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展开的是二十四幅美丽的画卷,画中有杏花春雨、雨生百谷,有小满未满、梅雨时节,有白露初生、秋高气爽,有瑞雪丰年、银装素裹。
一年四季,周而复始,不论是春生夏长,还是秋收冬藏,无一不凝结了古人千年的智慧。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顺应天时、地利与人和,顺应自然的规律。如此,无论是春的多姿、夏的如火,还是秋的多愁、冬的严寒,都是人间好时节。
而本书《大美时节:给孩子讲二十四节气》要带给孩子们的,就是一个个关于人间好时节的动人故事。
《大美时节:给孩子讲二十四节气》讲给我们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季轮回的故事,在季节的变换中,感受二十四段好时光,发现二十四个美好时节。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悠久的农耕文明,并随之创造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的农耕文化,如丝绸文化、茶文化,其中最显著的代表就是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由先秦时期开始订立,到汉代最终确立,可以说,完全就是用来指导农业生产的,与农耕关系极为密切。鉴于二十四节气的科学性和规律性,国际气象界将它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春雨惊春清谷雨,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一首二十四节气歌,便是二十四幅美丽的画卷,卷中有杏花春雨江南,有天街小雨润如酥,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有天地无私玉万家。立春,预示着春天即将来临,四季从此开始;雨水,象征着降雨开始增多,雨量渐渐增加;惊蛰,表示阵阵春雷惊醒了大地,也同样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们,万物复苏;春分,即表示昼夜平分,白天与夜晚一样长;清明,万物清净而明朗,正好时候三月春;谷雨,雨生百谷,正是种瓜种豆的最佳时候;立夏,如同立春一样,正是夏天开始的标志;小满,大麦、小麦籽粒饱满,但尚未成熟,故称小满;芒种,即是小麦等有芒农作物成熟的时候,乃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之一;夏至,太阳直射赤道,同时也预示着炎热的夏天正式来临;小暑,顾名思义,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开始了,只是还未达到极盛;大暑,炎热的暑气达到极盛,乃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立秋,秋季的开始;处暑,这里的处乃是终止的意思,预示着炎热的酷暑时节即将结束;白露,反映的是自然气候的变化,天气逐渐转凉,故而白露出现;秋分,如同春分一样,昼夜也是平分的;寒露,也是自然气候的变化,只是这时的露水快要凝结成冰了;霜降,天气变得更加冷了,开始有霜;立冬,无疑是冬季开始的标志;小雪,预示着入冬后的第一场雪即将来临;大雪,即表示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会产生积雪;冬至,即表示寒冷的冬季开始了;小寒,严寒来临,甚至可能会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大寒,多数情况下,都为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不难看出,我们可以将二十四节气分成以下三类:第一类是反映季节变化和太阳直射点变化的,其中,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是用来表明季节,划分春夏秋冬四季的,而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则表示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转折。由于我国地域广袤,四季的划分与各地情况并不完全吻合,当西北边疆大雪纷飞时,华南还处在秋高气爽的时节。大体上看,二十四节气的季节转换最符合黄河中下游地区。第二类是反映气候特征的,有反映热量状况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有反映温度逐渐下降的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有反映降水现象的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第三类是反映物候现象的,其中,小满、芒种反映的是有关农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的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向人们通报春回大地的信息。当然,二十四节气不仅具有反映自然变化、指导农业生产的科学性,还具有在长久的历史传承中的人文性,历代的文人更是对它念兹在兹,深情吟咏。关于立春,岑参说:苜宿峰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关于春分,白居易说:春分花发后,寒食月明前。关于谷雨,范成大说: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关于立秋,寒山说:草生芒种后,叶落立秋前。关于白露,李白说:天清白露下,始觉秋风还。关于寒露,孟郊说:秋桐故叶下,寒露新雁飞。关于小雪,陆龟蒙说:时候频过小雪天,江南寒色未曾偏。关于大寒,高适说:北使经大寒,关山饶苦辛。无论是它的科学性,还是它的人文性,二十四节气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口口传承的智慧结晶,即便是处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二十四节气依然有它的价值。一年四季,春耕夏长,秋收冬藏,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顺应天时地利,顺应自然规律,如此,才有了春的明媚多姿,夏的热情似火,秋的爽气宜人,冬的如梅似玉,也才有了人间好时节,而这本书要带给孩子们的,就是一个个关于人间好时节的动人故事。
黄应娥2018年大暑 于重庆
黄应娥:四川大学毕业,传媒人。好历史,擅诗词,笔耕不辍,多篇文章散见于报刊杂志。
春 生001立春 东方风来满眼春003雨水 天街小雨润如酥013惊蛰 春雷惊百虫023春分 天将小雨交春半033清明 春城何处不飞花043谷雨 茶煎谷雨春055夏 长065立夏 残红一片无寻处067小满 才了蚕桑又插田077芒种 梅子黄时雨087夏至 道是无晴却有晴097小暑 倏忽温风至107大暑 火流行看放清秋117秋 收127立秋 满阶梧桐月明中129处暑 秋日景初微139白露 冷露无声湿桂花149秋分 秋向此时分159寒露 气冷疑秋晚169霜降 枯草霜花白179冬 藏189立冬 今宵寒较昨宵多191小雪 瑞雪兆丰年201大雪 坐看青竹变琼枝209冬至 几番寒起一阳来219小寒 寒梅雪斗新229大寒 爆竹声中一岁除239参考文献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