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统计学(第四版)》结合了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和国内外优秀统计学教材的成果,在内容上包括描述统计方法,推断统计方法以及介绍社会经济管理中常用的一些统计方法;在写法上与计算机紧密结合,大部分统计方法都给出了Excel的具体操作方法与数据分析结果的解析;在编排上把Excel在统计学中应用的具体操作集中在第11章阐述,保证了应用统计学理论学习的连贯性;把相关章节中演绎统计方法的例题的演算与第11章的运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的例子进行呼应,既简化了统计方法的演绎过程,又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运用Excel进行快捷的数据处理。
《应用统计学(第四版)》在尽量保持系统性的基础上,努力联系中国社会经济管理的实际,清晰、易懂、引人入胜,使其能适用于非数学专业的学生。
《应用统计学(第四版)》配套的教学大纲、电子课件、习题答案、案例库、上机实验数据及处理结果、各章案例及参考答案、浙江省历届统计调查大赛部分优选作品可以到http://www.tupwk.com.cn/downpage网站下载,也可以通过扫描前言中的二维码下载。
● 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举重若轻
《应用统计学(第四版)》从实际需求出发,每章以案例开篇,举例有的放矢,精心地将抽象的统计学理论与方法融入来自实践的案例中,用演译、归纳的方法阐述统计理论与方法,秉承统计思想,举重若轻地构建统计学的知识体系。
● 强调效率与效果,突出能力培养和应用
《应用统计学(第四版)》将统计学理论与方法置于社会经济背景下展开讨论,有机地给出Excel2010统计软件数据处理的具体操作方法与数据分析结果的解析。这种理论讲述与体验相结合,强调统计学理论、方法和数据处理技术的实际应用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刻体会到统计学源于实践、用于实践,而且有利于学生提高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降低学习难度,增加阅读趣味性
《应用统计学(第四版)》运用案例讲故事式地阐明统计理论与方法及其应用,清晰、易懂、引人入胜;表达形式上充分利用图表的优势,构建概念框架图,帮助学生理解抽象、难懂的概念与理论,领会统计思想,掌握统计方法。《应用统计学(第四版)》对每章内容都进行了小结,使内容层层递进,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
● 便于开展案例式教学、开放式教学
《应用统计学(第四版)》每一章的内容都配有经典案例,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讲解统计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配套的案例库,支持开展案例教学,尤其是精选的学生统计调查研究竞赛获奖作品与作者科研成果提炼的案例,极具现实感,能激发学生关注现实社会、经济与生活,引发其思考、调研现实问题。
第四版前言
统计信息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人们要从事经济研究和各种社会经济管理活动,都应该学会运用统计工具,掌握基本的统计理论和方法,才能做好工作。因此,统计学是各大专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不可或缺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我国传统的统计学教材,往往从统计理论的高度出发,内容抽象、逻辑推理与论证严密。这样的统计学教材不仅内容枯燥、生硬,而且还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和一定的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及计算能力,结果学生不容易自学,学习也就变得很被动了。
面对社会经济管理类文理兼招的学生,老师讲了往往文科学生也不容易懂。怎么办?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是让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强调应用。应用统计学可以从实际出发,运用案例讲故事式地阐明统计理论和方法。那么如何运用案例,将学生引入应用统计学领域,帮助学生构建统计学的知识体系和领悟统计思想,并掌握基本的统计理论和方法,使学生具有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呢?这需要明白统计学知识体系的教师们有的放矢地、耐心地积累我国社会经济实践中的统计案例,然后,精心地把抽象、枯燥、生硬的统计理论与方法融入案例中,或者引入来自实践的案例,让学生轻松建立统计思想,掌握如何应用统计学的概念、理论与方法来解决社会经济中的各种问题。换句话说,就是要编写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应用统计学教材。
当我申报的《应用统计学》被立为2009年度浙江省高校重点教材建设项目立项后(项目号:ZJB2009037),我们秉着以学生为中心的目的精心编写,于2012年3月付印出版。我们对首版就能有幸入选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而感到欣慰。
我们对《应用统计学(第四版)》的前三版得到认可与积极的反映表示感谢。我对在首版使用过程中反馈的宝贵意见与建议作了梳理,并进一步思考了许多细节问题。第二版在保留了首版的叙述风格与可读性的基础上,内容更加系统、紧凑与充实。比如,相关章节中演绎统计方法的例题的演算与第11章的运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的例子作了更好的呼应,既简化了统计方法的演绎过程,又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运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快捷的数据处理;我们继续思考与吸收第二版、第三版使用过程中反馈的宝贵意见,努力使这次新版的内容更加完善。挂清华教研网上的案例库进一步地完善,更好地支持开展案例教学,更有利于开放教学。《应用统计学(第四版)》与时俱进,补充了新近的浙江省统计调查大赛的部分优选作品;为更便捷高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充实了电子课件。概括而言,《应用统计学(第四版)》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应用统计学(第四版)》将统计理论与方法置于社会经济背景下展开讨论,使统计学的应用性得以自然呈现。这有利于学生更切实地理解统计理论与方法,使其在学习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的同时,自然地吸收具体领域的知识,便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死记硬背,拓展教学空间。比如,在第1章中,统计指标体系的阐述,安排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及结果的描述,使读者简约地了解工业企业统计的全貌,使统计指标体系概念具体化,且借机补充了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促进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
第二,每章都以经典案例的形式开头,举例有的放矢,将抽象的统计学理论与方法融入来自实践的案例中,同时强调如何运用Excel来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方法。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切体会到统计学源于实践,用于实践,而且有利于他们理解统计理论,举重若轻地构建统计学的知识体系,还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统计分组,通过2010年90家中国A股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负责人年薪的举例,演绎出两种分组结果,分析其作用与优缺点,总结如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何恰当取舍,揭示事物的本质,在此基础上归纳统计分组的知识体系;运用Excel进行分组数据处理,使枯燥、烦琐的数据处理变得生动有趣又便捷,以引导学生积极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提高其数据处理的能力。
第三,运用框架图,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由于统计学有些概念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所以《应用统计学(第四版)》充分利用图表的优势,构建概念框架图,帮助学生理解抽象、难懂的概念,领会统计思想。
第四,每章内容都作了本章小结。由于《应用统计学(第四版)》的部分内容有一定的难度,不容易把握重点,所以,为了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我们对每章内容都进行了小结,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第五,配套的案例与上机实验数据及处理结果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每章的练习题不仅设计了帮助读者理解、掌握统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思考题、选择题与计算分析题,还安排了便于在教学中实践统计学应用的案例分析题。这些练习提高了读者运用统计基本理论与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精选的配套案例题与挂清华教研网上的从易到难的三级案例库,能支持教师开展案例教学,尤其是精选的学生统计调查研究竞赛获奖作品与作者科研成果提炼的案例,极具现实感,能激发学生关注现实社会、经济与生活,引发其思考、调研现实问题。
此外,在局部内容上存在亮点。比如,在数据获取上,系统地阐述了获取原始数据的科学方法与次级数据的来源渠道,内容具体实用,引领前沿。比如,具体给出政府机构与国际组织的次级数据网站;国内外出色的专业研究机构提供次级数据的公司或网站;顺应大数据时代背景,展望革命性的可扩展标识语言,思考部门统计与行政记录孤岛问题等;统计指数秉承统计思想,因素分析方法破解了同度量因素固定期的确定的难题。
由于Excel 2010仍然是主流版本,因此,本版继续选用Excel 2010作为实例操作软件进行介绍。
《应用统计学(第四版)》共分11章,第1、2、3和10章由卢冶飞编写,第4、5、6和7章由孙忠宝编写,第8章和第9章由蒋烨、卢荻编写,第11章由朱海华、王蒙编写。全书由卢冶飞教授担任总纂并定稿。
《应用统计学(第四版)》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统计学教材及有关论著,在此谨向文献的作者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难免存在错误,恳请同行和各位读者批评指正。我们的邮箱是huchenhao@263.net,电话是010-62796045。
《应用统计学(第四版)》配套的教学大纲、电子课件、习题答案、案例库、上机实验数据及处理结果、各章案例及参考答案、浙江省历届统计调查大赛部分优选作品可以到http://www.tupwk.com.cn/downpage网站下载,也可以通过扫描下面的二维码下载。
卢冶飞
2019年5月于杭州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
1.1 统计的含义 2
1.2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3
1.3 统计学的应用 在经济研究和管理中的应用 4
1.4 统计学的基本范畴 7
1.4.1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7
1.4.2 统计思想的概念框架 10
1.4.3 统计数据的研究过程 11
1.5 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 12
1.5.1 描述统计 12
1.5.2 推断统计 14
1.6 计算机在统计中的应用 15
1.6.1 计算机在描述统计中的应用 16
1.6.2 计算机在推断统计中的应用 16
1.6.3 计算机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16
本章小结 16
练习题 17
第2章 数据与数据收集 21
2.1 数据 21
2.1.1 数据的测量尺度 21
2.1.2 统计数据的常用类型 23
2.2 数据的收集 25
2.2.1 原始数据的收集 25
2.2.2 次级数据的收集 33
本章小结 38
练习题 39
第3章 数据整理 43
3.1 数据整理概述 43
3.1.1 数据整理的步骤 43
3.1.2 数据分组 44
3.1.3 数据汇总 46
3.2 数据整理结果的描述:统计指标 56
3.2.1 总量指标 56
3.2.2 平均指标 57
3.2.3 相对指标 58
3.3 数据整理结果的描述:统计表和统计图 63
3.3.1 统计表 63
3.3.2 统计图 64
本章小结 67
练习题 68
第4章 数据分布特征的度量 73
4.1 集中趋势的度量 73
4.1.1 众数 74
4.1.2 中位数 75
4.1.3 算术平均数 78
4.1.4 调和平均数 80
4.1.5 几何平均数 81
4.1.6 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比较 83
4.2 离散程度的度量 84
4.2.1 极差 84
4.2.2 异众比率 84
4.2.3 四分位差 85
4.2.4 平均差 86
4.2.5 方差和标准差 87
4.2.6 离散系数 89
4.3 偏态和峰态的度量 90
4.3.1 矩的基本形式 90
4.3.2 原点矩 90
4.3.3 中心矩 91
4.3.4 偏度系数 91
4.3.5 峰度系数 92
本章小结 94
练习题 94
第5章 参数估计 99
5.1 抽样调查的一般问题 99
5.1.1 抽样调查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99
5.1.2 抽样推断的几个基本概念 101
5.1.3 抽样分布理论 103
5.2 参数估计 112
5.2.1 参数估计的一般问题 112
5.2.2 一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116
5.2.3 两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122
5.2.4 样本容量的确定 130
5.3 抽样设计 133
5.3.1 抽样设计的基本原则 133
5.3.2 抽样组织设计 134
本章小结 140
练习题 141
第6章 假设检验 147
6.1 假设检验的基本问题 147
6.1.1 假设的陈述 147
6.1.2 两类错误与显著性水平 149
6.1.3 检验统计量与拒绝域 151
6.1.4 利用P值进行决策 152
6.2 一个总体参数的检验 155
6.2.1 总体均值的检验 155
6.2.2 总体成数的检验 160
6.2.3 总体方差的检验 161
6.3 两个总体参数的检验 162
6.3.1 两个总体均值之差的检验 163
6.3.2 两个总体成数之差的检验 168
6.3.3 两个总体方差比的检验 170
本章小结 172
练习题 173
第7章 方差分析 177
7.1 方差分析的一般问题 177
7.1.1 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 178
7.1.2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179
7.1.3 方差分析检验的一般形式及基本假定 179
7.2 单因素方差分析 180
7.2.1 分析步骤 180
7.2.2 方差分析表 182
7.2.3 方差分析中的多重比较 183
7.3 双因素方差分析 184
7.3.1 双因素方差分析及其类型 184
7.3.2 无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185
7.3.3 有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187
本章小结 191
练习题 191
第8章 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197
8.1 相关分析 197
8.1.1 相关关系的概念和种类 197
8.1.2 相关分析的图表和意义 199
8.1.3 简单线性相关 202
8.2 线性回归分析 204
8.2.1 回归分析 204
8.2.2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207
8.2.3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211
8.3 回归模型的统计检验和预测 215
8.3.1 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 215
8.3.2 模型的显著性检验 217
8.3.3 解释变量的显著性检验 217
8.3.4 预测 218
8.4 非线性回归分析 221
8.4.1 双曲线 221
8.4.2 幂函数曲线 222
8.4.3 二次曲线 222
8.4.4 对数曲线 223
本章小结 223
练习题 224
第9章 时间序列分析 229
9.1 时间序列的编制 230
9.1.1 时间序列的概念和意义 230
9.1.2 时间序列的种类 231
9.1.3 时间序列的编制原则 232
9.2 时间序列的对比分析 232
9.2.1 发展水平与平均发展水平 233
9.2.2 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量 236
9.2.3 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 237
9.2.4 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239
9.3 时间序列的成分及其分析 240
9.3.1 时间序列的成分 240
9.3.2 时间序列的分解模型 241
9.3.3 长期趋势分析 242
9.3.4 季节成分分析 247
9.3.5 循环成分与不规则成分分析 250
9.4 时间序列的预测方法 251
9.4.1 趋势外推法 251
9.4.2 移动平均预测 253
9.4.3 指数平滑预测 255
9.4.4 预测误差 258
本章小结 259
练习题 259
第10章 统计指数 263
10.1 统计指数的概念和类别 263
10.1.1 统计指数的概念 263
10.1.2 统计指数的分类 264
10.2 总指数的编制 265
10.2.1 个体指数与总指数性质及其关系 265
10.2.2 总指数的编制方法 266
10.2.3 直接影响统计指数功能发挥的基本要素 272
10.3 几种重要的常用指数 273
10.3.1 零售价格指数 273
10.3.2 消费价格指数 274
10.3.3 股票价格指数 275
10.4 指数分析法 276
10.4.1 指数体系及其作用 276
10.4.2 因素分析法 277
本章小结 286
练习题 287
第11章 Excel在统计学中的应用 291
11.1 Excel统计功能介绍 291
11.1.1 统计函数 291
11.1.2 数据分析工具 291
11.1.3 统计图表 292
11.2 用Excel进行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293
11.2.1 数据排序 293
11.2.2 频数分布函数 294
11.2.3 数据透视表 294
11.2.4 统计图 295
11.3 用Excel工作表函数描述统计量 297
11.3.1 用Excel工作表函数描述集中趋势 299
11.3.2 用Excel工作表函数描述离中趋势 299
11.3.3 用Excel工作表函数描述分布形态 300
11.4 抽样推断 301
11.4.1 抽样与抽样分布 301
11.4.2 参数估计 302
11.4.3 假设检验 303
11.5 方差分析 305
11.5.1 单因素方差分析 305
11.5.2 双因素方差分析 307
11.6 用Excel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 309
11.6.1 用Excel进行相关分析 310
11.6.2 用Excel进行回归分析 311
11.7 时间数列分析 314
11.7.1 用Excel作趋势图直接预测 314
11.7.2 利用移动平均分析工具进行预测 316
11.7.3 使用直线函数LINEST和趋势函数TREND进行线性预测 317
11.7.4 指数平滑法与预测 318
本章小结 320
练习题 320
附表 324
附录A 标准正态分布表 329
附录B 2分布表 331
附录C t分布表 335
附录D F分布表 337
参考文献 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