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上海才女作家张怡微在台湾生活三年的图文集,是典型的的“异乡人手记”,是往返于上海与台北间的“两地经验”。作者以细腻温情的笔触描绘台湾,以文艺的情怀行走在台湾的路面,感受梦想与现实中这个艺文所在地的灵魂,涉及文艺青年所钟情的台湾在地风情,记叙余光中、吴念真、舒国治、林汉章、骆以军、周梦蝶、九把刀等台湾作家、诗人、电影人的行迹以及融化到骨子里的生活琐碎中的“这些人,那些事”,从“水城”台北到《悲情城市》中失语的九份,从莺歌老街到鹿港小镇,那满溢茶香与书情的永康街,那充满古早味的大稻埕,那犹如进入玲珑宝盒、充满惊喜与生趣的中山北路……也许,这从地表渗透出来的来来往往的市声才是台湾最美的风致。
台北就像是所有非台北人的一个梦,仿佛远离生产,充满诗情,有着闲散的下午与无穷无尽的温暖音乐、宜人文字。但事实上,这样的台北可能是在地的台北人都不尽熟知的自身,与我们所亲手建立起的文艺台北相比,现实也许不那么纯粹。从上海到台北,从文艺到真实,从风景到人情,曾经的盛景、幻影都宛若轻烟,折射着旧日的旖旎与温情。都是遗风在醉人。
台湾是民国梦,是电影、音乐,是避世乐园,就连美食都成为一个非去不可的理由。而在作者看来:文艺梦,终究是故土生成的旧梦,逐之而不得,才一股脑投射到异乡。对台湾,如今我已经去了魅。抽丝剥茧,心中所能剩下的,唯有一个异乡的“家”。而隔岸观火的我们依然能从作者作为“异乡人”的叙说中听到那来来往往的市声,穿梭于那会说故事的街巷,在艺文与美食,书店与咖啡馆,复古与新生的交汇相融中,静静地展现出一个深藏心底的台湾风致。
张怡微在《上海壹周》开设专栏“宝岛村”,作为《上海壹周》兼职记者,参与报道台湾金马电影节、台北书展等重要文化活动。
书中所收散文《飘浪与抒情》获第15届“台北文学奖”散文组首奖,是该奖创办以来**次由大陆作家摘得**荣誉;《从冒险到壮游——华丽岛纪实》获台湾“两岸交流纪实文学奖”佳作奖。
张怡微,1987年生,上海作家协会签约作家。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写作专业硕士,目前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博士班在读。曾获第15届“台北文学奖”散文组首奖(是该奖创办以来第一次由大陆作家摘得最高荣誉)、第38届香港青年文学奖小说高级组冠军、第33届台湾时报文学奖、台湾“两岸交流纪实文学奖”佳作奖、第三届中环杯《上海文学》中篇小说大赛新人奖、第六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等。
目前出版有长篇小说《你所不知道的夜晚》、《下一站西单》、《梦醒》;短篇小说集《旧时迷宫》、《时光,请等一等》、《青春禁忌游戏》;散文集《怅然年华》等。
数十万字中短篇曾发表于《人民文学》、《上海文学》、《小说界》、《鲤》、《萌芽》等杂志,在《上海壹周》开设专栏“宝岛村”,作为《上海壹周》兼职记者,参与报道台湾金马电影节、台北书展等重要文化活动。大量影评、书评发表于《文汇报》、《外滩画报》、《上海壹周》、台湾《时报》、香港《苹果日报》等报刊,积累了大量年轻读者。
代序行走本身就是一种诠释
第一辑 漂浪与抒情
华丽岛流水
从冒险到壮游
——华丽岛纪实
漂浪与抒情
第二辑 都是遗风在醉人
台北春日
鸟 来
莺歌向晚趣灵无边
樟山寺
椰林大道l
初秋清韵
失语的九份
拟静抚远巷弄玲珑
都是遗风在醉人
原来是你
境外漂流
玻璃心
花期自在
桐花祭
我的大学
大树下主人
赏星
少年精神
莫欺少年穷
找到工作
自己打扫
林旺的故事
双鱼座
不许联想
为了唱一首歌
台 风
悠长春假
爱情的枪
过年
蓦然回首
窗外
第三辑 写,为了那缭绕于人的种种告别
护井人
城市的灵魂
百城堂主
无字天书
鬼心与人心
兔子咖啡厅
变老
心肝阿母
老年人健康法
最会讲故事的欧吉桑
九把刀的神话
舌尖笔尖
经过
伪问题
有何不可
旧书与新梦
胶片温馨
金马六百里
彩虹
吹吹风
媒体人
甄嫒热
新闻系
壮游青年
愈流逝愈哀切
创作坊
电影节
诗歌节
断代的上海
——评蒋晓云《百年好合》
吸血鬼一样的热泪如倾
——评朱天心《猎人们》
后记鸟瞰记
华丽岛流水 “多年后我发现,对于一名作家而言,旅游最重要的事就是自己所接触的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爵士曾在《超越信仰》一书中写道。这本厚厚的游记陪伴了我2010年游学台湾的整个过程,我找到它的时候万分惊喜,因为大陆尚没有译本_却在读完它以后百感交集,因为贯彻阅读全程,夹杂各种悲欣交集,我才渐渐识得了台湾、台湾人,并由此更进一步地识得了大陆、我的家乡。
我申请来台时,尚未闻及“两岸自由行”开放的消息,因而我的游学计划受到了同侪们一致艳羡,颇风光了好一阵。可仔细想来,我对台湾的印象实在浅薄,只记得小学课本里的“日月潭”,及从小就被灌输的信条——“对岸的人民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直到去年四月时,朱天心、唐诺夫妇去到大陆演讲,我正巧在同乐坊芷江梦工厂边上的港式茶餐厅与两位老师坐上下楼,遥遥相望的紧张、欢喜才使我真正感受到,世界已经大不同。如今的台湾已经距离我的生活越来越近,离我的想象越来越远。
这种感受在我抵达台湾之后尤为强烈。在日月潭搭快艇,既不见日,也不见月。无处登攀,难以亵玩。在阿里山上没有看到比西门町更正的姑娘,等候日出时我倒是被冻得不知所以。艋胛大道上看不到凤小岳,垦丁也不一定天气睛。凡纳比吹落了我们同胞的游览车,滚动新闻让我第一次近距离地了解什么叫做尸骨无存。鹿港的妈祖庙里膜拜的人们依然虔诚,东北季风吹过的九份在我的心里永远站着吴念真和他偏执、爱抽烟的“多桑”。老台北不像白先勇笔下的奢华、感伤,向热情的行人们问路倒是常常会得到相反的方向。我没有在忠孝东路上走个九遍,倒是在南京西路上领到了诺贝尔和平奖的号外,偷偷地带回民宿,折放在包包的底层。
我所就读的逢甲大学地处台中市西屯区,一片并不新潮的地域,却也是陆客赴台旅行的必经之地,通常旅行团由日月潭或阿里山参观归来,晚上的一站就是夜游逢甲。它的盛名源于台湾“夜市”文化的深入人心,“逢甲夜市”还曾被评为全台最好吃的夜市,事实却也不一定。台湾夜市的形态类似于上海的“排档”,但夜市料理的规模和创意显然要略胜一筹。相较于台北的士林夜市、高雄的六合夜市,逢甲夜市的地形显得更大更窄,支巷丛生。每每到了周末傍晚,逢甲的道路就会变得水泄不通,几乎所有的饮食摊位前,都簇着密密麻麻的人群,兴隆繁盛。夜市的大部分摊位都没有座位,仅凭一台小车、一个店员的手工作业,就可以撑起一家别具特色的小铺。而店员们热情周到的服务,也常给路人留下极深的印象。
台湾人爱用“古早”来形容“有一些历史感”的物什,譬如古著鞋、包或衣裙,也有复古的店铺、建筑和只有在儿时才见过的玩具及吃过的食物。“古早 ”泛指着上一个年代的产物,无论是爷爷奶奶一辈还是爸爸妈妈年轻的时候留下的痕迹,凡是“旧”的,就算不怎么精致,不怎么值钱,也是美好的符号。人的年纪越长,似乎就越爱追寻旧时滋味的淳朴。如今盛行的“古早”味,已经不再是个人标新立异的价值取向,恰恰相反,它已经成为了人们的“集体回忆” ,试图将历史以味觉的形式留存于心。
而手工作业本身在如今看来,多少有一些遥远的味道。尤其是在我常年居住的上海,饮食、服饰等各种文化的机械生产、复制,促进了大规模连锁企业的发展,却也压榨了原本鲜活、手工的个性生产。换句话说,在大都市中人们想要吃到亲切、温情的纯手工食物,或想要穿上独家缝制的衣裤,则不得不支付昂贵的代价。手工本身已经成为了精品化的代名词。但我们80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一定不会忘记“棉花糖” 、“大大泡泡糖”或者“跳跳糖”之类的小食,也不会忘记“小浣熊干脆面”、“麦粒素”及半透明的“ 搅糖稀”曾经带给我们的快乐。如今大手笔的血拼与炫耀式的消费远不及曾经裤兜里的三五毛钱所能带给我们的满足感,曾经温暖的夕照下“插天飞”的我们如今似乎只能通过“追寻”才能悉数回味时光的变迁。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