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中心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研究:以兰州市为例》针对实践中亟须解决的相关问题,以我国33个区域中心城市(27个省会城市、4个直辖市及生态城市建设较好的青岛市和深圳市)为参照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兰州市生态城市建设。参照国内外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典型城市的标准,运用相关方法,从分析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的相互关系入手,构建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从经济、社会、环境的角度出发,构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兰州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定量评估,从生态经济发展中的主导生态产业选择和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空间道路交通及绿地系统规划方面提出兰州生态城市建设构想。
《区域中心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研究:以兰州市为例》可供地理学、管理学、区域经济学等领域的研宄者、城乡规划管理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及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者参考。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生态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本书共7章,包括城市化产生的时代背景、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实践与总结,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生态城市建设综合评价实证研究及应用,西北地区生态城市建设落后原因分析,兰州市生态城市建设差异分析,兰州市生态城市建设构想等内容,具体介绍如下:
第1章主要阐述本书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等。
第2章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及研究进展。
第3章基于城市生态一经济一社会复合系统的构建与内在联系,构建生态城市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第4章运用因子分析,对生态城市建设进行评价,并构建生态城市建设模型。借助我国33个区域中心城市分年度纵向综合评价比较,探讨兰州生态城市建设在全国区域中心城市生态城市建设中的情况。
第5章通过分析西北地区生态城市建设落后原因,对兰州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差异进行分析。
第6章依据兰州市生态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对兰州市主导生态产业进行选择,并以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理念进行生态城市建设规划。
第7章的主要结论如下:
(1)认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城市生态规划理论可作为生态城市研究的理论基础。
(2)认为生态城市是生态一经济一社会复合系统。
李丽娟,工作单位:河南理工大学,出版著作:
李丽娟,2017.多重视角下的旅游行为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
李丽娟,2017.区域中心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研究——以兰州市为例.北京:科学出版社.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基于城市化发展现状的学习与了解
1.1.2 基于未来城市化模式的思考与创新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3.4 创新点
第2章 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
2.1 生态城市的概念与内涵
2.1.1 生态城市的概念
2.1.2 生态城市的内涵
2.2 生态城市建设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生态城市建设的国外研究
2.2.2 生态城市建设的国内探索研究
2.3 生态城市建设研究
2.3.1 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原理
2.3.2 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
2.3.3 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
2.3.4 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
第3章 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系统
3.1.1 生态系统
3.1.2 城市生态系统
3.2 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构建及其基本功能
3.2.1 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构建
3.2.2 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基本功能
3.3 生态城市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3.1 生态城市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
3.3.2 生态城市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4章 生态城市建设综合评价实证研究及应用
4.1 因子分析
4.1.1 数据搜集与处理
4.1.2 评价过程与模型构建
4.2 生态城市建设综合评价模型的应用
4.2.1 我国33个区域中心城市纵向综合评价比较
4.2.2 我国33个区域中心城市横向综合评价比较
第5章 兰州市生态城市建设差距分析
5.1 西北地区生态城市建设落后原因分析
5.1.1 自然环境及历史文化原因
5.1.2 政策倾斜及产业结构原因
5.1.3 人口素质及科技力量原因
5.2 兰州市生态城市建设与其他城市的差距分析
5.2.1 社会讲步差距分析
5.2.2 环境保护差距分析
5.2.3 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第6章 兰州市生态城市建设构想
6.1 兰州市生态经济发展分析
6.1.1 兰州市概况
6.1.2 兰州市主导生态产业选择
6.2 兰州市生态城市建设规划
6.2.1 以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理念进行生态城市建设规划
6.2.2 兰州市空间及道路交通结构规划
6.2.3 兰州市绿地系统规划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主要结论
7.1.2 创新之处
7.1.3 不足之处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