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气候能源格局变迁过程中面临着日益紧迫的碳约束,一国应对或突破碳约束的能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在国际秩序转型中的地位。清洁能源外交作为低碳经济时代增强国家竞争优势、实现绿色共赢和提升国际形象的新型外交模式备受各国关注。本书将全球清洁能源治理新秩序的建构同大国间能源地缘博弈相结合,分别从全球比较层面和中国国内层面探析清洁能源外交的演进特点与发展态势。国际形势与理论篇通过治理驱动和竞争驱动两个维度分析了全球清洁能源外交发展的整体态势,并对德国、美国、日本、印度、巴西的清洁能源外交战略定位进行比较;中国实践与策略篇对中国清洁能源外交的演进路径、发展特点和动力机制等进行系统探析,并针对中国所面临的国内外多重挑战,对中国清洁能源外交的能力提升和战略选择提出了前瞻性和科学性的对策建议。
李昕蕾,博士毕业于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环境政策研究中心,现为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环境政治研究所执行所长。研究方向是环境与能源治理,主要关注清洁能源政策、全球气候治理、跨国资源治理等。已在《外交评论》《欧洲研究》《社会科学》、Energy Strategy Reviews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出版英文专著Renewable Energy Policy Change in China: Interlinking the Climate Change Regime and Domestic Pro-Renewable Energy Coalition及译著《全球视野下的环境管治:生态与政治现代化的新方法》。目前主持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清洁能源外交战略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国际非政府组织与全球气候治理问题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之子课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国际传播与交流合作实践研究”等十余项课题。
前 言(1) 形势与理论篇章 能源气候战略格局变迁下清洁能源的崛起(3) 节 气候治理格局的变迁及其特点(4) 第二节 能源治理格局的变迁及其特点(12) 第三节 清洁能源的迅速崛起及其影响(16) 第二章 清洁能源外交的理论分析(28) 节 清洁能源外交的辨析(28) 第二节 清洁能源外交的基本属性(33) 第三节 清洁能源外交的功能性(38) 第四节 清洁能源外交的战略定位类型(41) 第三章 二元驱动下清洁能源外交整体发展态势(45) 节 清洁能源外交发展的治理驱动维度(46) 一 在清洁能源治理初期的机制化提升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46) 二 清洁能源治理呈现的网络化发展趋势(50) 三 、市场和社会等多元行为体在治理中的合作力度增大(53) 四 发展中国家在清洁能源治理中的比重不断上升(55) 第二节 清洁能源外交发展的竞争驱动维度(58) 一 清洁能源发展原料的地缘竞争(59) 二 低碳转型格局下的绿色科技实力和创新投入的竞争(62) 三 强化对于清洁能源产业标准和市场的竞争(68) 四 碳关税约束及清洁能源贸易摩擦的发生(72) 第四章 比较视野下清洁能源外交的战略定位(76) 节 德国清洁能源外交(78) 一 德国清洁能源发展和能源转型特点(78) 二 德国清洁能源政策变迁(82) 三 德国清洁能源外交发展及其战略定位(86) 第二节 美国清洁能源外交(91) 一 美国清洁能源发展和能源转型特点(91) 二 美国清洁能源政策变迁(96) 三 美国清洁能源外交发展及其战略定位(104) 第三节 日本清洁能源外交(114) 一 日本清洁能源发展和能源转型特点(114) 二 日本清洁能源政策变迁(122) 三 日本清洁能源外交发展及其战略定位(127) 第四节 印度清洁能源外交(136) 一 印度清洁能源发展和能源转型特点(137) 二 印度清洁能源政策变迁(139) 三 印度清洁能源外交发展及其战略定位(143) 第五节 巴西清洁能源外交(150) 一 巴西清洁能源发展和能源转型特点(150) 二 巴西清洁能源政策变迁(153) 三 巴西清洁能源外交发展及其战略定位(156) 第六节 五国清洁能源发展与其外交战略态势比较(161) 一 五国能源转型特点和清洁能源政策对比(161) 二 五国清洁能源外交的战略定位对比(167) 中国实践与策略篇第五章 中国清洁能源外交的发展路径及运行模式(173) 节 能源气候战略格局变迁下中国的低碳转型和清洁发展(173) 一 中国参与气候治理的立场变迁和认知转变(174) 二 中国清洁能源发展的快速崛起(183) 第二节 中国清洁能源外交的发展演进阶段(190) 一 酝酿阶段(1978—1990年) (191) 二 萌芽阶段(1990—1997年) (194) 三 初步探索阶段(1998—2004年) (197) 四 快速多元发展阶段(2005—2012年) (202) 五 奋发有为的发展阶段(2013年至今) (212) 第三节 中国清洁能源外交战略发展路径的特点(223) 一 清洁能源外交从侧重“双边外交”向兼顾“多边多轨外交”推进(223) 二 清洁能源成为“南南合作”和对外援助模式创新中的重要着力点(229) 三 清洁能源外交中开始重视伙伴关系网络的拓展(233) 四 私营部门成为清洁能源多元治理的新推手(235) 第四节 中国清洁能源外交发展的动力机制(238) 一 中国清洁能源产业的崛起及其政策创新成为外交开展的实力基础(239) 二 体系中的权力流变成为推动清洁能源外交崛起的结构性动因(244) 三 能源治理新秩序的构建诉求与治理双赤字的存在为中国提供契机(246) 四 中国基于责任外交战略的能动性转向成为外交开展的重要引擎(249) 第六章 中国清洁能源外交所面临的多重挑战及全方位能力建设(252) 节 气候能源战略格局变迁下中国清洁能源外交所面临的多重挑战(252) 一 中国清洁能源发展还存在诸多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瓶颈制约(253) 二 战略不匹配问题:中国缺少资源定价权和由中国主导的制度化平台(256) 三 清洁能源治理体系中“南北分割”的存在(259) 四 清洁能源外交中的“再地缘化”倾向(261) 第二节 中国清洁能源外交战略全方位能力建设(263) 一 清洁能源外交实力提升:优化国内治理体系及提升部门协调应急能力(264) 二 外交制度性能力提升:强化协调以及制度平台的建构能力(267) 三 外交网络建构能力提升:在清洁能源治理中打造伙伴关系网络(271) 四 绿色金融引导能力提升:通过公私伙伴关系引导投资方向及拓展融资空间(274) 五 外交话语性能力提升:注重规范性力量塑造及拓展公共清洁能源外交(278) 第七章“”框架下中国清洁能源外交的战略选择(282) 节“”建设为清洁能源外交开展提供重要机遇(283) 一“”丰富的资源禀赋和合作潜力为清洁能源外交提供了前提性优势(283) 二“”建设中的“绿色产业走出去”为清洁能源外交注入内部驱动力(286) 三 沿线国家的绿色能源发展需求为清洁能源外交提供外部推力(288) 四“”为清洁能源外交提供了资源互补、产能优化及绿色融资等的多元合作平台(293) 第二节“”框架下中国清洁能源外交的风险控制(295) 一 沿线国家的国内政治经济安全风险威胁着中国清洁能源海外资产安全(295) 二“”地区地缘政治博弈所带来外交布局性(297) 三“”沿线国家生态脆弱,环境和社会风险挑战不容忽视(298) 四 沿线国家的清洁能源支持政策、法律体系及产业标准等领域的差异性(300) 第三节 中国外交大棋局中的清洁能源外交:战略定位和策略选择(302) 一 推进国家治理实践外溢与对接带路国家的清洁发展需求(302) 二 建构“”新制度平台清洁能源伙伴关系网络(304) 三 绿色新型关系建构与清洁治理标准的协调(307) 四“”框架下“南南合作”创新与“金砖机制”的升级(310) 五 注重拓展“”建设私营部门力量与提升清洁能源公共外交(313) 第八章 结语(317) 参考文献(325) 后 记(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