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机械工程基础创新系列教材”是 清华大学、重庆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等多所高校国家教学名师、名教授主编的,以国家教 学成果奖、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遴选精神、卓越工程师培养 理念为编写思想和内容支撑,强调工程背景和工程应 用的高校机类、近机类平台课教材,力求反映当今* 新专业技术成果和教研成果,适应当前教学实际,特 色鲜明,作为现有经典教材的补充。吴宗泽、吴鹿鸣 、王大康编*的《机械设计》是其中的一分册。
本书是根据2011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 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编制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基本要 求》的精神编写。
本书编写精选基本内容,内容精炼,由机械零件 人手学习和掌握机械设计,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并配 有相应习题。本书内容主要包括绪论,机械设计概论 ,机械设计的强度问题,摩擦、磨损和润滑,螺纹连 接,轴毂连接,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 动,螺旋传动,轴,滑动轴承,滚动轴承,联轴器和 离合器,弹簧等。
本书适合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的教材, 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由于铁道出版社和吴鹿鸣教授的盛情邀请,我参加了教材《机械设计》的编写工作。借这次机会把我这些年的一些教授本课程的方法和经验,在本书中力求有所反映。大学的学习主要是掌握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钱伟长先生在教我们《工程力学》课程时,多次提醒“会读书的人书越读越薄,不会读书的人书越读越厚”。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注意学习基本理论和方法,提炼出课程的核心内容,提高运用基本理论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现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快,近年来我遇到的机械设计技术,很多在我上大学都没有出现,如计算机技术,有限元计算,优化设计方法,可靠性设计,激光技术等,如果不能在工作中继续提高,做到“与时俱进”,现在早已落后,不能继续工作了。因此,通过大学的学习提高学习能力,掌握学习方法,是大学生的基本要求,是学习质量的关键指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决定学生的长期学习质量和今后的发展。希望读者通过本书的学习,有助于改进和提高学习方法,加强对学习的兴趣,养成终生不断学习提高的习惯。我的导师郑林庆先生,非常注意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指导我们深入实际,向实际学习,掌握工程实际知识,提高设计能力,强调机械设计师必须掌握制造技术和结构设计的知识,重视习题作业和课程设计,他说“有些习题看一看就有启发,有助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的话使我终身受益。本书尽量作到具有以下特点:(1)精选基本内容,内容精炼,适合用于教学。(2)各章有关于学习方法的提示和用于复习的思考和习题,引导学生举一反三,通过典型零件设计的学习,掌握一般的设计方法。(3)增加一些习题和例题,以加强引导。(4)指导阅读参考书或有关资料。在书后列出相关参考文献供学习参考,提高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由学习机械零件设计入手学习和掌握机械设计是一个简单有效的学习方法,我亲身执行,深刻体会,并终生得益于这一方法,希望读者通过本书的学习,有助于改进和提高学习方法,加强对学习的兴趣,养成终生不断学习提高的习惯。本书由吴宗泽、吴鹿鸣担任主编,李威、李德才、罗大兵、马咏梅、林光春担任副主编。本书编写人员分工如下:绪论和第1、5、14由吴宗泽编写,第2、11章由林光春编写,第3、12章由李德才编写,第4、10、15章由罗大兵编写,第6、7章由吴鹿鸣编写,第8、9章由李威编写,第13章由马咏梅编写。北京工业大学王大康教授担任主审,承王教授仔细审阅的全书,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对提高本书质量起了很大的作用,在此表示衷心感谢!由于作者能力所限,本书中难免有一些疏漏欠妥之处,敬请读者不吝指正。清华大学 吴宗泽2015年2
吴宗泽: 教授满族,原清华大学机械系教授、机械设计教研室主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机械设计教学指导组副组长、中国机械设计学会理事、可靠性学会理事、机械工程史学会常务理事。主要著作有:《高等机械设计》(主编,获国家教委一等奖)、《机械设计习题集》(主编,获国家教委二等奖)、《机械设计》(参编,获国家一等奖)、主编《机械结构设计》、《机械设计禁忌1000例》、《机械结构设计准则与实例》、《机械设计与节能减排》、《机械设计师手册》、《机械零件设计手册》等。主要科研有机械零件CAD、铁路车辆滚动轴承可靠性、行星齿轮减速器均载、轧钢机滑动轴承弹流润滑、高压容器强度等课题。吴鹿鸣:教授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首届*教学名师、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国家工科机械基础教学基地和*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首任主任,*机械基础教学团队带头人及首批国家精品课程《机械设计》、国家资源共享课程《机械设计》负责人,中国大学《机械设计》MOOC课主讲及负责人。成功主持多项*、省部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世纪网络建设工程项目:“机械设计网络课程”、“全国高等学校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库”主持人。荣获*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主持)和二等奖1项(主持),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2014年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第一届至第三届教育部高校工科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曾先后任教育部国家工科基地中期检查及验收评估专家组成员及组长、教育部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计划评审专家、教育部第三届优秀教材评审专家以及国家精品课程初评和终评专家;曾任全国机械设计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曾被聘为浙江大学、江苏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现任四川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及机械设计(传动)专委会主任。
第0章 绪论
0.1 机械设计的重要意义
0.2 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0.3 本课程的内容和要求
0.4 本课程的特点
0.5 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
思考题、讨论题和习题
第1篇 机械设计总论
第l章 机械设计概论
1.1 概述
1.2 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
1.3 机械零件材料和热处理的选择
1.4 机械零件的标准化
1.5 机械结构设计
1.6 机械设计技术的新发展
思考题、讨论题和习题
第2章 机械设计的强度问题
2.1 概述
2.2 疲劳强度的基本理论
2.3 影响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
2.4 稳定变应力时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2.5 规律性非稳定变应力时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2.6 机械零件的表面强度
2.7 延迟断裂(长期静应力破坏)
思考题、讨论题和习题
第3章 摩擦、磨损和润滑
3.1 摩擦
3.2 磨损
3.3 润滑剂、添加剂和润滑方法
3.4 流体润滑原理简介
思考题、讨论题和习题
第2篇 连接件设计
第4章 螺纹连接
4.1 螺纹
4.2 螺纹连接的类型和标准螺纹连接件
4.3 螺纹连接的预紧和防松
4.4 螺栓组连接的设计
4.5 单个螺栓连接强度计算
4.6 提高螺纹连接强度的措施
思考题、讨论题和习题
第5章 轴毂连接
5.1 概述
5.2 键连接
5.3 花键连接
5.4 过盈配合连接
5.5 胀套连接
5.6 型面连接
思考题、讨论题和习题
第3篇 机械传动件设计
第6章 带传动
6.1 概述
6.2 带传动的基本知识
6.3 V带结构与基本标准
6.4 摩擦型带传动的基本理论
6.5 v带传动设计计算的基本方法
6.6 带传动的张紧
6.7 同步带传动
6.8 高速带传动简介
思考题、讨论题和习题
第7章 链传动
7.1 链传动基本知识
7.2 滚子链
7.3 链传动的基本理论
7.4 滚子链传动设计计算的基本方法
7.5 链传动结构设计
思考题、讨论题和习题
第8章 齿轮传动
8.1 概述
8.2 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8.3 齿轮常用材料及许用应力
8.4 齿轮传动精度等级及其选择
8.5 齿轮的计算载荷
8.6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8.7 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8.8 标准直齿锥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8.9 齿轮的结构设计
8.1 0齿轮传动的润滑
思考题、讨论题和习题
第9章 蜗杆传动
9.1 蜗杆传动的特点及类型
9.2 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
9.3 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和材料选择
9.4 蜗杆传动的强度计算
9.5 蜗杆传动的效率、润滑和热平衡
9.6 蜗杆和蜗轮的结构
思考题、讨论题和习题
第10章 螺旋传动
10.1 螺旋传动概述
10.2 滑动螺旋传动设计
10.3 其他螺旋传动简介
思考题、讨论题和习题
第4篇 轴系零件设计
第11章 轴
11.1 概述
11.2 轴的结构设计
11.3 轴的强度计算
11.4 轴的刚度计算
11.5 轴的临界转速概念
思考题、讨论题和习题
第12章 滑动轴承
12.1 概述
12.2 滑动轴承的主要结构形式
12.3 轴瓦结构
12.4 滑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及常用材料
12.5 滑动轴承润滑剂的选用
12.6 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设计计算
12.7 液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设计计算
12.8 其他形式滑动轴承简介
思考题、讨论题和习题
第13章 滚动轴承
13.1 概述
13.2 滚动轴承的分类、代号及其选择
13.3 滚动轴承的载荷分布、应力分析、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
13.4 滚动轴承尺寸选择计算
13.5 滚动轴承的组合结构设计
思考、讨论题和习题
第14章 联轴器和离合器
14.1 概述
14.2 常用联轴器
14.3 常用离合器
思考题、讨论题和习题
第5篇 其他零部件设计
第15章 弹簧
15.1 概述
15.2 弹簧的材料和制造方法
15.3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和拉伸弹簧的设计计算
15.4 圆柱螺旋扭转弹簧的设计计算
15.5 其他弹簧简介
思考题、讨论题和习题
附录A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