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历史名人轶事集成(第6册)》所收录的近现代名人范围较广,既有晚清的维新人士、革命志士、文人学士、杰出妇女,还有官僚政客、军阀流氓、商人巨贾,甚至还有宫廷太监,等等,可谓集大成者。由于内容多不见于正史,故可以从一些侧面补正史的许多不足。
历史人物轶事,作为中国史学遗产的一个重要方面,自汉代起,在各类书志中就有载录,特别是魏晋时期,品评、臧否人物之风盛行民间及士大夫阶层,此类著述更是蓬勃发展。到了明清,特别是近代,数量更是剧增,品种也颇繁杂,渐渐成为中国史学发展史上一个突出现象,又因为其特殊的趣味性而有了更多的读者。
所谓“轶事”,是指“正史”之外各类野史笔记、稗乘杂史、家史家书和名人书信中有关历史人物的事迹。而历朝历代,都有一些文人对其加以搜集整理,有的学者更有浓厚兴趣对其进行研究、撰述,给这类轶事构建了进一步传播的路径,也为“正史”研究者拓展了视野。有的轶事,甚至被民间的大鼓、评书艺人改编,被写进“演义”“话本”中,得到了更多的传播。
做研究的人往往深有体会,当想利用“正史”写文章时,所谓“正史”里却提供不出具体且有价值的东西;当不用它时,觉得又很有价值。所以,历代常有许多学问家,很看重野史和家史的价值,特别是各类名人“轶事”,从中去粗取精,可以加深对有关历史人物的了解和认识,有利于拓展认知的广度与深度。所以明代大学问家王世贞才有关于正史、野史和家史的一段辩证的观点,他认为:“国史,人恣而善蔽真,其叙章典,述文献,不可废也;野史,人臆而善失真,其征是非,削讳忌,不可废也;家史,人谀而善溢真,其赞宗阀,表官绩,不可废也。”王世贞的观点很切实际,一方面,他认为对正史、野史、家史的得失应做综合评价,不要孤立地看问题;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对野史本身应辩证地对待,以免陷于偏颇。他的观点,事实上也得到许多学者的认同。
《中国近现代历史名人轶事集成》正是得益于这些野史和家史(当然也有其他著述),所收录的近现代名人范围较广,既有晚清的维新人士、革命志士、文人学士、杰出妇女,还有官僚政客、军阀流氓、商人巨贾,甚至还有宫廷太监,等等,可谓集大成者。由于内容多不见于正史,故可以从一些侧面补正史的许多不足。
《中国近现代历史名人轶事集成》一切从史料出发,从近现代出版的各类书刊、报纸中辑录、编排而成,既是一部学术资料,又是一部大众读物,既适用于专家学者做研究时参考、利用,也适合普通文史爱好者的休闲阅读。相信各阶层的读者都能从中找到阅读的乐趣,从这些历史名人轶事中,发现、揭秘人性的善美和丑恶,体会社会的风云变幻,感悟人间的世事沧桑。
《中国近现代历史名人轶事集成》编委会
2015年3月12日于北京
序言
凡例
居正卷(1876-1951)
刘成禺卷(1876-1953)
穆藕初卷(1876-1943)
张伯苓卷(1876-1951)
包天笑卷(1876-1973)
廖仲恺卷(1877-1925)
王揖唐卷(1877-1946)
靳云鹏卷(1877-1951)
曹汝霖卷(1877-1966)
王国维卷(1877-1927)
杨小楼卷(1877-1938)
陈其美卷(1878-1916)
陈炯明卷(1878-1933)
陶成章卷(1878-1912)
黄炎培卷(1878-1965)
史量才卷(1878-1934)
白宝山卷(1878-1941)
胡朴安卷(1878-1947)
田桐卷(1879-1930)
谭延闿卷(1879-1930)
胡汉民卷(1879-1936)
于右任卷(1879-1964)
陈独秀卷(1879-1942)
李根源卷(1879-1965)
吴禄贞卷(1880-1911)
徐树铮卷(1880-1925)
刘大白卷(1880-1932)
张敬尧卷(1881-1933)
马君武卷(1880-1940)
李叔同卷(1880-1942)
孔祥熙卷(1880-1967)
赵声卷(1881-1911)
张宗昌卷(1881-1932)
鲁迅卷(1881-1936)
王宠惠卷(1881-1958)
叶恭绰卷(1881-1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