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海洋发展置于我国社会发展的整体性框架中加以考察,以挖掘沿海地区海洋发展内涵为基础,以分析构建指标体系的时代价值为出发点,以明确构建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为导向,进而基于内涵概念操作化而确定综合评价的分析框架,通过对沿海地区海洋发展的要素分解,*终构建能够准确评价沿海地区海洋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体系,以评价结果为立足点,以蓝色指数报告沿海地区海洋发展综合评价与分析的形式,客观测度评价沿海地区海洋发展水平,明晰海洋发展的优劣势、机遇和挑战,勾勒沿海地区海洋发展演变的机制与规律,探明沿海地区海洋发展的阶段性进程。
前 言
进入21世纪第二个1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步入海洋强国时代,海洋实践活动空前高涨,海洋发展极为迅速。中央精神和现实考量均要求沿海地区重新审视海洋发展的时代内涵,定位海洋发展的基本情况,探寻海洋发展规律。从总体上看,亟待向纵深挺进的沿海地区海洋发展始终面临两个方面的瓶颈:一是作为一种全新发展理念,沿海地区能不能完整地描述海洋发展系统结构?二是作为一场深刻的蓝色变革,沿海地区能不能适时而动态地刻画本地区海洋发展的进程?因此,需要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沿海地区海洋发展的施工方案和验收标准,标识沿海地区海洋发展建设方向的路线图和刻画沿海地区海洋发展建设进程的考评卷。也就是说,为了全面衡量沿海地区海洋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发展潜力,准确把握海洋发展内涵,开展沿海地区海洋发展综合评价研究适逢其时,而基于沿海地区海洋发展内涵理解及由此所形成的评价框架和综合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立足沿海地区社会变迁的视角,从内涵维度和地区视野方面开展沿海地区海洋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尚无范例可循。本书的研究聚焦三个方面:一是在追溯沿海地区海洋发展思想渊源的基础上,综合时间、领域和影响三个维度,探讨海洋发展内涵,为综合评价提供理论支持;二是基于对海洋发展内涵的理解,将由此所形成的评价框架和相关指标体系的构建作为测度的核心问题,研究尺度更广泛、更宏观;三是提出蓝色指数等一系列概念及其理论内涵,采用动态分析与结构分析的方法,从时空两个维度进行指数测算的全方位分析。
本书将海洋发展置于我国社会发展的整体性框架中加以考察,以挖掘沿海地区海洋发展内涵为基础、以分析构建指标体系的时代价值为出发点、以明确构建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为导向,进而基于概念操作化确定综合评价的分析框架,通过对沿海地区海洋发展的要素分解,最终构建能够准确评价沿海地区海洋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体系,以评价结......
崔凤(1967-),男,汉族,吉林乾安人,哲学博士、社会学博士后。2006年起任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副院长、2012年起任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海洋社会学,环境社会学。
张一(1985-),男,吉林四平人,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海洋社会学。
第一章 引言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
五 研究的创新点与局限
第二章 海洋发展的内涵及其演变
一 海洋发展的概念提出及时代背景
二 海洋发展的内涵
三 海洋发展的基本阐释
第三章 构建指标体系的重要意义
一 相关概念界定
二 发展及海洋发展评价研究简述
三 构建指标体系的意义
四 构建指标体系的基本规定性
第四章 构建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一 基础原则与方法
二 指标体系框架设计原则与方法
三 指标相关选取原则与方法
第五章 指标体系设计
一 指标体系基本架构和维度选择
二 基本思路及指标释义
三 基本方法
第六章 经济发展指数测评
一 经济发展个体指数测算
二 经济发展指数测算及分析
三 经济发展水平解读
第七章 社会进步指数测评
一 社会进步个体指数测算
二 社会进步指数测算及分析
三 社会进步水平解读
第八章 政治建设指数测评
一 政治建设个体指数测算
二 政治建设指数测算及分析
三 政治建设水平解读
第九章 生态建设指数测评
一 生态建设个体指数测算
二 生态建设指数测算及分析
三 生态建设水平解读
第十章 蓝色指数测算
一 蓝色指数测算
二 动态分析
三 综合发展水平解读
四 矛盾、趋势及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18个全国海洋生态监控区分布
附录2 地方级海洋自然保护区
附录3 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
附录4 2010~2014年我国海洋生态监控区基本情况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