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组织诚信生态建设研究》以公益组织为研究对象,研究公益组织的诚信建设问题,选题好,视角新,具有理论与现实建设性的价值。
绪论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公益事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我国公益各方面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在急剧的现代转型过程中,一方面,各种社会问题大量增加,需要公益组织发挥更多的功能,但另一方面,包括公益慈善事业在内的社会领域改革和发展又远远落后于经济领域,这使公益组织的体制改革、制度规范、资源供给和价值认同等方面的建设都相对缓慢,使公益组织的发展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在近些年频频出现的公益组织失信事件中,这些问题无疑都或多或少地发生着影响和作用,而这些问题之间也存在着相互的因果关联,这就使公益组织失信问题不能再仅仅面向组织这个主体,更应从政治体制、经济发展和文化转型等交织的因素中挖掘深层次的生发机理。
一、 问题缘起公益组织失信问题日益严峻
在当今时代,公益组织的运行发展状况及其诚信道德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繁荣和民族文明的重要指标。
公益组织的发展体现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社会资源中用于公益分配的比例在扩大,市场主体或者社会个体在满足了自身需求的同时,拥有了富余的财力去投入公益活动中,政府部门也通过转移支付或者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公益组织;公益组织的发展表征着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升,公益代表着人道关怀和责任意识,意味着社会生活的主体从私域的场所走向公域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他们通过自我奉献让渡了一部分私益,锻造着品格,提升着境界;公益组织的发展还暗含着公权力的某种让渡和下放,代表着政治民主的向度和社会共生的宽度,伴随着公益组织的发展,社会将逐渐生成和扩展出极其广阔的共治和共享空间。
在公益组织的发展路径中,诚信始终是核心的价值要义。公益组织汇聚和分配社会资源需要诚信的社会形象,形成志愿共同体需要诚信作为精神纽带,维护社会公平、实现公民权利需要诚信地履行章程承诺,救助弱者、化解风险需要诚信的行动实践……可以说,公益组织何以存在的理论渊源、如何发展的行动准则,以及发展为何的功能实现,都证明着诚信价值要义的首当性和必要性。
现实中,公益组织的诚信状况却并不容乐观。近些年,与公益组织蓬勃发展同时出现的是社会现实中公益组织不诚信行为不断被曝光的现象。如美国妈妈状告中国妈妈胡曼丽侵吞捐款以为私用的民事案件,尚德诈捐门事件爆出中国慈善总会涉嫌违规操作,中非希望工程事件使得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陷入被社会各界质疑的境地,施乐会以慈善之名收取网络置顶费的事件等。最值得一提的是对整个公益事业带来致命一击的郭美美炫富事件,该事件的发生使中国公益事业陷入了巨大的诚信危机之中。此外,还有未在官方监管范围之内的大量未登记草根公益组织,他们在活动中也不时存在着不规范和不诚信,这些现实都在追问着公益在中国社会实践中的道德性。
诚信是公益组织实现福利分配、履行宗旨章程和推动社会有序结社的价值基石,如果不以真诚的态度做公益,而是赶时髦或者以道德作标签,甚或打着公益的幌子谋取私利;如果不以公开透明的方式去运作公益,而是或遮遮掩掩或暗箱操作,甚或有私下侵吞公益资源的腐败行为;如果不主动加强自律规范,而是寻找他律途径,让那些并非出自公益精神而活动的人处在管理真空中,失信的风险就会极大增加。
诚信在某种程度上对公益组织的存亡具有决定性意义。中国红十字会作为我国公益组织的领军者,因郭美美事件而陷入了诚信危机中,后来虽通过一系列的补救行动试图挽回社会的公信力和捐赠公众的情感,但仍无法恢复危机之前的形象,并极大地影响了社会捐赠资源的流向。一些本身就比较弱的草根公益组织一旦受到社会对其诚信的质疑,基本上就很难再存续下去。不仅如此,公益组织不诚信所带来的政治性、经济性和道德性风险也是巨大的,因而公益组织要更加注重诚信规范和实践,用李克强总理的话讲,要成为一个透明口袋,才能获得社会的信任和支持。
公益组织具有非营利属性和人道救助、自愿奉献的精神宗旨,诚信本应是其价值诉求中的应有之义,公益组织亦代表着社会的良心和爱心,它的分配资源来自社会无偿捐赠,而面对要去救助的社会弱势群体、要去解决的公共性困境,是什么导致公益组织的行为违背了诚信的价值准则?
李敏,女,1980年4月生,湖北荆州人。2016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发展与公民道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曾独立完成上海市德育决策课题1项、德育实践课题1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1项、重点课题1项,主持或参与多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委托课题,在相关刊物发表论文数篇。
目录
绪论1
一、 问题缘起公益组织失信问题日益严峻1
二、 分析视角公益组织失信的系统性考察3
三、 现实路径公益组织诚信生态建设11
第一章诚信: 公益组织的价值基石13
第一节公益组织及其特点13
一、 公益组织概述13
二、 中国公益组织的历史与现状17
第二节诚信的多视角解读23
一、 诚信的内涵释义23
二、 诚信的外延拓展28
三、 诚信的特征33
第三节公益组织理论渊源中的诚信意蕴37
一、 诚信是公益组织进行社会福利分配的道德准则38
二、 诚信是公益组织作为志缘共同体的基本精神42
三、 诚信是公益组织推动公民社会权利实现的价值杠杆47
第四节公益组织伦理属性中的诚信应然50
一、 公益组织的人道关怀: 真诚朴素的情感50
二、 公益组织的自治属性: 真实意愿的行动52
三、 公益组织的行动目标: 诚意兑现的承诺55
第五节诚信公益组织的多维度功能59
一、 诚信的公益组织提升社会道德59
二、 诚信的公益组织促进社会和谐61
三、 诚信的公益组织推动文化转型64
四、 诚信的公益组织助力经济发展66
第二章公益组织诚信生态的内涵阐释与基本框架70
第一节诚信生态的一般性概述70
一、 生态视角一种社会结构理论范式71
二、 诚信生态的概念阐释74
第二节公益组织诚信生态的内涵阐释76
一、 与公益组织生态相关的已有理论基础77
二、 公益组织诚信生态提出的现实必要性79
三、 公益组织诚信生态的构建理路81
四、 公益组织诚信生态的伦理意义83
五、 公益组织诚信生态的具体特点84
第三节公益组织诚信生态的基本框架87
一、 核心层: 公益组织87
二、 次级层: 公益行业90
三、 外围层: 社会公益环境91
第三章诚信生态框架下公益组织的失信问题及影响因素99
第一节公益组织失信行为及主观性影响因素99
一、 组织在公益标签下牟取私益100
二、 组织内部治理不善且对信息和活动不公开102
三、 组织借互联网平台开展异化的公益活动104
第二节公益组织失信现象及其客观性影响因素106
一、 利益关联方不诚信影响组织诚信形象107
二、 资源不足的困境影响组织公益方式的过界109
三、 监督不足而指责有余的舆论会造成组织的诚信社会评价升级111
第三节公益组织诚信生态失衡的风险113
一、 对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阻碍114
二、 对社会诚信建设的不利影响116
三、 对政府公信力的进一步削弱117
四、 对社会人际信任的破坏117
五、 导致社会资源的流失119
第四节公益组织诚信生态的总体预期120
一、 公益组织失信并非主流121
二、 起步阶段失信风险现实存在122
第四章公益组织诚信生态失衡现象的深层因素及剖析124
第一节公益组织诚信生态失衡的组织主体因素124
一、 公益产权的模糊性与组织失信问题125
二、 公益产品的特殊性与组织失信问题127
三、 公益人假设与组织失信问题128
四、 公益组织内部治理与组织失信问题131
五、 公益行动使命与组织失信问题134
第二节公益组织诚信生态失衡的政治性因素137
一、 政治权力对公益组织的影响137
二、 权力越位导致组织的失信风险139
三、 法制供给不足弱化组织的诚信约束145
四、 行政管理局限组织的诚信能力发展146
第三节公益组织诚信生态失衡的市场性因素148
一、 公益组织走向市场的现实必要性149
二、 公益组织市场化活动中的失信风险151
三、 公益组织与企业合作过程中的失信风险153
第四节公益组织诚信生态失衡的文化性因素155
一、 公益组织发展的文化土壤155
二、 公益文化淡薄的负面影响156
三、 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159
四、 转型过程中其他文化影响因素161
第五章公益组织诚信生态建设的现实路径163
第一节公益组织诚信生态建设中的组织举措164
一、 公益组织的诚信道德定位164
二、 公益组织的诚信自律建设166
三、 公益组织的诚信能力锻造169
第二节公益组织诚信生态中的行业建设170
一、 行业性自律联盟建设170
二、 行业性问题的研究与探索172
三、 行业资源的共享减少分散性行为的风险173
第三节公益组织诚信生态建设中的政治性支持要素174
一、 角色地位的体制安排提升组织诚信的自我期待174
二、 法律制度的充分供给增强组织诚信的管理规范177
三、 监管体系的科学构建形成组织诚信的保障控制180
第四节公益组织诚信生态建设中的市场性支持要素184
一、 公益市场规制保障组织行为的诚信度184
二、 公益市场机制的完善促生诚信组织的竞争力186
三、 合作约束机制推动组织与企业的诚信共生187
第五节公益组织诚信生态建设中的文化性支持要素189
一、 建立现代诚信文化的社会认同190
二、 建立公益文化的社会认同191
三、 以教育为核心的认同建设路径194结语202主要参考文献205
一、 中文文献205
二、 外文文献220
后记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