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名形表量构式”句法语义互动的历时对比研究/当代外语研究论丛,语言学研究系列
定 价:68 元
丛书名:当代外语研究论丛 , 语言学研究系列
- 作者:罗思明 著
- 出版时间:2018/12/1
- ISBN:9787313204967
- 出 版 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H314.3;H146.3
- 页码:255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汉英“名形表量构式”句法语义互动的历时对比研究/当代外语研究论丛,语言学研究系列》基于认知语法理论,历时对比汉英“名形表量构式”的句法语义互动演变与异同,重点研究了四个方面内容:一,探索了汉英“名形表量构式”的本质与量类;第二,探寻了汉英“名形表量构式”的句法语义历史发展与异同;第三,揭示了汉英“名形表量构式”的句法语义互动;第四,提供了汉英“名形表量构式”的认知阐释。
《汉英“名形表量构式”句法语义互动的历时对比研究/当代外语研究论丛,语言学研究系列》在主题、方法、范围、结果上均有创新,系社科基金项目结题成果上修改而成,作为社科成果获得优秀结项等级。主要读者对象为语言研究者、研究生,从事汉英翻译或对比研究的教师或语言爱好者。
句法语义互动研究长期以来一直是语言学的中心论题之一。本书系在所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汉英‘名形表量构式’句法语义互动的历时对比研究”(13BYY013)的结题成果的基础上根据专家建议修改而成,属于语言历时动态对比考察,其焦点就是蠡测汉英“名形表量构式”的句法语义互动的典型特征及其共性与个性,其宗旨是力图揭示汉英“名形表量构式”的句法语义互动规律及其背后深层认知缘由。
互动(interaction)是指两个事物之间的联系。句法语义互动在此是指语义与句法结构之间所形成的关联。汉英“名形表量构式”的句法语义互动关系研究,既是本课题的起点,又是归宿。说其是起点,是因为本课题是从汉英“名形表量构式”的语义与句法历时演变切入,通过对其结构、类型与功能的历时对比分析,窥探语义与句法二者之间的潜在互动关联。说其是归宿,是因为本书的根本目的就是探究汉英“名形表量构式”的语义与句法之间究竟是何种互动关联?是平行还是有主次之分?它们是如何推动汉英“名形表量构式”的演变与发展?
针对句法语义互动关系,目前语言学界主要盛行两种理论:一是词库驱动理论,二是句法驱动理论。词库驱动理论的基本主张是,核心谓词(尤其是动词)的语义特性基本上可以预测其句法行为,强调其语义特性对句子结构具有映射作用,而句法驱动理论(尤其是构式语法)的基本看法是,构式是句法相关语义的主要源泉,是语言的基本构件,来源于人的生活体验,强调构式义的制约及其与构件的语义融合,主张任何构式都是“形义匹配体”,强调句法与语义的互动性。词库驱动理论走的是自上而下的路子,而句法驱动理论(尤其是构式语法)走的上下结合的思路。我们在本课题研究中采取第二种理论观点。
本书基于认知(含构式)语法,历时对比汉英“名形表量构式”的句法语义互动演变与异同,旨在揭示其本质、发展规律及汉英语言的共性与个性。汉英“名形表量构式”的句法语义之互动关联,确量和估量语义指引句法不断演变和复杂化,构式内各家族成员在句法和语义上相互补充、共同构建起整个汉英“名形表量构式”网络系统,同时,成员间句法语义相互竞争侵入,推动汉英“名形表量构式”新旧更迭、持续发展。民族认知和语言特质制约着汉英“名形表量构式”的语际和语内异同,表量准则、省力、类推、隐喻、转喻、认知维度跨界和认知时空倾向等协同互洽滋生了汉英“名形表量构式”的各种短语式和类词式,其中省力是原始驱动力。
汉英“名形表量构式”的句法语义互动错综复杂,五年多来,全体课题组成员始终对学术心怀敬畏之心,兢兢业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但限于时间和学识,难免挂一漏十。但我们将以此研究为起点,继续站在前人时贤的肩膀之上,坚持不懈地努力探索相关研究,为揭示汉英相关构式的句法语义互动关联尽绵薄之力。
本课题在写作中曾得到诸多国内外前辈学者和同辈友人的无私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深表谢忱!特别鸣谢的是,我的研究生孟彩娟参与了5.2节撰写,徐峥峥参与了6.4节的撰写,姜祝青、陈晓明参与了9.2节和9.3节撰写,王佳敏参与了8.3节、8.4节和8.5节撰写。
本书部分成果已先后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外国语言文学》《宁波大学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谨对这些期刊及其编辑深表谢忱!同时借此机会对关心本人学术成长的诸位领导、老师、同学、同事、友人、引文作者和家人表示衷心的感谢。本书得以出版,应当特别鸣谢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英‘名形表量构式’句法语义互动的历时对比研究”(结题号20182161)的资助,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领导和编辑的支持和帮助!
承蒙课题评审专家的关照与爱护,课题成果获得“优秀”等级,本书根据评审诸君的宝贵建议尽力修正,但受笔者学识所限,书中仍然不乏种种纰漏和舛误,敬请诸位批评指正!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罗思明,博士,教授,硕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兴趣为英汉对比、语言类型学与词典学,先后在《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当代语言学》《外语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研究》和《辞书研究》等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在国家出版社出版著作7部,近年主持完成国家、省部课题3项,参与省部级及以上课题6项。
第1章 导言
1.1 对象界定与研究缘起
1.2 理论来源与基本观点
1.3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标与结构安排
第2章 汉英“名形表量构式”前人研究及其评价
2.1 结构本质与句法功能研究
2.2 构式语义与构件制约研究
2.3 历时演变与生成机制研究
2.4 “名形表量构式”的类型学研究
2.5 既有研究简评与本研究重点
第3章 汉英“名形表量构式”的本质
3.1 引言
3.2 汉英“名形表量构式”的量本质
3.3 汉英“名形表量构式”的量义实现
3.4 汉英“名形表量构式”的量类转变
3.5 小结
第4章 汉英“名形表量构式”的结构与语义类型
4.1 引言
4.2 汉语“名形表量构式”的结构与语义类型
4.3 英语“名形表量构式”的结构与语义类型
4.4 汉英“名形表量构式”的结构与语义类型异同
4.5 小结
第5章 汉英“名形空间表量构式”的历时研究
5.1 引言
5.2 汉语“名形空间表量构式”的历时研究
5.3 英语“名形空间表量构式”的历时研究
5.4 英语“介连空间表量构式”的历时研究
5.5 小结
第6章 汉英“名形时间表量构式”的历时研究
6.1 引言
6.2 汉英短语式“名形时间表量构式”的历时研究
6.3 汉英类词式“名形时间表量构式”的历时研究
6.4 汉英“名形计龄表量构式”的异同研究
6.5 汉英“名形时间表量构式”的异同研究
6.6 小结
第7章 汉英“名形颜色表量构式”的历时研究
7.1 引言
7.2 汉语“名形颜色表量构式”的历时研究
7.3 英语“名形颜色表量构式”的历时研究
7.4 汉英“名形颜色表量构式”的共时对比
7.5 小结
第8章 汉语特有“名形表量构式”的历时研究
8.1 引言
8.2 汉语“测估词语+反义形组”估量构式历时研究
8.3 汉语“来字名形估量构式”历时研究
8.4 汉语“把字名形估量构式”历时研究
8.5 汉语“把/来字名形估量构式”的对比研究
8.6 汉语“名形重量表量构式”的语义句法历时研究
8.7 汉语“数+量/名+之+形”表量构式的历时研究
8.8 小结
第9章 汉英“名形表量构式”的成分语义制约共时研究
9.1 引言
9.2 汉英“名形空间估量构式”的“名”语义制约研究
9.3 汉英“名形颜色表量构式”的“名”语义制约研究
9.4 汉英“名形表量构式”的“负形”语义制约研究
9.5 汉英“名形表量构式”的“形”典型语义制约研究
9.6 汉英“名形表量构式”中成分制约的语义融合根源
9.7 小结
第10章 汉英“名形表量构式”内外句法语义互动研究
10.1 引言
10.2 汉语“名形表量构式”内外句法语义互动研究
10.3 英语内部“名形表量构式”句法语义互动研究
10.4 汉英“名形表量构式”句法语义互动异同研究
10.5 小结
第11章 汉英“名形表量构式”的认知缘由探索
11.1 引言
11.2 “名形表量式构式”的“量准则”依据
11.3 汉英“名形表量构式”的常规认知生成机制
11.4 “名形表量构式”的认知维度跨界动因
11.5 汉英“名形表量构式”的时空认知特质
11.6 小结
第12章 结语
12.1 主要发现
12.2 创新特色
12.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