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一定要做一件很酷的事儿
(一)
2016年,我组建了中国车队,参与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80天纯电动汽车环球之旅。我当时想找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出发,于是就在各个朋友圈里发了召集令。没想到响应者寥寥无几,响应的朋友最后也没去。我分析其中的原因,发现还是挺有意思的。
能花80天的时间开着电动汽车全球跑,需要三个条件:有钱、有闲、有兴趣(动力)。我的很多朋友是做企业的,很多人早就实现财务自由了,应该是不差钱的。有些朋友是没兴趣,压根没理睬我;有些响应很积极,想去最终却没成行。我分析了一下,很大一个原因是没时间。尤其是互联网企业的老板们,很多还拿着投资人的钱,如果敢告诉投资人自己要满世界逍遥去,他们怕投资人撤资。用他们的话说:你以为所有人都跟你一样,能丢下公司一大摊子事,跑出去逍遥80天啊?
但也有些朋友是缺钱。这些朋友和我一样爱车,爱电动汽车,他们听了我的故事后激动得两眼熠熠发光,也想组织一支车队去环球。但当谈起花费,特别是我说起高达8位数的费用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放弃了这个念头,眼里的光彩也很快消失了。
我一直想过的是富足人生,就是一个有闲、有趣且不差钱的人生。因为我有个梦想,这辈子一定要做一件很酷的事儿,一件不够就两件、三件,或者更多。想想以后带孙子的时候,跟他们吹嘘:当年人类第一次开纯电动汽车环球,就是你爷爷干的,那该多带劲儿啊!80天纯电动汽车环球之旅这个项目,我觉得就是这么一件酷事儿。
但富足人生的首要条件就是财富,财富是人生幸福的基础,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等待我们的一定是苦闷的人生,做起选择来就会束手束脚。我们的传统文化耻于谈钱,这不是件好事儿。孩子们的财商教育其实是缺失的,让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财务问题的泥沼中挣扎,人生也没有太多亮点。只有实现财富自由后,人生可选择的机会才会多很多,才敢去尝试一些新鲜事儿。我还信仰一句话: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是此生最大的投资。只有新鲜的东西才会更有趣,好奇心得到满足,人生才会更充实。
财富有的时候是和时间与自由相冲突的,因为赚钱会让我们把时间和精力都搭进去,没有精力去做那些好玩有趣的事儿。但是,这种冲突并不是绝对的,换个思维模型,有钱、有闲、有趣三者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我是近20年才明白这个道理的。2000年左右是我人生最迷茫的时候,我有幸遇到了《富爸爸,穷爸爸》一书。这本书让我真正认清了什么是资产,什么是负债,教会我用投资的思维去规划自己的人生,把我原有的财务思维模型彻底颠覆了。我后来能从进大企业、捧金饭碗的思维模式中跳出来,走上创业之路,就是因为思维模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后来我做裂变式创业也是如此,一方面我和小伙伴们一起把蛋糕做大,不但我的蛋糕总量多了,跟着我做的兄弟姐妹们也有了更多的财富;更重要的是,我让那些有想法、有激情的创业者冒出来、顶上来,我就可以解放,有闲情逸致去摆弄那些好玩的事儿,去看外边的世界。所以说,我才是最大的受益人!这就是思维模型的作用,换个角度看问题,马上效果就不一样了。
(二)
很多人比我要厉害得多,比如湖畔大学的校长马云。我每年都在湖畔大学开学现场听他讲一次课,每次马云讲的都是使命、远景和价值观,但每次都不一样,都有新东西出来。每次听完我都很崩溃,觉得对马云实在是学不来,他甚至让我连学的勇气都没有。
所以我会往后看,这样自己的崩溃指数就能降下来一些。我开玩笑地说:如果说马云的境界已经到了院士这个层面,我的水平也就是个大学生中的小学霸,连大学霸都算不上,我用尽吃奶的力气也赶不上他,但还得追啊。可是往后看,咦,我后面还有一大批人呢,好像和我隔开的还不算远,我成了后卫队的带头儿的了。后来,我和余晨一起做了一个公益活动互联网大篷车,讲述新时代的思维转变,就是要扮演好后卫队小先锋的角色,希望能给创业和职场的朋友们提供一些更好学、更实用的思维模型及学习方法。
我不是一个专心致志的人。2002年,我正式开始创业,最开始的时候选择的是传统制造业。实际上那个时候互联网经济已经开始冒头了,但我没赶上那个时代的风口,因为当时不懂。那以前我只在空调行业工作过,我创业的行业和原生单位(借用原生家庭的说法)所在的空调制造业是一致的。那个时候,我哪能理解什么叫用户痛点,也不知道真正伟大的创业应该要解决困扰一代人的社会问题。等到后面我进入教育行业,不管做裂变学院还是做幼儿园,出发点才变了,不是基于自己会什么,而是基于社会需要什么、用户需要什么。
好在这个时代给了我更多学习的机会,持续学习完完全全改变了我。1998年,我在原单位失业了,去了华南理工大学读EMBA;2009年我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读书;2012年我参加了李善友老师创办的中欧创业营,我是第一期学员;2015年我被马云发起的湖畔大学录取,还是第一期学员。学习颠覆性地影响了我的人生。在此期间,我还有幸跟随李善友老师创办混沌大学。
个人的认知边界往往决定了个人的前途,老板的认知边界往往决定了企业下一步的发展。2002年我们从传统的贴牌工厂起步,2005年我们做成了游泳池热泵这个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2010年我们开始尝试制造业 互联网的思路,用互联网思维开拓国内市场;后面我们又陆续探索公司在粉丝经济、共享经济中的机会……
与此同时,我们逐步创建、完善裂变式创业机制,这套机制一开始是解决高管离职问题的,后来竟然贯穿了我们公司的整个发展历程。截至2018年年底,芬尼用这个制度创办了15家分公司和子公司;这套机制也成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创业案例和湖畔大学的一号案例;2017年我创建了裂变学院,截至2019年3月,我们已经办了26期。开工厂出身的我们竟然办了一个商学院,想想也真是不可思议!
因为公司地处偏僻,员工小孩上幼儿园的问题不好解决,为了给员工做福利,我们创办了办公楼里的幼儿园酷猴亲子乐园,没想到居然引起了全国总工会的关注成了企业办园试点单位。在80天纯电动汽车环球之旅中,我感受到了中国教育和世界顶尖教育的差距,而且我坚信教育可以改变命运,于是创办了爱问教育。今天,我们少儿教育这块业务仍在艰难前行……
在遇到特斯拉之前,我一直不理解追星族们的疯狂,为了他们的偶像会不惜血本,满世界打飞的去看演唱会。见到特斯拉后,我也成了这辆四个轮子上的iPad的粉丝,也成了特斯拉公司大老板马斯克的粉丝。为了偶像,我居然自掏腰包修了两条充电之路,第一条是南北充电之路,从北京绕东南沿海到广州,另一条从广州到华东。因为这两条充电之路,2014年某一天,有个疯狂的家伙邀请我一起去做一件看似不可能的事情组织一支国际车队,开纯电动汽车用80天时间环绕地球一圈。这完全是一个疯狂的举动,因为那时沿途90%的地方没有充电桩。我们去了,开的还是国产电动汽车,而其他国际车队开的是一水儿的特斯拉。我们不但顺利驶完全程,还顺带着拍了一部大电影。
这就是我的故事,总是不按常理出牌,总是做一些别人看起来不靠谱、不可能做成的事儿,但后来还是做成了,因为我会用我的宗氏逻辑去分析。为什么我敢开着纯电动汽车环球?大家想想,世界上是有油的地方多还是有电的地方多?况且当你去做一件有时代感、有使命感的事情,你能得到的帮助是无法想象的。这就是我的逻辑,所以我就上路了。把酷猴亲子乐园单独拎出来看,这是一个需要大量补贴的赔本买卖,但为什么要单独拎出来呢?如果从员工福利的角度来看,从事件营销的角度看,这个小园是不是一个极为划算的项目?厉害的人会花钱,会花钱才能更好地赚钱,就是这个道理。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思维模式,我称之为非对称思维!
(三)
这本书记录了我这些年的经历和思考,希望年轻的朋友们能有所借鉴。思维决定出路,尤其是在这个不停在变,变得让人不安甚至焦虑的时代。我们要学会适应这个时代,世界上没有真正安稳的地方,因为按照热力学定律,安稳意味着走向熵死。对我们来说,最安全的策略就是在变动中锻炼出超强的能力。安全感是要通过提升自己挣的,不应该是外部环境给的。
如果你想尽快实现财务自由,在这本书里你不一定能找到具体办法,但能够找到背后的逻辑。
如果你想过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生,在这本书里你可以找到知音,因为我喜欢创建独属于自己的赛道,然后一骑绝尘。
如果你的梦想是去周游世界,做一个有趣的人,这本书会教你怎么去设计梦想实现的路线图,至少要明白,该怎么做梦想才能实现。
如果你正为自己的未来而焦虑,或者你是年轻的爸爸、妈妈,正在为孩子的未来而焦虑,我想通过这本书告诉大家,总有一条路,其实不一定需要参与残酷的竞争,而真正的竞争发力点应该是选在哪条路上!
希望大家都能有一个彪悍、富足、有趣的人生!
宗毅
芬尼创始人兼CEO,被誉为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荣膺美国权威商业杂志《FastCompany》评选的2014中国最具创意人物100。中欧创业营及湖畔大学一期学员。
开创独特的裂变式创业模式,先后创立20家裂变公司,裂变式创业已经作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经典教案和湖畔大学一号案例。通过连接的力量,凭一己之力打通了中国第一条贯穿南北的电动车充电之路,发起互联网大篷车公益行动,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80天电动汽车环球中国队队长,创办办公室里的超级幼儿园……缔造芬尼基本法:总经理5年一大选,最多连任一届。把裂变式创业打造成裂变学院,让好的制度商业化并造福企业及其社会。
宗毅信条:一生一定要做一件很酷的事,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是此生最大的投资。
张文跃
从事管理咨询17年,帮助企业、个人在互联网时代转型升级,专长战略研究、商业模式设计、管理和激励机制优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