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第四版)(21世纪高职高专精品教材·经贸类通用系列;“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经全国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
定 价:33 元
丛书名:21世纪高职高专精品教材·经贸类通用系列
- 作者:陈玉清
- 出版时间:2019/2/1
- ISBN:9787300265667
-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F0
- 页码:256
- 纸张:
- 版次:4
- 开本:16
在本次修订中,我们在保留第三版的主体框架和基本特色的前提下,遵循“理论必需、够用、适用,突出方法能力与素质培养”的原则,吸收经济理论及实践领域的最新成果,对全书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主要更新了教材的部分案例,对部分章节的内容进行了增删,增加了一些网络时代的新思想、新内容。与其他版本的经济学教材相比,本书具有体系新颖、能力导向、强调实用、便于自主学习、结构模块化等特点。
本书从适应高职高专教材改革需要出发,以全面反映当代经济理论最新内容、用实际案例解决抽象的理论问题为主要特色,努力从方法和形式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在内容上,本书较多地介绍了当前经济活动的一些新理论、新发展和新变化,关注那些对未来经济活动具有开拓性、指导性、实用性的思想观念和方法的阐述,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从而提高理解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打破了传统教材的从理论到理论的做法,将理论与实际有机地加以结合,既体现了经济学的理论性、思想性和体系的完整性,同时又丰富了经济学的内容,改善了解决经济学问题的方法。本书力求在内容上体现职业教育的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与教学的规定性,突出职业引导功能;在体系结构上符合教学的客观规律,兼顾学生的认知顺序和技能养成规律,并遵循劳动过程的系统化,符合工作过程的逻辑性;在文字表达上语言简练、流畅,图文 并茂,具有良好的可读性。
陈玉清,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经济管理研究。从事管理学、西方经济学等专业课程的教学研究工作35余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编写出版学术著作、教材共5部;主持完成各级科研项目13项,其中省部级及以上项目4项;曾获金华市宣传部社科联3项优秀奖。现任华孚时尚股份有限公司华孚大学校长助理。
模块一 经济学概述与市场机制应用
第1章 导论 \3
1.1 经济学的含义\4
1.2 经济学的主要内容\7
1.3 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9
1.4 经济学的形成发展与经济学十大原理\9
第2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18
2.1 需求\19
2.2 供给\23
2.3 均衡价格\27
2.4 弹性理论\32
模块二 经济主体1———个体决策
第3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45
3.1 欲望与效用\45
3.2 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47
3.3 无差异曲线分析与消费者均衡\52
3.4 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与价格效应\56
模块三 经济主体2———组织决策
第4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65
4.1 生产与生产函数\66 00
4.2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与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67
4.3 生产要素最适组合\70
4.4 规模报酬\75
第5章 成本理论 \80
5.1 成本的含义\80
5.2 短期成本分析\82
5.3 长期成本分析\85
5.4 收益与利润最大化\88
第6章 厂商均衡理论 \93
6.1 市场与市场结构\94
6.2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95
6.3 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101
6.4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109
6.5 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113
第7章 分配理论 \119
7.1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119
7.2 工资、利息、地租、利润\125
7.3 平等与效率\136
模块四 经济主体3———政府决策
第8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147
8.1 市场失灵\148
8.2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150
8.3 风险、信息不对称与市场行为\150
第9章 国民收入核算 \155
9.1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方法\156
9.2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总量\159
第10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64
10.1 国民收入的相关概念及决定\164
10.2 简单的国民收入模型\165
10.3 IS LM模型\177
10.4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78
第11章 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 \182
11.1 失业理论\183
11.2 通货膨胀理论\186
11.3 失业与通胀的关系\192
第12章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197
12.1 经济周期理论\199
12.2 经济增长理论概述\205
12.3 经济增长模型\209
第13章 宏观经济政策 \214
13.1 宏观经济政策概述\215
13.2 财政政策———需求管理(一)\217
13.3 货币政策———需求管理(二)\219
13.4 供给管理政策\224
13.5 相机抉择\225
附录 “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234
参考文献\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