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取了93个四川境内的古乡镇,独立成篇,分别撰述。内容包括历史沿革、地理区划、住民来源、名人轶事、建筑遗存、农商活动、民间艺术、传统习俗、宗教信仰、风光景物、美食特产等多个方面。
谈及巴风蜀韵,名山大川固然是其存在和表现的一面,然而,人文社会则从人类繁衍和发展上即人类活动与文化方面体现出其特有的另一面,其范畴包括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学艺术、道德观念等。
四川各地古乡镇鲜明和具特色的是其丰富多彩与兼收并容的移民文化,这种移民文化典型地表现在语言、建筑、民间艺术、风俗习惯等多个方面。
乡土性的东西看似寻常,其实,其中的许多元素和细节,朴素、平实、自然、生动,也不乏充满艺术和灵性的东西。
这些恰恰是现代城市生活中越来越少见的,即传统的东西。
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传统文化仍有着其强大的生命力和长久的影响力。
多地多样化的民间艺术,大大丰富了四川乡村文化生活,在不断融合、传承与演化的过程中,形成了诸如川北灯戏、川西花鼓、四川清音、川剧高腔等巴蜀地区特有的表演艺术,以及其他各类民间艺术。
乡镇中的旧时建筑,使用当地的土石木竹等材料,与环境融为一体,也支持着乡人的生活方式。
新时代里,乡村建设与发展仍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对古乡镇的记录与研究,有助于我们思考更多的问题。
巴蜀,从中国文化分区上来看,大致范围包括四川盆地及其周边区域,即今天的四川,加上重庆、陕南、黔北、鄂西,以及云南昭通等部分区域。巴蜀的称谓来源于先秦时期的巴国和蜀国、秦时的巴郡和蜀郡、汉代的“三巴”(巴东郡、巴西郡、永宁郡)与“三蜀”(蜀郡、广汉郡、犍为郡)。四川之称呼,源自唐代剑南道的“东西二川”,即剑南东川与剑南西川,后由宋代的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川峡四路”省文而来。其作为行政区划,则是在元代才设立四川行中书省,而后于明代设四川省的。巴蜀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历史上,巴蜀学人在宗教、医学、文学艺术等多方面成就斐然,影响深远。“四川山水,秀丽异常,其人多敏慧风雅。”四周山势险要,巴蜀之地相对独立和封闭于其他区域,域内四川盆地及周边丘陵地带传统农耕经济比较发达,特别是明清时期持续和大规模的移民迁入,在多民族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其独特的,在语言、饮食、风俗、艺术等各方面自成一体的地域文化,其中,蜀锦、蜀绣、川菜、川剧等,就是典型的具有强烈地域色彩的文化符号。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唐代诗人李白《蜀道难》一诗中的句子。千百年来,古蜀之地一直被认为与外域通接交往甚少。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远至商周时期,巴蜀地区就与长江中游地区,以及中原地区有着很多交集。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的商周都城遗址、成都市金沙村的商周都城遗址、四川省宣汉县罗家坝的东周墓葬群、成都市商业街的春秋战国船棺墓、成都市青白江区双元村的春秋战国船棺墓葬群、成都市新都区马家山的战国木椁墓等多处文物发掘中,先后出土了大量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铜器、陶器、漆器、玉器等制品,其中很多器物明显带有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特点。这充分说明了上古时期巴蜀地区就与外域相通相融,在文化进步与发展上互有影响。战国、秦汉至唐宋时期,巴蜀地区有了更多通往外域的大道,如阴平道、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洋巴道),以及连通西域与南亚的茶马古道、蜀身毒道、五尺道等。这些官道和商道极大地促进了巴蜀地区与外界的交往,包括人员、商货、文化等多方面的互通共融。显然,这样的互通共融,也是形成巴蜀地区人类生存环境与文化构成的重要原因。
现代交通的便利,使得天险峭绝的巴蜀之地与外部世界通无共有,文化渐变趋同。几千年来形成与固有的巴蜀文化原本浓厚的色彩在其延续中悄然淡去。城市中,我们已经很难寻觅到祖先留下来的东西,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令人心醉神往和乐于称道的巴风蜀韵,也只能在古人留下来的诗词歌赋中或史志记录中感受和幻想。至于细说到巴蜀地区那淳朴的习俗与风尚,以及其合乎自然的居业形态,也只能在僻乡远村方可找到不多的旧痕古迹。
目录
徐平,教授,巴蜀文化学者,1956年出生于四川广元,现居成都,著有《秋月春风》《寒泉雅弄》等散文集和诗集。
目录
广元 001
广元 昭化 003
广元 柏林沟 006
青川 青溪 08
巴中 011
平昌 白衣 013
巴中 恩阳 015
通江 毛浴 017
达州 021
大竹 清河 023
大竹 竹阳 025
渠县 土溪 027
达川 石桥 030
阿坝 033
小金 抚边 035
绵阳 039
三台 郪江 041
三台 西平 043
江油 青林口 045
江油 重华 048
德阳 053
德阳 孝泉 055
中江 仓山 057
南充 061
高坪 龙门 063
蓬安 周子 065
蓬安 金溪 067
阆中 老观 069
仪陇 马鞍 072
成都 075
崇州 怀远 77
崇州 元通 79
崇州 街子 82
双流 彭镇 85
双流 太平 87
双流 黄龙溪 89
邛崃 夹关 92
邛崃 大同 95
邛崃 火井 96
邛崃 平乐 99
邛崃 高何 101
大邑 新场 103
大邑 安仁 106
大邑 唐场 109
温江 和盛 111
蒲江 西来 113
金堂 淮口 115
金堂 五凤 118
郫都 唐昌 120
龙泉驿 柏合 123
龙泉驿 洛带 125
彭州 濛阳 128
彭州 新兴 130
彭州 白鹿 132
简阳 石桥 134
青羊 苏坡 136
新都 新繁 138
青白江 城厢 141
遂宁 145
遂宁 龙凤 147
射洪 青堤 149
广安 153
广安 肖溪 155
武胜 沿口 157
武胜 中心 159
岳池 顾县 161
眉山 165
青神 汉阳 167
青神 瑞峰 169
洪雅 高庙 171
洪雅 柳江 173
彭山 江口 175
仁寿 始建 177
雅安 179
芦山 太平 181
雅安 上里 183
汉源 清溪 186
乐山 189
峨眉山 罗目 191
沐川 箭板 193
乐山 西坝 195
夹江 木城 197
夹江 华头 199
犍为 罗城 202
马边 荍坝 205
内江 207
内江 椑木 209
资中 罗泉 211
资中 铁佛 213
资中 甘露 215
隆昌 渔箭 217
隆昌 龙市 219
自贡 223
自贡 仙市 225
自贡 牛佛 227
富顺 狮市 230
富顺 赵化 232
泸州 235
合江 尧坝 237
合江 福宝 239
纳溪 乐道 241
宜宾 245
宜宾 李庄 247
宜宾 思坡 250
宜宾 安边 252
宜宾 横江 254
屏山 龙华 257
凉山 261
西昌 礼州 263
宁南 华弹 265
盐源 卫城 268
参考文献 271
《四川特色古镇文化大观》:
清河,旧时亦称“清和”,位于大竹县北约25千米处东柳河西岸。清代渠县编户四里,分东、南、西、上北和下北五路,时清河场为渠县东路云合里辖。晚清宣统年间,渠县设杨家乡,辖杨家、清河、回龙和柏林四场。民国早期,清河场编人清白乡,为渠县第六保。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清白乡由渠县划人大竹县,后分为清河乡和柏林乡,时为大竹□□区辖。1958年设清河区,下辖清河、柏家、李家、柏林四乡。2000年,清河撤乡建镇。
发源于大竹县东部峰顶山深处的东柳河,经竹北、人和、杨家、清河、柏林等乡镇,至达川区木头乡大河咀注入州河。该河流经之处,大部为浅丘平坝区域。水丰土沃,这一带自古以来为适宜农耕和人居的宝地,元明时期,湖广籍移民大量到来,种竹栽麻,植桑养蚕,促进了当地农业发展,丝织纺染等手工业也得到迅速发展。渐渐地,东柳河旁平坝处即今清河场处形成人居聚集处,清初,于此处兴建了清河场。清中晚期,清河场又先后修建了双流桥和永平桥,溪河两岸乡人来往更加便利,清河场也日益繁荣,成为了远近有名的大场。
明末清初,渠县、大竹等地战乱尤甚,田地荒芜,民众流离,城乡凋敝,满目苍凉。在清廷优抚政策下,多省地移民不辞辛劳,辗转来到渠县、大竹一带,插占落业,立册定居。落户清河的外省籍移民以湖广、福建、广东、江西等省的为多,其中有不少为来自广东、福建等地的客家人。清同治《渠县志》载:“自献贼之变,遗民无几,故土著者少而五方之人杂处乎其间。”移民在这里,安土乐业,或农或商,勤劳奋进,很快在这里站稳脚跟,家兴族旺。至晚清时,清河场涌现出很多富室大家,乡场的繁盛也达到新的高度。
范性家族即晚清民国时期清河场的望族大户。耕读传家,学则优仕,范姓家族人才济济,出类拔萃者众,晚清民国时期,当地多位范性人士或在区场担任要职,或在军伍晋级高阶,或在外地为官从业。细数道来有,范先级担任渠县第三区团总,范守中担任清河场局士团保,范舜典、范楠轩等人在军中担任高官,另有范姓“舜”字辈和“之”字辈多位人士在外为官或从政。
范氏诸位,佼佼者,当为范舜典。范舜典,后改名为范绍增。前面提及的范先级为其祖父;范守中为其父亲。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范绍增出生于清河场。富贵乡绅人家子弟,本有更多读书机会,但童年时的范绍增不愿束身修行,却对江湖行侠多有向往。13岁时,范绍增就加入了帮会组织,拜在渠县三汇镇“礼”字号袍哥大爷熊东山门下,平日里四乡逛游,乐在其中。遵道秉义,意气相亲,范绍增很快就得到众相认同,当上袍哥小首领。清宣统三年(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兴起,渠县、大竹一带为保路反清的中心地,时范绍增响应号召,加入当地同盟会。民国五年(1916年),范绍增率部参加反袁护国战争,后被扩充进川滇黔靖国联军,任模范营营长。此后,范绍增步步高升,先后在军中任团长、旅长、师长,以及川鄂边防军司令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范先后担任国军第十一兵团副司令、第八十八军军长、第十集团军副总司令等职,参加过上海保卫战等战役,战功卓著,荣获过各级勋章、奖章多枚。1949年12月,范绍增在渠县三汇镇率部易帜□□,后范分别在解放军部队和河南省□□部门任职。范绍增的侄子范楠轩,也是人中翘楚。范楠轩先后担任川鄂边防军混成旅旅长、第二十军四师独立旅旅长、第十二旅少将旅长,抗战期间任第七十二师新编十四师师长,参加过武汉会战。1949年12月,范楠轩与其叔叔范绍增等人一道反蒋□□。
范绍增幼时顽劣不学,加之有着一副憨态相貌,被人戏称“哈儿”(四川话傻儿的意思),后来在战事中范绍增也是勇猛过人,不畏劲敌,敢于拼杀,因而得名“哈儿师长”。纵观其一生经历,范绍增确实是一位传奇人物。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以范绍增为原型,根据其不凡之经历改编的影视作品《傻儿师长》《傻儿军长》《哈儿传奇》等相继上映,川军将领范绍增的故事被更多的人所知,其诙谐智趣、为人仗义的特质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清河场不大,吸引外地客人眼睛的是场上整齐划一的“骑楼”古建筑群。场上老街始建于清初,早先街两边都是各门各户、各色各样的民房,街道也很狭窄。至晚清民初时,老街已不适应场市人口众多和商业繁盛的需要。时当地绅粮范性家族出资并号召清河场民众出资出力,拓宽街道,修葺路面,对场市民居建设进行了重新规划。新建成的民居为格调统一的商住两用式骑楼建筑。偏远农乡中,营造这样的洋味十足的建筑,这在当时可谓是追赶风潮、惊世骇俗之举。
骑楼,又称廊房,即带有粗大圆柱外廊的建筑物,这种建筑源于古希腊建筑样式,早期由英国殖民者引入印度,以及东南亚各地。19世纪初,这种建筑流行于南洋各国,特别是新加坡等地。从南洋返乡的华人,又将这种建筑引入国内,晚清民国时期,骑楼成为广东、广西、福建等沿海地区侨乡和客家人居住地的特色建筑。至今,还能在沿海的一些城乡里看到这样的建筑群。
骑楼式建筑,带有宽阔的走廊,可以遮风挡雨蔽日,既能提供公共人行空间,又利于全天候进行商业活动。对于农乡场市,这样的建筑平时里可以给居民提供户外作业或休闲歇息的地方,赶场天又可给商客提供做生意的场所。商住两用,格外方便,加之骑楼建筑联排而建,整体格调统一,式样典雅,更显得风貌独特,气韵不凡。
清河场的骑楼建筑,修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范姓家族为主要出资人。老街两边的二层坡屋顶式砖木结构骑楼建筑,长廊贯通,廊宽近3米,约为街宽的一半,上下街共有希腊式粗大圆柱180根,柱顶装饰有塑花,图案丰富,楼上有通体栏杆。街道南北入口各有一道坊门,上有当地晚清举人书写的匾额,分别是“清场雅镇”和“河引利源”,坊门上还有“福”“禄”“寿”“喜”等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西元素结合,清河老街古味凸显,可以说清河场是四川农乡街场万花丛中一朵奇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