近全球舞台中心。头一次,中国成了推动世界政治地壳变动的主要动力,成为全球秩序的主要塑造者、改革者与建设者之一。
一个大国的崛起,往往伴随着该国向世界提出更有吸引力的有关全球秩序的主张。外部世界面对崛起大国,也希望听到其对全球秩序的明确主张,以决定如何与其相处。一百年前的1918年1月,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在国会发表演讲,提出美国对一战后国际秩序的“十四点”主张。其时,刚刚加入大战的美国正在快速改变战争胜负的天平。威尔逊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全球秩序蓝图遭到欧洲列强的嘲笑,最终也未能得到充分落实。不过,不到三十年之后,当美国再次获得塑造全球秩序的机会时,威尔逊未能付诸实现的“自由国际主义”成了二战后“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核心......
陈定定,芝加哥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暨南大学21世纪丝绸之路研究院副院长、德国柏林全球公共政治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国际研究协会(ISA)亚太区副主席、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云南大学周边外交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主要学术著作有编著《国际关系中的预测:理论与实践》,译著《国家为何而战》等。曾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和杂志上发表论文、时评数十篇,曾主持多个重要课题,并长期担任数个SSCI期刊的评审。
达巍,毕业于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法学博士,国际关系学院校长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中美关系、美国外交与安全政策、中国外交战略等方面的研究。
中国崛起与国际秩序演变【崔立如】/01
变动中的全球秩序与欧洲的角色【〔瑞典〕施万通 〔瑞典〕史蒂芬·克劳泽】/19
中国、美国和全球秩序的未来【〔美〕葛维宝】/36
战略轻率还是新的均势?【〔俄〕季莫菲·博尔达切夫】/47
美国的领导力及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未来【〔美〕约瑟夫·奈】/63
中国与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危机【〔加〕阿米塔夫·阿查亚】/79
“自由国际秩序”的前路与中国的战略机遇期【达 巍】/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