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文化论丛》是烟台大学语言研究所老师们论文的汇集,也收入鲁东大学一些老师的论文,分语言篇和文化篇两个部分。
这部论文集内容很丰富,包括对外汉语教学,现代汉语句法和词汇,语篇和语体,汉语方言,音韵,历史句法和词汇等方面的研究,也包括和对外汉语教学有关的文化、礼俗,以及中外名著的研究。语言和文化关系很密切,特别是对外汉语教学,必然涉及文化问题,论文集包括语言研究和文化研究两个方面的内容,两者可以互相参看。
序
烟台大学语言研究所的《语言与文化论文集》是研究所老师们论文的汇集,也收入了兄弟院校鲁东大学一些老师的论文。《论文集》分语言篇和文化篇两个部分,内容很丰富,包括对外汉语教学,现代汉语句法和词汇,语篇和语体,汉语方言,音韵,历史句法和词汇等方面的研究,也包括和外汉语教学有关的文化、礼俗,以及中外名著的研究。语言和文化关系很密切,特别是对外汉语教学,必然涉及文化问题,所以,论文集包括语言研究和文化研究两个方面的内容,两者是可以互相参看的。
这是烟台大学语言研究所的一个突出的研究成果。烟台大学语言研究所成立于2015年7月,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就能有一本论文集的集结和出版,这是令人欣喜的,是研究所的领导重视科研和研究所的老师努力从事科研所取得的成绩。
烟台大学语言研究所是烟台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向学校申报成立的,这充分说明学院领导对语言研究的重视。说到汉语的国际交流,有的人认为这不过是把我们自己熟悉的母语教给外国人而已,这里面没有多少学问。当然,事实并非如此。语言习得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国外有不少学者作了深入的研究,但我们对这门学问还研究得很不够。且不说关于语言习得的跨语言研究,仅就对外汉语教学来说,就有不少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深浅和教学效果的高低是成正比的。而且,从根本上说,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在于汉语本体的研究。如果老师不掌握汉语本身的规律,就无法让学生按照汉语的规律来学,只能是老师一句一句的教,学生一句一句的学。比如把字句,哪些句子能用把,哪些句子不能用把?这是外国学生不容易掌握的问题。如果我们对把字句研究得比较深入,把研究的结果告诉学生,对学生的学习就会有很大帮助。对外汉语教学还牵涉到汉语与外语对比的问题,以及中外文化差异的问题。外国学生常犯的错误是按照自己母语的习惯造出一些不合格的汉语句子,或使用一些汉语中不恰当的词语;不同的文化心理也会造成语言习得的障碍。如果我们对汉语和学生的母语都作了研究,对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都有所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水平就更高了。当然,这是一个长远的目标,但从现在就要一点一滴地做起。
这本论文集的出版,说明研究所的领导和老师对这个问题都有清楚的认识,所以,在完成日常繁忙的教学工作的同时,还抓紧时间来从事语言和文化的研究。
这本论文集也展示了研究所的实力。研究所的老师人数不算多,但研究的领域较宽,现代汉语、汉语方言、汉语史等领域都有人研究。论文的作者多数是一些奋发有为的年轻人,都受过良好的专业训练,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强的研究能力,再经过几年的努力,是能够在学术界脱颖而出的。
烟台大学语言研究所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语言学的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除积极筹办论文集的出版外,还曾多次举办国内著名语言学家的学术讲座,活跃了学术气氛,开阔了师生的学术视野,提高了师生的学术素养。刚成立一年就办了这些实事,取得了这样的成绩,这是十分可喜的。相信今后研究所还会保持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使烟台大学语言研究所的研究水平越来越高,在学术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在论文集出版的时候,主编让我写几句话。我就借此机会,表达对烟台大学语言研究所的祝贺和祝愿。
蒋绍愚
2016年10月
杨滨,烟台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文学。
目 录
序
蒋绍愚
语言篇
《经典释文》和玄应《一切经音义》是否反映同一音系 董振华
胶东方言特征名词的特点及成因 姜仁涛
语篇视野下赞同言语行为的形式标记研究 李连伟
并列式双音复合词语素义关系研究 李 平
对外汉语教学应重视复述法 厉 燕
浅析《五灯会元》中表弱度的程度副词 孟艳红
论语义分析在对外汉语语序教学中的必要性 牟文波
语块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亓文香
编码度跨语言词义对比研究的理论模式 解海江 章黎平
谈书面语V 向/往的语体语法机制 王永娜
基于复杂网络视角的《现代汉语词典》与《国语辞典》常用动词释义 徐德宽
基于语法功能匹配的自动句法分析研究 徐艳华
东汉佛典和本土传世文献受事话题句比较研究 袁健惠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以词为本位 张洪洁
现代书面汉语中的文言格 赵巨源
处置式把字句的省略以把作(做)把当为例 朱玉宾
文化篇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知识教学 陈晓丹
国内二十年来俺答汗研究述评 刘晓梅 马晓丽
古代匈奴族的文化习俗 闵海霞
伪能生存,真而灭亡《红与黑》中于连人物形象再思考 曲景美
宋代类书探析 宋来惠
清末民初女学生服饰变迁中的女性解放先锋意识 吴雪燕
司马迁的文化之旅 杨 滨
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理路 翟凤荣
说拜
张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