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府概论》作为一本系统介绍当代中国政府的高校教材,详细地描述了当代中国政府的权力关系、人事制度、政府构成、政府决策等。全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权力结构篇,从静态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对权力来源、中央政府层面的权力关系、纵向政府间的权力关系做出分析;第二部分为政府要素篇,对政府的构成进行分析,即对构成政府的基本要素,包括政府职能、政府人事、政府法治等进行详细的介绍;第三部分为政府过程篇,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分析,即从政府过程的基本理论出发,揭示当代中国政府工作的运行机制,包括意见表达、意见综合、决策和执行、信息和反馈等。
《当代中国政府概论》采用三位一体的分析模式,能够全方位、立体化、综合性地反映当代中国政府运行的现实图景,彰显当代中国政府运行的优势和特色。
多数研究成果都是研究者站在特定的角度,用一定的方法,对自然和社会的解释。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同样如此。研究者通过构建理论体系,创新归纳方式,将这一社会现象进行总结、归纳和解释。但任何一种研究都只能无限地接近客观事物本身,却无法完整确切地还原其本来面目。正如老子所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纷繁复杂,这种复杂性至少与下列因素相关:超大国家形态、独特的历史文化所形成的政治基因、处于快速变迁的经济社会转型期、全球化进程中多重外部因素的影响等。正因如此,用任何一种方法、一个视角来勾勒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都可能挂一漏万。编者无意将这一“庞然大物”勾勒得完整细致,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面对众多本科生甚至研究生的困惑,编者不敢推卸责任,尝试着尽力勾画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的大致轮廓。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本书在构建基本框架时,注重按照以下三个步骤执行。
首先立足于宏观,总体把握,即从整体上分析当代中国政府的权力来源、权力主体的基本结构和相互关系。一般而言,政府需要采用某种方式,在社会中汲取合法性,形成自己合法的权力来源,现代政府基本是采用选举的方式。当代中国政府是通过选举人民代表,由人民代表组织国家政权,统一管理国家事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政府获得民意的基础,组织国家政权的基本途径。同时,中国共产党以其独特的历史贡献成为中国社会的领导力量,执政党同样需要在党内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式获得认同,遴选精英,形成领导集团。在国家层面,这两种方式如何操作?两种方式又是如何有效耦合起来?两种途径形成的国家机构在宏观政治层面上如何进行权力架构?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是如何互动的?这都是本部分需要回答的问题。
鲁敏,男,1974年10月生,湖北麻城人。管理学博士,华北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政府与政治。先后在核心期刊发表十多篇论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参与和主持国家、省部级项目多项,单独出版专著一部,参与编写专著和相关教材五部。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政府
三、政治
四、对“当代”的界定
第一篇 权力结构篇
第一章 宪法、选举和政府权力的形成
第一节 宪法
一、宪法
二、新中国成立后宪法的形成历史
三、宪法对当代政府的基本规定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作用
二、人大代表的选举和权力
三、人民代表大会与部分国家机关的形成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制度
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生活中的绝对领导地位
二、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状况和管理模式
三、党员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和职责
四、党员代表大会与部分中央机关的形成
第四节 当代中国政府权力形成的基本特征
一、政党主导,注重协商
二、贤能政治,竞争激烈
三、同步换届,“党”早于“政”
四、依法依规,程序复杂
第二章 中央政府的权力结构和党政关系
第一节 “党”的方面
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二、中央委员会
三、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四、其他中央领导机关
五、中国共产党组织的纵向延伸
第二节 “政”的方面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三、国务院及其组成部门
四、国家监察委员会
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第三节 “军”和“法”的方面
一、“军”的方面
二、“法”的方面
第四节 党政关系
一、党政关系是当代中国政治的重要问题
二、传统的合一型党政关系中的问题
三、优化党政关系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
四、党政关系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第三章 地方政府和纵向政府关系
第一节 地方政府的构成
一、省级政府
二、地市级政府
三、县级政府
四、乡镇政府
第二节 纵向政府间关系
一、纵向政府间关系的变迁
二、影响当代纵向政府关系的关键因素
第三节 当代纵向政府关系的四种归纳
一、“职责同构”说
二、“条块关系”说
三、“压力型体制”说
四、“考核替代型监控”说
……
第二篇 政府要素篇
第三篇 政府过程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