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三十余年的历史风起云涌。874年907年,先有王仙芝、黄巢农民大起义,后有藩镇混战与兼并,*终形成朱温(朱全忠)、李克用、杨行密、钱镠、王建、李茂贞、马殷、王审知等人割据的局面,继而进入五代十国时期。本书忠于史实,历史事件及人物对白均来自史书;注重挖掘史书中的细节;注重知识性,详细介绍了事件的时间、地点、相关的晚唐诗词特别是晚唐的藩镇。本书主要人物朱温、李克用的故事与传统演义差别很大,对朱温这个争议人物也有不少新看法。
1、作为讲述历史的书,又摆脱教科书的枯燥;2、重要事件的描述在完全尊重史书的情况下,又有小说的描写手法,增加一定的故事性;本书介于史书与小说之间,但绝没有杜撰的内容。3、本书强调脉络、系统性,把难以理清的杂乱历史力图清晰地呈现给读者,着重注意知识性。
前言
唐朝与汉朝有很多相似之处。唐朝与汉朝都是非常伟大的朝代,雄汉盛唐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汉人与唐人的称谓至今仍在使用。我们还要说一说唐朝与汉朝相似的另一面。
第一个是汉朝分为西汉与东汉,中间隔了一个十五年的新朝,而唐朝中间也隔着一个十五年的武周。不过有所不同的是,由于王莽新朝的存在,一般认为西汉已经灭亡,东汉是一个新的朝代。而武则天所建立的武周似乎给人的印象是唐朝没有灭亡,武则天似乎是唐朝的一位皇帝,只不过是女皇而已。其实从武则天称帝、改国号、改元来看,唐朝已经灭亡,所以武周之后的唐朝,一般也称为李唐复辟。不管你承认不承认,由于武周的存在,唐朝已经不是一个完整的朝代。
第二个是东汉出现宦官干政,唐朝复辟后不久也出现宦官干政,这两个宦官干政时期与明朝后期的宦官干政时期被称为三次宦官时代。有所不同的是,东汉的宦官与外戚争权,而唐朝的宦官与朝臣争权,即所谓的南衙北司之争。宦官一度执掌朝廷大权,出现废杀皇帝并拥立皇帝之事。在唐朝,宦官不仅干预朝政,大量的宦官还在地方担当监军,宦官的职能已经完全改变。
第三个是东汉末年出现长达三十年的军阀混战,最终东汉灭亡,形成三国分裂局面,而唐朝末年也出现长达三十年的藩镇混战,最终唐朝灭亡,形成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曹操、孙权、刘备最终胜出,各据一方,但拥有中原且实力最强的曹操未能一统天下,按成王败寇的理论,还被冠上一个汉贼的骂名。在晚唐藩镇混战中,朱温、李克用、杨行密、王建、李茂贞、钱镠、马殷、王审知等最终胜出,各据一方,但拥有中原且实力最强的朱温未能一统天下,按成王败寇的理论,他所建立的朝代一度被称为伪朝,不为当世及一些史家所承认。
由于曹氏最终篡夺的是汉朝的皇位,所以在最终胜出的诸侯之中,名声就最差,而朱温也同样如此。往事越千年,曹操的名声正在发生逆转,越来越多的人把他称为英雄,而朱温似乎不能翻身了。那么朱温到底干了什么样的事,落得如此坏的名声呢?而事实上又是怎样的呢?
首先要声明一下,本人与朱温没有任何关系,写这本书并不是为朱温平反。本人只是按计划在写晚唐与五代十国的历史故事,是出于把当时的历史事件说清楚的原则在写朱温。本书的主角当然不会只是朱温一位,但朱温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位,所以必须先将朱温的情况做个大概说明,不能让读者戴着有色眼镜去看这段历史。
朱温于907年四月逼迫唐哀帝李柷禅位,唐朝至此灭亡。在正统史家的眼中,是朱温消灭了唐朝,消灭了他们心中最为美好的唐朝。朱温取代唐朝,是属于篡位,是很多正统史家不能接受的,就连朱温的亲大哥朱全昱也不能接受。史书记载,在朱温即将称帝时,朱全昱就质问朱温道:朱三,你配当天子吗?不久朱温称帝,朱全昱又对着朱温骂道:朱三,你
本是砀山的一个平民,跟着黄巢做贼。后来唐朝天子任命你为四镇节度使,富贵到了极点,你为何一夜之间灭了唐朝三百年社稷,自己称帝?你
这是要全族被灭,还赌什么?
那么唐朝到底能不能灭?该不该灭?
唐朝是很多人心中最美好的朝代,也是封建王朝历史上最了不起的朝代,不仅有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还有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盛世。而李世民更是封建帝王中最为后人称颂的一位。然而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李世民也好,李隆基也罢,他们只是两百多年唐朝中的一个阶段。我们还必须了解唐朝的另外几个阶段。唐朝一般分为四个阶段,那就是初唐、盛唐、中唐与晚唐。初唐主要是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以及唐高宗李治在位时期。这个时期的唐朝国力逐步走向强盛,这其中就有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李治的永徽之治。
盛唐主要是唐玄宗李隆基时期。这个时期的唐朝国力达到最高峰,有著名的开元盛世。所谓物极必反,当唐朝进入顶峰之际,暴发了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唐朝的国力开始走向衰退。
中唐虽然也出现几位还算有为之君,比如元和中兴的唐宪宗,会昌中兴的唐武宗,大中之治的唐宣宗,但国力明显不及盛唐,也不及初唐。中唐时,宦官开始干政,与朝臣争权,废立皇帝。唐宣宗去世后,其子李漼继位,是为唐懿宗,就是有名的昏君。唐懿宗在位十四年,政治极为腐败,大中之治的成果也随之而失。
873年七月,唐懿宗去世,十二岁的李俨在宦官拥立下登基,是为唐僖宗。第二年,王仙芝起义,第三年六月,黄巢起兵响应王仙芝,唐末农民大起义正式暴发,标志着唐朝进入晚唐时期。唐末农民大起义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当时的唐朝极为腐败,民不聊生。不仅如此,当时的唐朝早已藩镇林立,各镇节度使拥兵自重,一些藩镇不听朝廷号令,自行确立节度使,藩镇间的战火随时爆发。经过长达十年的与黄巢农民军的作战,唐朝虽然最终消灭了黄巢,但从此更多的藩镇做大做强,不再听从朝廷号令,藩镇间的混战也随之而起,百姓从此如同陷入地狱之中。你如果是生活在晚唐的普通百姓,一方面连年天灾,一方面兵祸不断,一方面各级统治者残酷压榨,你难道不盼望唐朝灭亡吗?唐朝这样一个美丽的标签还能吸引百姓的眼球吗?
那么唐朝到底灭亡于谁的手中呢?大部分人都会说是朱温,因为是朱温篡了位。然而有见识的史家早已说过,唐朝亡于黄巢,亡于藩镇,亡于宦官干政,亡于统治者的腐朽统治。说到这里,无非是想说唐朝到了后期,应当走向灭亡了,是它自己要灭亡,谁也救不了它。这时候的唐朝也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如果这样想,就没有必要把灭亡唐朝的罪责加到朱温头上,篡位在历史上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
朱温篡唐后,宿敌李克用第一个不承认,称朱温的后梁为伪朝,仍然使用唐朝最后一个皇帝的年号。如果朱温最终消灭了李克用,也许不会有人再称其为伪朝,可偏偏最终是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消灭了只存在十六年的后梁。本是沙陀族的李存勖自称为唐朝后人,建立的朝代也称为唐朝,史称后唐。一些史家自欺欺人,把后唐甚至南唐看作正统,拿后唐承接唐朝,拿南唐承接后唐。其实李存勖的后唐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不能掩盖唐朝灭亡的事实,所以最终后梁还是被史家承认,只是朱温的名声好像始终好不了。
一些史家还拿朱温的私德大做文章,丑化朱温,败坏他的名声。在强调以德治国的社会里,一旦一个人的品德出了问题,纵有天大功劳,似乎也能一笔勾销,更何况朱温篡了位,已是乱臣贼子。朱温的私德方面有什么问题呢?两个字好色。然而好色似乎不算是帝王的品德问题,因为帝王似乎大都好色。但朱温的好色却到了不顾伦理的地步。一个是朱温将败军之将的美貌妻子纳为妾。这个好像不能算什么问题,好多帝王都干过。还有一个是朱温一次到大臣张全义家,在三日之内,将张府上下妇女全部淫遍。这个问题,已经有人分析过,基本不可信。因为朱温当时年老多病,三日之内根本无力淫遍张府妇女。《旧五代史》中也没有这样的记载。最后一个是,朱温在病重时刻,几个儿媳轮流服侍,朱温便与儿媳淫乱。这个问题,同样也有人分析过不可信,《旧五代史》中也没有记载。众所周知,唐玄宗李隆基抢占儿媳杨玉环,二人一段风流韵事还被白居易写成《长恨歌》,说什么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李隆基与杨玉环的事,似乎没人去说什么伦理问题,为什么还要把是否存在的事强加到朱温身上呢?
那么朱温有没有做过对百姓有益的事呢?这往往被一些史家所掩盖。这里不妨引用大师吕思勉的话:当大局阽危之际,只要能保护国家、抗御外族、拯救人民的,就是有功的政治家。当一个政治家要尽他为国为民的责任,而前代的皇室成为其障碍物时,岂能守小信而忘大义?在唐、五代之际,梁太祖确是能定乱和恤民的,而历来论者,多视为罪大恶极,甚有反偏袒后唐的,那就未免不知民族的大义了。
史学家葛剑雄认为,唐朝从安史之乱开始,便走向分裂。如果勉强将北宋消灭北汉看着再次统一的话,整个分裂的过程长达二百余年。如此漫长的分裂过程中,有一个由分裂转向统一的拐点。这个历史的拐点就是唐末农民大起义。从安史之乱到大起义,分裂达到极限,唐朝对众多藩镇的控制力逐渐丧失。大起义之后,众多割据的藩镇开始兼并。五代十国时,众多藩镇割据变成少量国家割据,直到北宋实现统一。如此说来,致力于藩镇兼并的朱温等人推动了历史的进程。
说了朱温的事,再说一说唐朝的藩镇。到了晚唐,藩镇混战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我们将不断地提到藩镇。讲到这里,不得不感叹唐朝的藩镇真的很多,不少藩镇的名称还会更改,让人无法记住。
唐朝的行政区划最早是道州县三级,但实际是州县二级行政管理,道这一级只对属州进行监察,并不具有实质的行政管理。唐太宗李世民将全国分为十个道,分别是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淮南道、江南道、陇右道、剑南道及岭南道。这里的关是函谷关,河是黄河,山是秦岭,淮是淮河,江是长江,陇是陇山,剑是剑阁,岭是南岭。唐玄宗李隆基又将全国分为十五个道。每个道有若干个州,与州同级还有府,每个州府有若干个县。负责道的监察官员一开始称巡察史、按察使、采访使,后来统一称观察使。州的最高官职称刺史,府称尹,县称令。
天宝年间,唐玄宗李隆基为了加强边疆防御,在沿边设立九个节度使一个经略使,合称为天宝十节度。每个节度使管辖的就是一个藩镇,当然一个人可以兼任几镇节度使,比如安禄山就曾担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史之乱后,内地也遍设藩镇。一个藩镇与道一样管辖多个州,节度使的权力也不只是军事,连行政、财税都管。道与藩镇之间关系已经开始混乱。有的道就是一个藩镇,长官已经升格为节度使,比如淮南道。有的道分为多个藩镇,每个藩镇长官称节度使或观察使。比如河北道境内就有魏博、成德、卢龙三个有名的藩镇,被称为河朔三镇。再如十五道中的江南东道,就划分出福建道、宣歙道、浙西道、浙东道等。
藩镇的名称一般称为某某军,长官称为节度使,比如宣武军、镇海军。还有一些藩镇的名称仍称某某道,长官一般仍称为观察使,比如浙西道、浙东道。从道到军,有升级的含义,长官一般由观察使升为节度使。名称为道的藩镇,其地理含义比较明显,比如淮南道、浙西道、浙东道、岭南东道、岭南西道等,而升为军的藩镇则政治含义更为浓厚,名称也更为响亮,比如宣武、义武、忠武、忠义、昭义等。
随着节度使权力的增大,一些骄藩强镇开始不听朝廷号令,逐渐成为朝廷的祸患。中唐时也曾有过削藩,但最终藩镇还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强,朝廷反而越来越弱。晚唐开始后,众多藩镇帮助朝廷消灭了起义军,藩镇之间的大混战也随之而起。
下面列举黄巢大起义爆发时,大唐十道境内的藩镇。
关内道境内有七个藩镇,分别是凤翔军、邠宁军、鄜坊军、镇国军、夏绥军、泾原军与朔方军。凤翔军,治凤翔府(今陕西省凤翔县)。邠宁军,治邠州(今陕西省彬县),884年十二月升为静难军。鄜坊军,治鄜州(今陕西省富县),882年四月升为保大军。镇国军,治华州(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夏绥军,治夏州(今陕西省靖边县),881年十二月升为定难军。泾原军,治泾州(今甘肃省泾川县),891年十二月升为彰义军。朔方军,治灵州(今宁夏灵武县)。
河南道境内有九个藩镇,分别是宣武军、平卢军、天平军、兖海军、感化军、忠武军、河阳军、义成军与陕虢道。宣武军,治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平卢军,治青州(今山东省青州市)。天平军,治郓州(今山东省东平县)。兖海军,治兖州(今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876年二月升为泰宁军。感化军,治徐州(今江苏省徐州市),894年六月改为武宁军。忠武军,治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河阳军,治孟州(今河南省孟州市)。义成军,治滑州(今河南省滑县),890年六月更名为宣义军。陕虢道,治陕州(今河南省三门峡市),889年四月升为保义军。
河东道境内有五个藩镇,分别是河东军、大同军、昭义军、河中军与振武军。河东军,治太原府(今山西省太原市)。大同军,治云州(今山西省大同市)。昭义军,治潞州(今山西省长治市)。河中军,治河中府(今山西省永济市),885年十二月升为护国军。振武军,治安北都护府(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
河北道境内有五个藩镇,分别是卢龙军、义武军、成德军、义昌军与魏博军。卢龙军,治幽州(今北京市)。义武军,治定州(今河北省定州市)。
成德军,治镇州(今河北省正定县),905年十月更名武顺军。义昌军,治沧(今河北省沧州市东南)。魏博军,治魏州(今河北省大名县),904年闰四月更为天雄军。
山南道境内有四个藩镇,分别是山南东道、荆南军、金商军与山南西道。山南东道,治襄州(今湖北省襄阳市),888年五月升为忠义军。荆南军,治江陵府(今湖北省江陵县)。金商军,治金州(今陕西省安康市),898年升为昭信军,后又更名为戎昭军。山南西道,治兴元府(今陕西省汉中市)。
淮南道境内的藩镇就是淮南道,治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江南道境内有八个藩镇,分别是浙西道、浙东道、宣歙道、鄂岳道、江西道、湖南道、福建道与黔中道。浙西道,治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后来升为镇海军。浙东道,治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883年十二月升为义胜军,896年十月改为镇东军。宣歙道,治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市),890年三月升为宁国军。鄂岳道,治鄂州(今湖北武昌市),后来升为武昌军。江西道,治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889年升为镇南军。湖南道,治潭州(今湖南省长沙市),883年八月升为钦化军,886年七月改为武安军。福建道,治福州(今福建省福州市),896年九月升为威武军。黔中道,治黔州(今四川省彭水县),890年升为武泰军。
陇右道境内有两个藩镇,分别是天雄军与归义军。天雄军,治秦州(今甘肃省秦安县西北)。魏博升为天雄军后,大唐有两个天雄军。归义军,治沙州(今甘肃省敦煌市)。剑南道境内有两个藩镇,分别是西川军与东川军。西川军,治成都府(今四川省成都市)。东川军,治梓州(今四川省三台县)。
岭南道境内有五个藩镇,分别是岭南东道、岭南西道、桂管、容管与静海军。岭南东道,治广州(今广东省广州市),895年七月升为清海军。岭南西道,治邕州(今广西南宁市)。桂管,治桂州(今广西桂林市),900年升为静江军。容管,治容州(今广西容县),897年六月升为宁远军。静海军,治交州(今越南河内市)。
王平客,本名李跃进,江苏省淮安市人,江苏海洋大学工学学士,南京邮电大学工程硕士,高级工程师,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已经出版的作品有《风起云涌十六国·第1部 后赵称雄》、《风起云涌十六国·第2部 壮丽前秦》、《风起云涌十六国·第3部 十国兴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