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村杂记》和《蒲桥集》同为汪曾祺先生当年在蒲黄榆寓所写成,是他仅有的以蒲黄榆为题的两部自编文集。全书写景状物,记事述情,牵涉方方面面,而又集于一时一地。一时,即1983年到1996年间,汪曾祺创作的“黄金时代”;一地,即北京城南蒲黄榆,当时汪曾祺和家人一直居住于此。他一生中的大部分作品,他“衰年变法”期的好文章,多出自蒲黄榆路9号楼里的一个格子间“书房”内。这部集子,可视同《蒲桥集》的姊妹篇,前后映衬,堪称双璧。
适读人群 :文学爱好者
前有《蒲桥集》,后有《榆树村杂记》。汪曾祺创作“黄金时代”代表文集,时隔23年绝版珍本超值再现!
◎“中国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一个士大夫”汪曾祺生前自编文集!
◎与《蒲桥集》堪称双璧!仅有的两部以蒲黄榆住地命名的集子,尽显汪曾祺散文创作黄金时代的风韵。
◎本书1993年首次出版,印量稀少,绝版多年!孔夫子旧书网单本已炒至500元!时隔23年推出布面精装典藏版,可谓绝版珍本超值再现,值得爱书人、汪粉收藏!
◎封面图采用汪曾祺亲绘字画,同时精选多幅彩插:有手稿,有书法,以及罕见书房作画原照等一并网罗,内容纷呈,披露汪老蒲黄榆时期不可多得的宝贵存照。◎封底及彩插印有汪曾祺旧住址“蒲黄榆9号楼门牌号”,旧楼仍存,斯人已逝。可为读者提供阅读的现场感,也为读者提供缅怀情感的载体。
自序
我住的地方叫蒲黄榆,是把东蒲桥、黄土坑、榆树村三个地名各取其一个字拼合而成的。东蒲桥原来有一座桥,后来在原处建了很大的立交桥,改名为玉蜓桥,据说从飞机上看,像一只大蜻蜓。我没有从飞机上看过,不知道像不像,只觉得是绕来绕去的一座大桥。黄土坑在我搬来的时候就只剩下一个地名,那一带全是店铺,既无黄土也无坑。榆树村六七年前还在,就在我们住的高层楼对面。是个村子。从南边进去,老远就闻到一股很重的酸味,那是在煮猪食。附近有一个养猪场。有一条南北向的不宽的柏油路。路西住的多半是工厂的工人,每天可以看到一些男女青年骑自行车上下班。有一家喂养了二三十只火鸡,有个孩子每天赶它们出来吃菜叶子。跟这个孩子闲聊,知道养火鸡很来钱的。往北,有一个出卖花木的小林场。有一座小庙,外形还像一座庙,檐牙翻翘,墙是涂红了的。庙好像是跟马有关系的,当初这地方大概养过马。现在庙里已经住了人家了,不好进去看,柏油路的东边是一片菜地,菜地东边一溜,住的都是菜农。我隔一两天就到菜畦旁边走走。人家逛公园,我逛菜园。逛菜园也挺不错,看看那些绿菜,一天一个样,全都鲜活水灵,挺好看。菜地的气味可不好,因为菜要浇粪。有时我也蹲下来和在菜地旁边抽烟休息的老菜农聊聊,看他们怎样搭塑料大棚,看看先时而出的黄瓜、西红柿、嫩豆角、青辣椒,感受到一种欣欣然的生活气息。
现在菜地、菜农和房子都没有了,榆树村没有了,成了方庄小区,高楼林立,都是新建的。我再没有菜园可逛了。
我的这些文章都是在榆树村对面的高楼里写的,故将此集名为“榆树村杂记”。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著名作家。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中文系,并开始文学创作。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1958年被划为右派。1980年复出。短篇小说创作成就尤为突出,《异秉》《受戒》《大淖记事》《徙》等名作复活了现代汉语的生鲜和灵气。于散文和京剧现代戏亦有贡献。著有《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晚饭花集》《汪曾祺自选集》《蒲桥集》《塔上随笔》《晚翠文谈》等。他是沈从文的学生。
自 序 Ⅰ
七十书怀 001
随遇而安 009
自得其乐 022
祈难老 031
“无事此静坐” 036
多年父子成兄弟 039
旧病杂忆 044
岁交春 053
谈幽默 056
八仙 058
水母 061
城隍·土地·灶王爷 067
故乡的元宵 080
昆明年俗 084
岁朝清供 087
谈谈风俗画 090
天山行色 100
湘行二记 125
菏泽游记 136
初访福建 144
泰山片石 155
徐文长论书画 173
谈题画 183
花 186
紫薇 194
昆虫备忘录 199
故乡的食物 205
故乡的野菜 224
食豆饮水斋闲笔 231
干丝 244
鱼我所欲也 247
鳜鱼 252
肉食者不鄙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