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毛泽东博览群书,毕生爱好中国古代典籍,经、史、子、集均博阅强记,尤其畅游诗海,精心研读,广蓄精华,对古典诗词造诣颇高;他在风云变幻的岁月和阳光灿烂的年代得心应手写下的诸多诗词,是中华民族辉煌优秀诗歌传统在新历史时代里的闪光与骄傲,曾长期被诗界异口同声地赞誉为开了一代新诗风。
毛泽东自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起的奋斗人生,即自觉地同中华民族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着,其诗词创作亦与其为振兴中华、创建人民政权和谋求祖国强盛的崇高奋斗生涯基本同步,其刻有鲜明的特定历史年轮的数十首诗词名作,成为中华民族漫长发展史上一段特定历史变迁过程及其个人不屈不挠的艰辛奋斗史的艺术记载与见证,具有独特、珍贵的历史文献价值。
人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凡事都有两重性,任何人的艺术创造均具相对的高下之别,毛泽东大手笔的一系列作品的诗美程度亦难免有相比之下的差异;然而综观而论,其诗词创作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艺术精湛,各放异彩。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个说不尽的课题”。郭沫若称赏毛泽东诗词是“形象思维第一流”。贺敬之赞誉毛泽东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中评论“毛译东诗词以对传统诗词形式的巧妙继承和革新,颇为完美地表现了丰富而又崭新的内容”。对泱泱诗国里如此一份足以汲取丰富滋养和获得自强不息的鼓舞力量的宝贵的精神与艺术遗产,本人深感如何读懂、读通及欣赏出本意、领悟到“真意”,真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本人之研读不过一孔之见而已,敬祈读者与专家批评指正。
黄辉映二○一七丁酉孟秋于京师笑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