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31 元
丛书名:产品创新设计与数字化制造技术技能人才培训规划教材
- 作者:鲁储生 张宁
- 出版时间:2021/4/1
- ISBN:9787111605164
- 出 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TG806
- 页码: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K
本书以三坐标测量技术应用为核心,以企业实际的项目案例为载体,基于工学一体化的教学理念编写。全书包括已有测量程序的DEMO零件的检测、数控铣零件的手动测量、数控铣零件的自动测量程序编写及检测、数控车零件的自动测量程序编写及检测、发动机缸体的自动测量程序编写及检测五个学习项目,采用项目执行步骤与相关知识拓展对应表述的编排思路,利于高效培训和学习。
产品创新设计与数字化制造技术技能人才培训,是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和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共同指导下开发的高端培训项目,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机械工业“十三五”发展纲要》和《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有关精神,加快培养《中国制造2025》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所需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也是应对中国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所需人才培训的一种尝试。
“产品创新设计与数字化制造”高端培训项目综合运用多种专业软件,进行产品数字化设计,建立产品数字信息模型;根据加工要求,协同运用增材制造和减材制造,完成产品的零部件加工并进行精度检测;按照装配工艺,完成零部件的协同装配和调试,并进行产品的功能验证与客户体验。从技术角度看,“产品创新设计与数字化制造”高端培训项目从“设计、加工”到“装调、验证”,从“传统单一的加工制造”到“数字化设计制造”,应用了多项数字化专业技术,涵盖了产品开发的全过程。从培训角度看,“产品创新设计与数字化制造”高端培训项目立足产业前沿技术,对接岗位需求,将企业多个传统工作岗位有机结合起来,改变了培训模式,实现了师生“DIY协同创课”和“工学一体”的结合,开发出了一个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人才培训培养模式。
“产品创新设计与数字化制造”高端培训项目主要面向机械制造类企业和未来3D技术、数字信息技术衍生的新兴产业;针对正在从事或准备从事产品三维数字化设计,三维数据采集与处理,快速成型(3D打印),多轴数控机床编程、仿真与操作,精密检测和产品装配调试等工作岗位的技术人员及本科院校、高等职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的在校师生,专门开展岗位职业能力培训;旨在培训培养具备数字化创新设计、逆向工程技术、3D打印技术、多轴加工技术、精密检测技术和产品装配调试技术等综合技术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产品创新设计与数字化制造”高端培训项目按照“开发培训资源——开展师资培训——建立培训基地——组织创新大赛——培养创新人才”的建设路径,逐步推进培训项目的建设工作。目前已开发完成了“产品创新设计与数字化制造”培训技术标准、培训基地建设标准、培训方案、培训大纲和规划教材,开设了“产品数字化设计与3D打印”“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多轴加工”和“产品数字化设计与装配调试”三个高端培训模块,编写了《产品数字化设计》《逆向工程技术》《3D打印技术》《多轴加工技术》《精密检测技术》和《产品装配调试技术》6本培训配套规划教材,开设了全国高级师资培训班并颁发了配套培训证书。
培训资源的开发,得到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和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全程指导,得到了天津安卡尔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宝岩自动化有限公司、北京数码大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新吉泰软件有限公司、北京三维博特科技有限公司、海克斯康测量技术(青岛)有限公司、北京达尔康集成系统有限公司、北京习和科技有限公司和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大力支持,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北京金隅科技学校、安丘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承德高新技术学院和机械工业出版社等单位的积极配合。本项目规划教材的编写是院校专家团队和行业企业专家团队共同合作的成果,在此对编者和相关人员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相信本项目规划教材的出版,将为我国产品创新设计与数字化制造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做出一定贡献。
本项目规划教材适用于机械制造类企业和未来3D技术、数字信息技术衍生的新兴产业开展相关岗位专业技术人员培训,适用于本科院校、高等职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在校师生开展相关岗位职业能力培训,也适用于开设有机电类专业的各类学校开展相关专业学历教育的教学,并可供其他相关专业师生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限于篇幅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修改意见。
编写委员会ⅤⅥ
序前言项目1已有测量程序的DEMO零件的检测1
1.1学习目标1
1.2考核要点1
1.3任务主线1
1.4项目描述2
1.5项目实施4
1.5.1测量机型号选择4
1.5.2测座及测头配置5
1.5.3测量机开机6
1.5.4校验测头9
1.5.5零件检测16
1.5.6报告查看和保存18
1.5.7测量机关机18
1.6项目考核19
1.7学习总结19
项目2数控铣零件的手动测量20
2.1学习目标20
2.2考核要点20
2.3任务主线20
2.4项目描述20
2.5项目实施23
2.5.1测量机型号选择23
2.5.2测座及测头配置24
2.5.3零件装夹25
2.5.4新建测量程序27
2.5.5添加测头角度27
2.5.6校验测头27
2.5.7建立零件坐标系30
2.5.8手动测量特征36
2.5.9尺寸评价42
2.5.10报告输出45
2.6项目考核46
2.7学习总结46
项目3数控铣零件的自动测量程序编写及检测47
3.1学习目标47
3.2考核要点47
3.3任务主线47
3.4项目描述49
3.5项目实施50
3.5.1设备选型及配置50
3.5.2零件装夹50
3.5.3新建测量程序51
3.5.4程序参数设定51
3.5.5校验测头52
3.5.6工件找正53
3.5.7建立零件坐标系54
3.5.8自动测量特征60
3.5.9尺寸评价72
3.5.10输出PDF报告并保存测量程序80
3.6项目考核81
3.7学习总结81
项目4数控车零件的自动测量程序编写及检测82
4.1学习目标82
4.2考核要点82
4.3任务主线82
4.4项目描述82
4.5项目实施85
4.5.1设备选型及配置85
4.5.2星形测针安装85
4.5.3零件装夹87
4.5.4新建测量程序89
4.5.5程序参数设置89
4.5.6校验测头89
4.5.7测量机温度补偿设置91
4.5.8建立单轴坐标系93
4.5.9自动测量特征95
4.5.10尺寸评价106
4.5.11输出PDF报告并保存测量程序111
4.6项目考核112
4.7学习总结112
项目5发动机缸体的自动测量程序编写及检测113
5.1学习目标113
5.2考核要点113
5.3任务主线113
5.4项目描述113
5.5项目实施116
5.5.1测量机型号选择116
5.5.2测座及测头配置116
5.5.3零件装夹117
5.5.4新建测量程序118
5.5.5程序参数设定118
5.5.6校验测头118
5.5.7导入三维数模119
5.5.8建立零件坐标系120
5.5.9自动测量特征126
5.5.10启用安全空间(Clearance Cube)合理避让135
5.5.11尺寸评价137
5.5.12产品复检及超差尺寸抽检147
5.5.13输出PDF报告并保存测量程序148
5.6项目考核149
5.7学习总结149
附录150
附录A零件图样150
附录B三坐标测量技术专业术语中英文对照155
附录CPCDMIS软件常用快捷键功能160
附录D三坐标测量机精度指标163
附录E三坐标测量机测头半径补偿和余弦误差164
参考文献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