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中华文明的管钥:汉字的释读与探索》讲述了中国文字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就是汉字,研究汉字的形成、构造、发展演变规律,以及汉字的应用和语文政策等问题。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来源古老且持续使用的文字体系。汉字是记录和传承中华文明的最重要的载体,如果对汉字没有深入的研究,就不可能真正认识和理解古老的中华文明;汉字也是海内外华人日常使用的交流工具,如果对它没有深入的研究和认知,就会直接影响到现代许多人的语文生活。因此,文字学虽然古老,但是它可不是过时的学问。它内涵深邃丰富,不仅关系到我们对中华民族文明历史的认识,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文明的未来发展,也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与使用汉语汉字的每个人都休戚相关。
黄德宽,1954年生。历史学博士,安徽大学校长(1997-2010)、汉语言文字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字学会会长、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学部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字学报》主编。主要著作有《汉语文字学史》《汉字理论丛稿》《古文字谱系疏证》《新出楚简文字考》等8种,发表论文9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商周秦汉汉字发展沿革谱系研究”“汉字理论与汉字发展史研究”等多项。著作曾入选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成果文库、国家新闻出版署“三个一百”原创精品图书。先后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以及安徽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高校人文社科一等奖等奖励。
上篇 构形·演进
汉字的构形与演进
汉字构形方式:一个历时态演进的系统
汉字构形方式的动态分析
同声通假:汉字构形与运用的矛盾统一
殷墟甲骨文之前的商代文字
汉字的主体——形声结构
形声起源之探索
形声结构的类型
形声结构的形符
形声结构的声符
形声结构的组合关系、特点和性质
形声结构的动态分析
中篇 考辨·阐释
方法与实践——古文字释读
古文字考释的方法
卜辞所见“中”字本义试说
释琉璃河太保二器中的“弟”字
说□
“砾”及相关字的再讨论
说“也”
楚简《周易》“□”字说
关于古代汉字字际关系的确定
拾遗觅踪——古文字与文献考索
甲骨文“(s)□OV”句式探踪
曾姬无□壶铭文新释
蔡侯产剑铭文补释及其他
《战国楚竹书》(二)释文补正
新蔡葛陵楚简所见“穴熊”及相关问题
《老子》校读二题
汉字的文化阐释
汉字阐释与文化传统
历史性:汉字阐释的原则
关于汉字构形功能的确定
汉字形义关系的疏离与弥合
儒家学说经典化与汉字系统的稳定性
下篇 规范·研究
汉字规范与语文生活
崇古、趋俗和语文政策的调整
走向规范而又充满生气的语文生活
对汉字规范化问题的几点看法
汉字研究的过去与未来
理论的探索和体系的建构
文字学教学需要改进和加强
古文字新发现与汉字发展史研究
从转型到建构:世纪之交的汉字研究与汉语文字学
中国文字学研究大有可为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