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子宫内膜癌》对子宫内膜癌的基础研究、流行病学、病因学、发病机制、病理学、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以及预后进行了比较系统和全面的阐述。特别对子宫内膜癌的规范化治疗、多学科综合治疗、中医学辩证治疗及饮食疗法、新的治疗技术及药物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反映了当前子宫内膜癌的研究成果。
《子宫内膜癌》针对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集中展示了国内外肿瘤领域中从基础到临床的最新研究成果。 作者为国内肿瘤基础与临床方面的权威专家,在国际相关研究领域也享有声誉。 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评判推荐标准,介绍了各类癌症国际公认的综合治疗方法和标准治疗方案。 规范并提高我国肿瘤预防和诊疗水平。 指导肿瘤研究的深化发展。 突出了“全、新、实用”的编写原则。 全国肿瘤医师的培训教材和重要参考书。
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位居妇科恶性肿瘤第二位,因多数患者能够早期诊断,因此,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生存率。近年来,国内外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均显示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仍逐渐升高,但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分子机制仍未明确,官腔镜在子宫内膜癌诊治中的作用仍有争议,影像学在子宫内膜癌病情评估方面仍未被广泛接受,腹腔镜和经阴道子宫内膜癌手术如何评价,中医药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作用如何,Ⅰ型和Ⅱ型子宫内膜癌如何科学地严格区分,Ⅱ型子宫内膜癌治疗有何特殊性,子宫内膜癌是激素相关性肿瘤,能否常规进行内分泌治疗等。正是由于存在以上尚未明确的临床问题,才萌发了力邀国内该领域专家写一本有关子宫内膜癌的专著。
本书从子宫内膜癌的病因学,临床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发病相关因素,以及子宫内膜癌临床表现,分期和转移特征,诊断,治疗,预后以及复发后的处理等进行论述,全面介绍子宫内膜癌基础研究与临床相关知识。本书多数作者将自己的临床经验和本单位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国内外新的进展,力求以临床为主,突出实用性,为广大妇产科工作者提供一本较好的子宫内膜癌专著。
本人认为,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1.体现新进展:主要体现在详细介绍了子宫内膜癌发病机制及相关因素,能够总结国内外最新研究结果,论述子宫内膜癌发病相关因素,特别是详细分析了各相关因素如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肥胖、糖尿病等与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关系,对子宫内膜癌发病相关的微环境如雌激素及其相应的受体、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相关因子(IGF-1)等也进行了论述。对目前在子宫内膜癌应用尚较少的基因靶向治疗也进行论述。
王建六,1965年生人,男,蒙族,医学博士,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妇产科学系副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防妇产科副主任,教研室主任,妇科副主任。 现兼任国际妇科癌症学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委员、秘书,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女性盆底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委员,北京市医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担任《中国妇产科l临床》副主编,《中华妇产科杂志》、 《实用妇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现代妇产科进展》、 《中国医刊》等编委。 王建六教授从事妇产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二十多年,主要从事子宫肿瘤、妇科泌尿学和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重点研究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子宫肉瘤、尿失禁和子宫脱垂的临床诊治。王教授多年来致力于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子宫肉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在子宫内膜癌的基础研究和综合治疗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研究小组历时十余年对子宫内膜癌发病分子机制进行系统研究,于2007年分别获得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和教育部自然科学科技成果二等奖。 王教授在Oncogene、Clinical Cancer Research、Modern Pathology等国际著名专业杂志发表肿瘤研究相关论著多篇,承担及参加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教育部211工程,博士点基金,归国留学人员启动基金,卫生部重点学科项目和北京大学985项目等。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子宫内膜癌发病概况
第二节 子宫内膜癌分型
第三节 子宫内膜癌基础研究及分子分型
第四节 子宫内膜癌前病变及子宫内膜癌病理诊断
第五节 子宫内膜癌诊断
第六节 子宫内膜癌治疗
一、手术治疗
二、手术后辅助治疗
第二章 流行病学
第一节 发病率
第二节 发病年龄
第三节 地域分布特征
第四节 种族特征
第五节 发病与生活习惯
一、肥胖
二、吸烟和饮酒
三、饮食习惯
第三章 病因学、发病机制与基础研究进展
第一节 病因学
一、子宫内膜增生
二、肥胖
三、糖尿病
四、高血压
五、无排卵、未孕和不孕
六、多囊卵巢综合征
七、晚绝经
八、卵巢肿瘤
九、外源性雌激素
十、他莫昔芬
十一、其他因素
第二节 发病机制
一、雌激素作用机制
二、胰岛素作用机制
三、其他分子机制
第三节 家族遗传性
一、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二、微卫星不稳定性
三、含简单重复序列的功能基因突变在HNPcc发生中的作用
第四节 基础研究进展
一、子宫内膜癌与雌激素及其受体
二、子宫内膜癌与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
三、子宫内膜癌与孕激素及其受体
四、子宫内膜癌与雄激素及其受体
五、子宫内膜癌与前列腺素及其受体和环氧化物酶
六、子宫内膜癌与细胞微环境可溶性介质
第四章 子宫内膜增生
第一节 组织类型及病理学特征
一、分类与命名
二、病理学特征
第二节 发病相关因素
一、发病率
二、病因
三、发病相关因素
第三节 临床表现
第四节 诊断
一、诊断方法
二、鉴别诊断
三、诊断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治疗与预后
一、治疗方法与疗效
二、预后
第五章 组织学类型及病理特征
第一节 组织学类型
第二节 子宫内膜样癌病理特征
一、大体特征
二、组织病理特征
三、分级
四、免疫组化特征
五、鉴别诊断
第三节 其他类型子宫内膜癌病理特征
一、黏液腺癌
二、浆液性腺癌
三、透明细胞腺癌
四、混合性腺癌
五、鳞状细胞癌
六、移行细胞癌
七、小细胞癌
八、未分化癌
九、其他罕见类型子宫内膜癌
第六章 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一节 临床表现
一、症状
二、体征
三、合并其他妇科疾病
四、合并其他内科疾病
第二节 子宫内膜诊刮术
一、原则
二、适应证
三、禁忌证
四、诊刮时间
五、术前准备
六、操作方法
七、术后处理
八、并发症及其处理
九、新型诊刮器械
十、诊刮相关问题
十一、诊刮术与其他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价值的比较
第三节 宫腔镜
一、诊断用宫腔镜的组成与特点
二、操作方法与镜下所见
三、宫腔镜在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中的应用
四、宫腔镜对内膜癌播散及患者预后的影响
第四节 超声诊断
一、超声原理
二、常用超声方法
三、子宫内膜癌超声特征
四、鉴别诊断
第五节 影像学检查
一、MRI检查
二、cT检查
三、PET-CT
第六节 肿瘤标志物
一、激素受体标志物
二、血清肿瘤标志物
三、肿瘤基因标志物
四、用蛋白质组技术研究肿瘤标记物
第七章 分期
第一节 临床分期
第二节 手术一病理分期
第三节 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术前分期意义
二、术前病情评估方法
三、病理标本送检注意事项
第八章 转移特征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直接浸润蔓延
第三节 淋巴转移
第四节 血行转移
第五节 转移相关因素
一、临床分期
二、组织学类型
三、组织分化和肌层浸润
四、肿瘤病灶大小
五、其他相关因素
第九章 手术治疗
第一节 术前病情评估
第二节 术前准备
一、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二、术前常规实验室检查
三、术前肠道准备
四、术前个体化准备
第三节 手术适应证
第四节 手术范围
第五节 开腹手术要点及常见并发症
一、手术医生选择
二、手术切口选择
三、子宫内膜癌手术分期程序
四、淋巴结切除术治疗价值
五、腹膜后淋巴切除术要点
六、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要点
七、手术并发症及其处理
第六节 腹腔镜手术要点及常见并发症
一、腹腔镜手术穿刺孔部位选择
二、腹腔镜下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
三、腹腔镜Ⅱ型根治性子宫切除术
四、腹腔镜Ⅲ型根治性子宫切除术
五、腹腔镜下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已结切除术
六、腹腔镜下大网膜切除术
七、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第七节 经阴道手术要点及常见并发症
一、手术方式及其适应证
二、手术操作要点
三、疗效评价及手术专用器械
第八节 术后监护
第十章 放射治疗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术前放疗
一、术前腔内放疗
二、术前体外照射
第三节 术后辅助放射治疗
一、术后放射治疗适应证
二、术后放射治疗方法
第四节 放疗联合化疗
第五节 单纯放射治疗
第十一章 化学治疗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子宫内膜癌化疗进展
一、化疗对子宫内膜癌治疗价值
二、晚期子宫内膜癌化疗联合放疗
第三节 化学治疗适应证和禁忌证
一、化学治疗适应证
二、化学治疗禁忌证
第四节 常用化疗药物及方案
一、常用联合化疗方案
二、常用放疗增敏化疗方案
第五节 常见化疗并发症及防治
一、化疗对血液系统的毒副作用
二、化疗对消化道的毒副作用
三、化疗对心脏的毒副作用
四、化疗对肺的毒副作用
五、化疗对胰腺的毒副作用
六、化疗对肝的毒副作用
七、化疗对神经系统的毒副作用
八、化疗对肾的毒副作用
九、化疗药物相关过敏性反应
第六节 目前存在问题及展望
第十二章 内分泌治疗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适应证及禁忌证
一、适应证
二、禁忌证
第三节 常用药物及作用机制
一、孕激素及其作用机制
二、他莫昔芬及其作用机制
三、内分泌治疗方案
第四节 疗效评价
一、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
二、子宫内膜癌
三、影响内分泌疗效的因素
第五节 内分泌治疗注意事项
一、内分泌治疗副作用
二、内分泌治疗耐药问题
三、持续治疗问题
……
第十三章 中医药治疗
第十四章 分子靶向治疗
第十五章 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
第十六章 子宫内膜治疗后的激素替代治疗
第十七章 随访
第十八章 预后
第十九章 复发及转移
第二十章 终末期处理
第二十一章 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的诊断与处理
第二十二章 相关网络资源
附录
1.子宫内膜癌与ER介导的细胞信号传导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激素依赖性肿瘤中,ER介导的肿瘤细胞过度增殖机制可能有两种途径:①基因组效应(转录效应):雌激素对于细胞核DNA直接作用的经典机制就是激素与细胞核ER结合,然后以二聚体的形式与雌激素效应基因中的调控区作用而启动下游基因的转录,促进细胞过度增殖。②非基因组效应(非转录效应或快速转录效应):雌激素主要与细胞膜或胞浆中的ER结合后迅速激活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通路,通过信号通路中的效应分子参与细胞增殖的效应(Paech et al,1997;Yager et al,2006)。表3.2列举了ER介导的部分信号传导通路(Yager et al,2006)。
ER是一种糖蛋白,具有特异性、高亲和力、低结合容量性的特点,生物特性极不稳定,受热后易被破坏,但与配体结合后形成的复合物比较稳定。体内ERα和ERβ的天然配体都是雌二醇,两者能以相似的亲和力与雌二醇结合。在雌激素缺乏状态下,ER与胞浆中的热休克蛋白(HsP)结合,处于非活性状态。当配体结合到ER的激素结合区后,ER的构象改变并与另一ER单体发生二聚化,HSP解离,丝氨酸与苏氨酸磷酸化,E-ER复合物则转移到细胞核内以高亲和力与定位于靶基因启动子区域的雌激素反应元件(estrogen response element,ERE)结合,从而诱发或抑制基本转录机器的装配,调控靶基因的转录(Paech et al,1997;Jordan,2004;Tu et al.2006)。二聚化作用不仅发生在同种ER分子之间形成同二聚体,还可形成异二聚体。异型二聚体与DNA的亲和力与ERα二聚体相似,大于ERβ二聚体。ERα和ERβ在DNA结合域高度同源,但在A/B区、链接区和F区不完全对应,只有部分同源,这些不同之处是两种受体形态对各种配体不同结合状态和不同反应性的分子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