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民国人物晚年岁月系列之一:《蒋介石的晚年岁月》《蒋经国的晚年岁月》《宋美龄的晚年岁月》《何应钦的晚年岁月》
蒋经国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蒋经国1972年出任阁揆后,大刀阔斧,坚持新人新政,实施本土化政策,起用台籍人士;推展行政革新、社会革新,向下扎根;在对外政策上推展实质外交;在经济上推出十大建设、十二项建设,为台湾经济起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75年其父病逝后,蒋经国出任中国国民党主席,1978年出任台湾*领导人,1984年连任台湾*领导人。在*领导人任内,特别是晚年,蒋经国始终坚持一个中国主张,坚决反对台独,反对分裂;坚持政治革新,力主向历史交代,解除戒严、开放党禁、报禁,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等一系列重大举措。这一切都为蒋经国赢得了喝彩。
对于蒋经国的评价,尽管海峡两岸因所持立场有异,但在对蒋经国的总体评价上,两岸民众正面说法多于负面评价。就台湾岛内而言,2007年12月《联合报》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谁对台湾贡献*的名次是:蒋经国50%、李登辉11%、蒋介石6%、陈水扁5%。由此可以看到,尽管蒋经国已于1988年1月13日去世,蒋经国在台湾的支持率仍达半数以上,实属罕见,就连一些绿营人士也不得不承认蒋经国对台湾的历史贡献。就此而言,蒋经国在台湾的声望不仅其父不如他,就连所有在世的台湾领导人也没有人能超越他。蒋经国是怎样获此殊荣的?他为什么同台湾众多领导人表现不一样?这正是《蒋经国的晚年岁月》一书要回答的问题。
前 言
透视蒋经国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15岁的蒋经国就留学莫斯科中山大学,因其父反苏反共被斯大林扣作人质,长达10余年。1937年蒋经国又经历了洗脑与监控,才被其父下放到赣南锻炼,有舆论称赣南是他万米跑的起点。的确,蒋经国在国民党内的真正崛起,是从赣南开始的。也有舆论说蒋经国的赣南新政是中国战时政治的一项奇迹,为地方建设创下了一个成功的范例。此话有一定的道理,但过于偏激。抗战时期的奇迹、范例不在赣南,而是在延安,否则,无数青年奔向延安就无法解释了。
蒋经国时代的来临还是在他主政之后,1972年出任阁揆后,大刀阔斧,坚持新人新政,实施本土化政策,起用台籍人士;推展行政革新、社会革新,向下扎根;在对外政策上推展实质外交;在经济上推出十大建设、十二项建设,为台湾经济起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75年其父病逝后,蒋经国出任中国国民党主席,1978年出任台湾最高领导人,1984年连任台湾最高领导人。在最高领导人任内,特别是晚年,蒋经国始终坚持一个中国主张,坚决反对台独,反对分裂;坚持政治革新,力主向历史交代,解除戒严、开放党禁、报禁,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等一系列重大举措。这一切都为蒋经国赢得了喝彩。
对于蒋经国的评价,尽管海峡两岸因所持立场有异,但在对蒋经国的总体评价上,两岸民众正面说法多于负面评价。就台湾岛内而言,2007年12月《联合报》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谁对台湾贡献最大的名次是:蒋经国50%、李登辉11%、蒋介石6%、陈水扁5%。由此可以看到,尽管蒋经国已于1988年1月13日去世,到2007已9年多,蒋经国在台湾的支持率仍达半数以上,实属罕见,就连一些绿营人士也不得不承认蒋经国对台湾的历史贡献。就此而言,蒋经国在台湾的声望不仅其父不如他,就连所有在世的台湾领导人也没有人能超越他。
蒋经国之所以比其父的支持率高出44%,关键是蒋经国的许多构想与做法同其父有许多不同之处:一是蒋经国经历过苏联时期,有过加入共产党的经历,在其统治台湾的历程中,其政策总有共产党做法的影子。二是他比其父更为民主和开明。蒋介石一生独裁,连任五届总统,且是违反他自己所制定的中华民国宪法的典型,其结果还传位于子,带有浓厚的家天下色彩。但蒋经国无论是政策确定,还是各项实践,都体现出比其父民主和开明的作风。三是蒋经国一生坚持改革,举其大者,有行政革新、社会革新、党务革新、政治革新,是一个典型的改革人物,且晚年声称要向历史交代。四是比其父更重视民生,不仅推展出口导向政策,还开展十大建设、十二大建设,使台湾地区成为亚洲地区崛起的四小龙之一。五是改变了其父武力反攻大陆的政策,将攻势改为守势,主张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当然蒋经国也有与其父相同的地方:一是始终坚持反共,至死主张对中共不妥协、不接触、不谈判。二是紧抱美国粗腿,企图借外力保护自身安全,在客观上加剧了海峡两岸的紧张局势。三是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主张统一,坚决反对分裂,反对台独。如果蒋经国晚年能够像后来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那样,毅然决然捐弃国共两党的历史前嫌,携手合作,共同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蒋经国的声望比2007年《联合报》的调查比例还要高。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蒋经国是怎样获此殊荣的?他为什么同台湾众多领导人表现不一样?这正是《蒋经国的晚年岁月》一书要回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