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历史学专业课系列教材:世界古代文明史研究导论
定 价:28 元
丛书名:历史学专业课系列教材
- 作者:刘家和 ,廖学盛 编
- 出版时间:2010/1/1
- ISBN:9787303105885
- 出 版 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K12
- 页码:274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以来,史学研究成就巨大,近年来尤为如此。就历史学人才培养而言,如何将这些成就转化为教学资源,使学生通过了解最新学术进展,把握学科走向,从而迅速成长为时代所需的人才,是关键所在。在这方面,教材建设显然至关重要。而教材建设,恰恰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科所一直致力者。
在北京师范大学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历史学科始终占有重要地位。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今天的北师大历史学院业已成为历史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不仅学术上出精品,而且注重教学改革,更新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完善教材建设。
2004年起,历史学院组织力量对20世纪90年代编写出版的历史学基础课程教材进行修订和补充,同时新编了若干种,使之成为新世纪“历史学专业课系列教材”,目前已出版就绪。由于具有精审谨严、结构合理、分量得当、适应面广的优势与特色,这套教材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得到充分运用,不仅满足了本院历史学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而且在其他高校历史学系也受到较为普遍的欢迎。其中大部分已被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或北京市精品教材。
引论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和世界古代史
第二章 古代埃及
第一节 古代埃及的史料
一、前王朝时期
二、早王朝时期
三、古王国时期
四、第一中间期
五、中王国时期
六、第二中间期
七、新王国时期
八、后期埃及时期(第21-第26王朝)
第二节 古代埃及史的研究概况
一、古代西方人与埃及
二、埃及学的建立
三、埃及学的发展
四、中国的埃及学
五、今日埃及学
附录:期刊和参考书目
第三章 古代西亚
第一节 古代两河流域的史料
一、两河流域史前时代的史料
二、早期苏美尔时代
三、晚期苏美尔时代、阿卡德时代和乌尔第三王朝时代(公元前2700-前2040年)
四、古巴比伦王国时期
五、喀西特人(Kassite)统治时期
六、古代亚述
七、新巴比伦王国时期
第二节 古代两河流域史的研究概况
一、亚述学的前奏
二、亚述学的诞生
三、亚述学的发展
四、专题研究
附录:期刊和参考书目
第三节 古代赫梯的史料和研究概况
一、古代赫梯的史料
二、古代赫梯史的研究概况
第四节 古代伊朗的史料和研究概况
一、古代伊朗史史料
二、波斯帝国史的研究概况
附录:参考书目
第四章 古代南亚
第一节 古代印度的史料
一、哈拉巴文明时期
二、梨俱吠陀时代
三、晚期吠陀时代
四、列国时代
五、孔雀时代及其以后
第二节 古代印度史的研究概况
一、欧洲各国对古代印度的研究
二、苏联对古代印度的研究
三、印度人对古代印度的研究
四、中国对古代印度的研究
附录:参考书目
第五章 古代希腊
第一节 古代希腊的史料
一、文字史料
二、实物史料
第二节 古代希腊史的研究概况
一、国内古希腊史的教学与研究状况
二、国外古希腊史研究的过去与现状
附录:期刊和参考书目
第六章 古代罗马
第一节 古代罗马的史料
一、文字史料
二、实物史料
第二节 文艺复兴以来国外罗马史的研究概况
第三节 中国古代罗马史的教学和研究概况
附录:期刊和参考书目
第七章 世界古代文明史工具书导读
中外译名对照表
后记
现在谈谈有关历史学的研究的问题。当然,这里不可能泛论历史学研究的各个方面,而只是重点谈如何由历史学的学习过渡到历史学的研究的问题。目的仍在于帮助有志于历史学的青年朋友更有效地走上历史学研究之路。以下分两个方面来谈。
首先,历史学的学习不能不从记忆开始,但是要作研究,又不能只靠记忆,而是要由记忆而理解,由理解而提出问题,而且只有在提出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历史学的研究才得以实现。
为什么治历史学必须从记忆开始呢?看来这与历史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有关。这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一方面,人类历史的客观过程就与记忆有密切的关系。我们知道,其他动物,甚至高级动物,都凭本能适应自然,它们每一天、每一代都从头开始,没有记忆以及在记忆基础上形成的任何进展,它们也就无历史可言。人类则不同。人类从打制第一把石斧起就有了改造自然的劳动,并且凭借记忆,把经验和技术逐渐传下去,从而形成了文化的进展,并出现了历史的过程。人类的历史和文化不仅借记忆而发生,而且也赖记忆而继续发展;假如人类在今天失去了记忆,历史和文化也就会从此中断,明天的一切就必须重新从零开始。因此,历史学家所研究的对象就是赖记忆而在时间中延续的流。另一方面,历史学本身又与记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历史学以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为研究对象,而历史进程本身早已成为过去,它已经消逝在时间之流中。因此历史学家就不能像天文学家那样可以直接面对宇宙星空的运转,也不能像经济学家那样可以直接面对社会上万千的经济活动。历史学家既无法直接面对已成过去的历史过程,那就不能不借助于人们对于以往历史的记忆。所幸客观历史过程的消逝并不等于一切均已消失,它仍然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中,并且不断地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