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逻辑》以诺贝尔经济学奖为主题展开论述,聚焦于阐述和反思这一奖项的起源与影响力。这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参阅了之前从未公开过的瑞典国家银行档案,考察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历史,剖析了自该奖项颁发以来的经济学说发展历程,尤其是内洽其中的社会民主主义与市场自由主义之间的博弈,并基于此对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其影响力进行了独具特色的分析。
这本书尖锐地指出,设立诺贝尔经济学奖,其目的是试图利用诺贝尔的品牌光环来提升中央银行的权威以及市场友好型经济理论的威望,并以此来影响瑞典和其他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它反思了瑞典、欧洲和美国的市场自由主义者与社会民主主义者在此过程中所做的斗争,通过这些犀利视角对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可以说,这本书史无前例地描述了经济学理论照进现实世界的后果。而真正付诸经济实践,也许才是对某一项经济学理论*的褒奖。
牛津大学经济史教授阿夫纳·奥弗尔*力作,一本书读懂诺贝尔经济学奖!全面认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起源、规则、流程、现状与未来,解读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理论、创新和影响力,深度探索诺贝尔因素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诺贝尔经济学奖家喻户晓,很大程度上,我们不避讳表现出一种崇拜,不管你是否愿意主动承认。否则,我们不会时不时听到关于那些还没得奖的遗憾、何时得奖的预测以及为何没有得奖的解释。有些人执着于关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以及他们的理论所行之轨迹,也尝试描绘一条精巧的逻辑。而这本书告诉我们,这只是一条浅逻辑,在它的背后,还有一条更深的逻辑,即市场自由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之间旷日持久的角逐与博弈。重点是,这条逻辑中节点的出现并不是通过天然的胜负来决定的,而是由瑞典中央银行这个诺贝尔经济学奖背后的金主来决定的。
在这本书中,你能看到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规则、流程和影响者,从而体会到这些究竟是怎样一步步发生的。因此,你能看到很多耳熟能详的经济学大咖,也能看到很多惨被埋没的经济学天才和鬼才。瑞典国家银行档案中的相关记载通过阿夫纳和加布里埃尔的笔得以公开亮相,他们对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历史、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相应的理论创新以及这些理论影响力的展现也十分独到。虽然你可能不得不承受住那些作者可能随时迸发出来的、针对我们通常认定为无可争议的规则的鄙夷和嘲讽,才能体会到这本书相当精彩的思辨,但最终你可能会觉得这些都很值得。至少,我与同样为这本书倾注了大量心血的合作者李海蓉女士都这样认为。
我特别想提到的是这本书的封面,它一眼看过去似乎平淡无奇。事实上,在它完成时,也的确波澜不惊:1968年,两位主人公纲纳缪达尔和他的夫人阿尔瓦缪达尔正端坐在斯德哥尔摩的办公室。而当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开始被策划创立。1974年,纲纳缪达尔成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1982年,阿尔瓦缪达尔成为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因此,这幅画从平淡无奇晋升为世纪典范。
所以,我们很难预知看似平淡的历史中究竟在哪里以及何时迸发惊奇。这一如本书的观点,它站在一个十分不讨喜的角落,但在北美一石激起千层浪。触动实践,是理性反思应得的回报。而这种褒奖与获诺奖的经济理论在付诸实践时所得到的满足看上去也如出一辙。只不过,那些经济理论的出现却并不是像本书的论点那样源自什么理性的反思,而更多是源自构造这个奖项的主体始终在讲述的一个他们想要让我们知道的故事。这就是诺贝尔经济学奖逻辑背后的逻辑。
[英]阿夫纳·奥弗尔
牛津大学经济史教授,万灵学院名誉院士,英国科学院院士。
[瑞典]加布里埃尔·索德伯格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经济史研究员。
序言
第一章
假想机器
第二章
经济科学奖
第三章
痛苦之源: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金融与社会民主
第四章
瑞典央行捐赠了一个诺奖
第五章
经济学有政治偏见吗
第六章
个人声誉
第七章
诺贝尔经济学与社会民主
第八章
将模型引入决策:阿瑟林德贝克与瑞典社会民主主义
第九章
究竟是瑞典僵化症还是假性僵化症?20世纪80年代的瑞典
第十章
真正的危机:不是工作激励而是失控的信贷
第十一章
在斯堪的纳维亚之外:对市场腐败的华盛顿共识
结论 经济学究竟更像物理学还是文学
译后记
逻辑背后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