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意大利著名教育学家玛丽亚蒙台梭利二战期间在印度发表的一系列演讲的合集,全书以蒙台梭利在教育实践基础上总结的经验为基础,讨论了儿童在生命的*初阶段,即从受孕之初到6岁期间的身体、心理发展以及学习方式的规律。全书的核心思想是为生命而教育。作者认为对于幼儿的教育,目的在于辅助其自身发展,使其能够将自然赋予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不应做过多干涉。成人要做的是为儿童提供能够发挥他们天赋的环境。
《有吸收力的心灵》一书内容丰富、有启发性。首先,全书有着明确的教育理念,即为生命而教育。作者认为对于幼儿的教育,目的在于辅助其自身发展,使其能够将自然赋予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不应做过多干涉。其次,幼儿阶段是整个儿童成长的一部分,相应地,作者的论述也与她整个的儿童教育体系相契合。作者论述了幼儿阶段与6岁之后,乃至到18岁的青年阶段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一阶段在整个人生中的意义与作用,让儿童更好地在这样一阶段完成应有的发展。本书有助于对当前中国教育理念的纠偏,帮助家长学校更好地尊重儿童的自然发展方式,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和技能。书稿中对儿童的认识和相应的教育理念虽产生于上世纪中期,但仍旧对当前现实有启发意义,适合于普通家长、幼儿教师以及对儿童成长过程有兴趣的读者阅读。
本书的内容是玛丽亚蒙台梭利在印度艾哈迈德巴德所做的一些演讲,是直到二战结束前她滞留于印度时所开展的首次教育培训课程的内容。在此书中,她为我们揭示了儿童在出生后的最初几年里所特有的精神力量:在没有老师引导,也没有任何普通教育作为辅助,甚至在被忽视和其行为经常受限制的情况下,儿童能够在短短几年时间稳固地构建自己所有的人格特征。可见,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潜能,而非后天发展而来。其实,这个时期的儿童身体柔弱,没有任何真正的理性活动,也可以说他这时期的是一个空无的存在,是一个零。然而,6岁之后,他的智力水平就已经超过其他所有的生物,儿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真是伟大的生命奥秘之一。尽管这是人最初的几年时间,却是人的一生中最具有决定性的时期。在此书中,基于对这个时期的儿童的深入观察和公正评价,蒙台梭利博士不但提出了自己深刻的洞见,而且指出成人为儿童应负有的责任。今天,教育从零岁开始的理念已经成为普遍共识,鉴于此,本书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只有把教育是讲授和直接传递知识理念这一狭隘观念转变为教育是帮助生命发展的观念,教育从零岁开始的理想才有得以实现的可能。蒙台梭利教育方法中最为人熟知的一项原则是环境准备,在儿童还远远没有达到入学年龄的这个时期,该原则是开启教育从零岁开始的教育实践之门的钥匙。蒙台梭利教育法不但具有科学依据,而且由世界各地的儿童在这个生命时期所呈现的本性特征和精神力量所印证。这与人们忽视这个时期并认为它的存在是儿童成长的最大阻碍的印象完全相反。
马利欧·M·蒙台梭利
1949年5月于卡拉奇
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年8月1952年5月),意大利著名教育学家,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学医的女性和第一位医学女博士。她在完成学业后,致力于探究幼儿的成长规律,并积极开创新的幼儿教育方法。她精研医学、生物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并进行了大量教育实践。在此基础上,她提出了敏感期精神胚胎有吸收力的心灵等革命性的教育理念,开创了著名的蒙台梭利教育法。这一教育方法风靡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儿童教育,在中国也有着广泛的影响。蒙台梭利在实验、观察、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童年的秘密》《发现儿童》《有吸收力的心灵》等多部著作,被译成多种文字,对世界各地的幼儿教育有重要影响。
前言
第一章 儿童与世界的重建
第二章 为生命而教
第三章 成长的阶段
第四章 新方向
第五章(上) 创造的奇迹
第五章(下) 一个计划,一种方法
第六章 人的普遍适应性
第七章 精神胚胎的生命
第八章 追求独立
第九章 对新生儿的照顾
第十章 关于语言
第十一章 语言的吸引
第十二章 障碍及其后果
第十三章 运动与整体发展
第十四章 智力与手
第十五章 发展与模仿
第十六章 从无意识的创造者到有意识的工作者
第十七章 新教师
第十八章 通过文化与想象进一步发展
第十九章 幼儿的个性及其缺陷
第二十章 儿童的社会贡献:正常化
第二十一章 个性塑造是征服而非防御
第二十二章 占有欲的升华
第二十三章 社会发展
第二十四章 有凝聚力的社会
第二十五章 错误与控制错误
第二十六章 服从的三个层面
第二十七章 蒙台梭利学校的教师
第二十八章 爱的泉源--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