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故事,直抵人心,直面人性。从一个因贫穷辍学的农村娃到市长,再到成功商人,贾市长的人生充满了坎坷波折。他常说,没在坎坷中活过,不足以悟人生。人生海海,不懂点人生道理,就过不好这一生。人情世故,江湖套路,官场规则,这些你一定要懂得的人生哲学、生活智慧,懂得越多,你就活得越明白,越透彻。贾市长的故事都是真人真事,都是亲身经历。贾市长的故事是生活真谛,是人生哲理,也是江湖段子。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事儿:政治家有政治的事儿、商业精英有商业的事儿、老百姓有老百姓的事儿,而且人越多的地方事儿就越多,越复杂。
过了天命之年才明白:一直不停地折腾着自己的都是各种各样的事儿,其中有国家的事儿,也有个人的事儿;有高尚的事儿,也有苟且的事儿;有欢天喜地的事儿,也有焦头烂额的事儿。在同各种大事儿、小事儿的博弈、妥协、周旋中,不知不觉我已步人生命的后半程。
回想这一路走来,无论处于何时何地,什么样的境遇中,都有躲不开的事儿,都必须懂事儿。我一直牢记母亲的谆谆教诲:一是要感恩和念好,二是要与人为善,三是要多学本事。
(一)
母亲曾说我小的时候就很懂事儿。
母亲不识字,会讲的故事也不多。但孔融让梨的故事却给我讲了不知多少遍,直到后来再要讲的时候,我就说:“妈,您别讲了,我会吃最小的那个梨。”
我不记得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懂事儿的。
母亲不会讲大道理,她说的懂事儿,不外乎要她的子女不与邻家小孩儿吵架、打架;在村里规矩老实,见到长辈打招呼,给老人让路;放学回家帮着挖野菜,自觉写作业……
“文革”时期,村里的几个地主、富农、反革命,被戴上纸糊的高帽游街,不少小孩儿向这些人身上抛石块儿、泥巴,还有的往人家身上放毛毛虫。但是母亲向我千叮咛万嘱咐:“只许看,不许动手。”
家里的粮食不够吃,每年夏天都会向邻居借玉米面。等到秋天新粮收割时,母亲让我去还,她都会在足斤足两的基础上再多添一碗给人家。
母亲的教育,便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言传身教引领自己的孩子们好好做人。
(二)
我十八岁那年,为了照顾村里因公中毒住院的病号,在鞍山中心医院做了三个月的护工。这是我头一次离开家、离开山沟,独自来到一百多里地外的钢都。
母亲总说:“勤快的孩子错不了。”
贾维国,辽宁海城人,毕业于本溪冶金专科学校,经济师。
曾先后担任原冶金部辽镁公司海城镁矿管理副矿长、大石桥市副市长、盖州市政府常务副市长等职。
2002年春季,到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研究生班进修学习一年,后辞职下海创业。
第一章 往事如烟
一念,绕过天堂
齁儿巴
生命的本能
“讲理”寸步难行
鸡蛋的用途
三大爷
救灾款
十八岁的小护工
时来运转
押注命运的选择
缘来如此
母亲是一片蓝天
心底的渴望
第二章 蛰伏岁月
贵人
一只外来的鸟儿
借来的担当
小爬虫
机遇
救场
买葱
柿子与椰子
温德利夫人
火锅烟囱
守卫大哥
袁书记
坐庄
表态
……
第三章 北京北京
第四章 人生何求
第五章 尽是笑谈
《懂吗 懂了》:
“二罗”是罗家老二,叫罗桂友。他有位姐姐和一位哥哥。父母早逝,姐弟仨相依为命。二罗和哥哥都是村里最老实巴交的农民,像他这样老实的人,在村里有时是会被人欺负的。
多亏他姐夫是村里的能工巧匠,有姐夫的照顾,三十来岁的二罗,光棍的日子过得还算安稳。他干起活儿来就一个心眼儿,不会偷懒耍滑,一米六〇的个子,胖墩墩的,都是用“劲儿”堆起来的。
一九七六年六月的一天,生产队里运来一马车化肥,二罗自己把两吨化肥扛进了仓库。大热的天,光着膀子,汗水和撒在身上的化肥浸泡着他的身体。从那天晚上开始,二罗全身浮肿,在乡卫生院治疗几天不见好转,就转到了鞍山中心医院治疗。
因化肥中毒,二罗患上了中毒性尿毒症。生产队队长派人去医院陪护,陪护人员除拿队里最高的工分,每天还额外补助六角钱,这事最初没派上我。可是没几天,医院来了通知,让队里换个有点文化的人去陪护。
那年我十八岁,作为队里“有点文化”的青年,被派到市中心医院,给二罗当上了小护工。陪护的主要任务是打热水、订饭、看点滴、帮着服药、协调医护事务、缴纳药费,等等。二罗去卫生间的事儿基本可以自理,这大大降低了我的劳动强度。
我来了以后,二罗特别开心。我辍学回村这半年多,最初干的农活就是跟二罗赶牛车拉土。那段时间,二罗教我学会了套牛车、赶牛车,我们相处得很好。
因为二罗是重患,住在重症病室。大的病室住四位患者,小间住两位患者。二罗住的是小间。晚上,我就把自己的小身板侧在二罗的病床边,屁股担在一个凳子上睡觉。
对面床的病友姓陈,人称“陈八级”。刚开始时,我还觉得奇怪,挺好的老师傅怎么叫这么难听的名字?后来才知道,他是鞍钢机床厂的八级钳工,是技术领军人物,并兼任厂工会副主席。
陈师傅人缘特别好,看望他的人特别多。有人称他“八级”,有人称他师傅,也有人称他“主席”。那时候,一周只公休一天,每逢周曰,上午都会有一群人来病室。当客人来得较多时,我便把床收拾好,陪二罗到病房走廊散步去,既锻炼了二罗久卧的身体,又腾出空间,给陈师傅的客人提供了方便。
到热水房排队打开水的活儿我包下了,连同相邻房间的患者,凡没有家人陪伴的,打热水、喊护士等跑腿的活儿我都帮着干,加之二罗的憨厚,我们哥俩赢得了左右病室患友及家属们的好感与好评。陈师傅和他老伴很喜欢我,让我叫他们叔叔、阿姨。
陈叔叔的客人中有不少是厂里各层级的干部。在他住院的一个多月里,前前后后,我见过不少人,有的彬彬有礼,有的热情温暖,有的能说会道,有的庄重绅士……我喜欢看他们相处和交流,他们眼界开阔,说话得体,人情练达。这让我跟着长了不少见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