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踪迹史(上下卷)》:作者经过长期实地考察和研究相关历史著作,撰写晚清时期一批历史文化名人的踪迹,描写唐友耕、石达开、骆秉章、王闿运等人物纵横交错、人际兴衰的关系,展现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自然风物、人文地理、民情习俗等,作者通过实地考察的历史故事、逸闻趣事,运用诙谐生动的语言,有的气势磅礴,有的宛然动人,展示给读者广阔的历史视野和文学价值,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适读人群 :老中青读者都可以阅读收藏 用一个历史人物的踪迹去盘活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民生、家庭、婚恋等习俗和动植物生态环境的断代史。作家蒋蓝奔走数十个地方,纵横千里的田野考察,《踪迹史》不仅仅是进入历史的奇特方法论,也是本体论。值得读者阅读收藏。
修订本自序 非虚构写作与踪迹史
非虚构写作与非虚伪写作
按照西方的文学类型学划分,文学作品可以分为“虚构”与“非虚构”两大类。所有的小说都在“虚构”与“非虚构”之间挪移,因而显示各自不同的色彩浓郁度。诗歌、志怪、传奇、神魔、魔法小说自然都是虚构作品,因为现实中没有可以对位的场景与人物。但更多的作品是处在虚构与非虚构之间,比如纪实文学、人物记、回忆录、报告文学、散文、随笔、小品等,均属于非虚构文学创作,这个领域很广阔,毕竟人与事一定是发生在“非虚构”世界。针对“非虚构故事”,美国学者、非虚构写作导师杰克·哈特给出的答案是:源于真实。非虚构写作的要素,其一是“真实发生过的”;其二它发生在你我周围;其三,它触目惊心。
索尔仁尼琴把非虚构写作的《古拉格群岛》,定义为“文艺性调查初探”。他在卷首提出:“此书中既无臆造的人物,又无虚构的事件。人与地,都称其真名实姓。如果用的是姓名缩写,系出于私人性质的考虑。如果什么名称也没有,那只是因为人的记忆力没有把姓名保存下来——而所写的事实都是千真万确的。”这一标准,与杰克·哈特的定义接近。
1961年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思在论文《写美国小说》里提出“事实与虚构混淆不清”的理论,他认为到了20世纪中期,美国的现实变得比任何小说家所虚构的情节还要离奇,因此“作家要做的,只是对美国的大部分现实先理解,再描绘,然后使它变得真实可信”。这基于他一方面感到现实的神秘性;另一方面也对现实失去信心。一部分作家脱离现实,去追求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于是产主了以黑色幽默为主要特征的新型传奇小说。事实一旦与虚构混淆不清,现实也就成为超现实,作家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的无意识;另一方面又觉得自身的经历也可能是另一种梦。
2010年自《人民文学》杂志开设“非虚构”作品专栏以来,呼吁作者离开书斋与二手、三手经验,以直面大地的方式来展开对话。“非虚构”写作逐渐成为汉语写作中不可忽视的现实力量,它被人誉为“非虚伪写作”。由于远离历史进而歪曲历史、远离真实进而伪造真实的写作长期以来成为汉语写作的主流,“非虚构写作”对真实历史的大面积进逼已经造成了某种临界性尴尬:现实中真实事物的复杂性已经不再是以前任何一种文体能够从容应对的了。在目前可以看到的非虚构作品里,作家们调动的人类学、考古学、神话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民族学、民俗学、语言学、影像学等学科逐渐进入文学域界,考据、思辨、跨文体、微观史论甚至运用大量注释等开始成为非虚构写作的方法,这种方法日益清晰地、形象地复原了真实历史的原貌。从这个意义上说,非虚构写作是源自每一个人真实生命的需要。与此同时,由于非虚构写作扩大了文学的写作场域和表达边界,汉语里的“非虚构写作”逐渐与西方定义里的“非虚构”貌合神离。
首先,非虚构写作不是新闻特写,不是表扬稿,不是“上情下达”的文学通道,不是用来及时反映现实的“便捷文体”;
其次,我认为它与几种流行文学类型的主要分野在于:
报告文学:尽管西方人称之为“叙事性非虚构”作品。但在汉语写作里,“报告文学”往往是带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充满二元意识形态对立的写作文类,靠近国家主流理念的写作往往就成为“时代的报告”,基本上属于“大词写作”。
纪实文学/私人写作:这是去掉部分意识形态色彩之后,对非重大历史/事件的文学叙述。由于文体结构相对单一,难以廓清一个阶段的真实面貌。
非虚构写作:在作家具有独立的价值向度前提下,对一段重大历史和某个人物的生活予以多方位、跨学科考察的文学性叙述。这标志着作家从实验文体的自我纠结中走出来,从充满自恋的、复制某个阶级趣味的文字中走出来,回到伟大的尘世,用对民生疾苦的抚摸,对非中心的关注,对陌生经验的讲述,对常识的打破等方式,去表达一种文学本应具备的风骨。因此,非虚构写作其实更应该是挥告虚伪的形式、为民生代言的写作,这才是我们应该延续和提倡的健康写作精神。
经过近十年的非虚构写作,我个人至今认为,汉语中的非虚构写作大于、高于非虚构文学。汉语的非虚构写作包括文字系统与图像系统两大类;文字系统是复原真实的第一手段,图像系统是圆成非虚构写作的成型工艺。二者缺一不可,可以说两者是非虚构写作的形式与内容。
我觉得“非虚构写作”这个概念很重要,这也许涉及历史现实写作的转型问题:重视历史逻辑但又不拘于史料细节;忠实于文学想象但又不为历史细部所掣肘。历史地基上修筑的是文学空间,它不能扭过身来适应地表的起伏而成为危房。所以,想象力不是拿来浇筑历史模子的填料。
价值向度:就中国大历史而言,暴力、非理性一直是黑暗历史的动词,暴力与性、权力的结盟整合了黑暗历史的繁复句法。弘扬理性的历史观、建立自由的评价体系,让写作义无反顾地回到文学,正是非虚构写作的价值向度。
......
蒋蓝:诗人,散文家,作家。朱自清散文奖、人民文学奖、西部文学奖、四川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作协团委员,成都文学院终身特约作家。已出版《豹典》《媚骨之书》《成都笔记》《蜀地笔记》等图书 。
踪迹史[上卷]目.录
第一章被飞掷的李子与马蹄突破的较场空间...................... 001
第二章几个江湖名号终于被女色策反 ................................. 041
第三章唐友耕的纠缠术 ....................................................... 108
第四章用血磨刀,横槊横江................................................. 175
第五章血气浸淫的天地交感................................................. 222
踪迹史[下卷]目.录
第六章血漫漶于“武人贵相”之间 ..................................... 265
第七章忠与义是手背与手心的关系 ..................................... 412
第八章广夏连云的唐家花园................................................. 438
第九章唐友耕的后裔们 ....................................................... 539
第十章把脊梁在墓碑上磨成矛............................................. 561
修订后记踪迹史,何为? ..................................................... 569
附录1评论............................................................................. 578
附录2唐友耕年谱 .................................................................. 665
附录3太平天国连环画图 ...................................................... 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