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日本历史小说大师吉川英治的巅峰杰作,也是中国文化与日本气质交融的极致作品。
吉川英治用颇具个性的现代手法对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进行了全新演绎,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新加入了大量的精彩对白和心理描写,着墨重点在刘备、曹操、关羽、张飞等经典人物的颠覆重塑和故事情节的丰富变幻,将乱世群雄逐鹿天下的故事跃然纸上。
本书《三国1:桃园结义》是《三国》系列的第一部,所涵盖内容包括全十卷中的桃园之卷和群星之卷。
指挥之棒
曹兵大败,逃回樊城。残兵们悲伤地讲述战败的经过。而吕旷、吕翔两员大将却迟迟不归。
不久后,才传来消息。
“吕氏兄弟率领残兵落败而逃。返回樊城途中,于山间狭道遭遇埋伏,燕人张飞和关羽两员虎将率部袭击,将吕氏兄弟当场斩首,其余部下也被杀戮殆尽。”
曹仁闻讯大怒,跺脚骂道:“大耳贼刘备!你既然斩我大将,老夫就要踏平新野,为我的属下报仇!到时候要你拿命来抵!”
出兵之前,曹仁与李典商议战术,却遭到李典的断然反对:“新野虽说是一座小城,刘备的军力也并不强大,但先前由于轻敌,导致我军大败,还白白折损了吕旷、吕翔两员大将。如今将军再攻新野,莫非是要重蹈覆辙?”
“李典,你怎么说这么丧气的话?老夫亲自领兵,必定会一举取胜才是。”
“刘备绝非等闲之人,我们绝不可轻敌啊。”
“老夫有必胜的决心,自然会全力以赴。刘备再厉害,只怕他也抵挡不了多久。”
“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对付刘备,更应该慎重。属下以为,我们应当呈请丞相,速派更精锐的大军前来。待我们经过充分的演练之后,再攻打新野不迟。”
“杀鸡焉用牛刀!就为了打一个新野小城,便要去呈请丞相,恐怕会遭人耻笑。”
“既然将军坚持要出兵,那我也不便阻拦。请恕我不敢盲目作战,让我留下,坚守樊城吧。”
“一说打刘备,你小子就横推竖挡,莫非怀有二心?”
“什么?属下绝无二心!”
李典遭到曹仁怀疑,怒不可遏。但他无奈,不能留守城中,只得随队出发,前往新野而去。
此次出击,曹仁一共出动二万五千兵力,是先前吕旷、吕翔军队的五倍之多。
大军即刻从樊城出发。
首先,曹仁先将所有兵船都集中在白河,又将人马和粮草都装满兵船。樯头幡旗林立,千橹齐发,沿河而下,浩浩荡荡地向新野而去。
那厢,刘备等人还来不及庆祝首战大捷,便收到快马来报曹军大兵压境的军情。
军师单福见众人骚动,便制止下来,又与刘备冷静地单独商议:“曹军此番出战,倒是他们自己送上门的好机会。既然曹仁亲率二万五千人马来犯新野,则樊城必定空虚。虽有白河阻隔,地势不利,但我们若要直取樊城,简直易如反掌。”
“可是我军兵力薄弱,连守不守得住新野都成问题,为何还要去进攻樊城呢?”
“所谓战略之妙谛,用兵之乐趣便是,胜难胜之战,成难成之事。转败而胜的机会无所不在,只需悉心把握。人生的境遇,也与此相同。无论遭遇何等困境、艰难,只要拥有必胜的信念,因势利导,便可化险为夷。反之,若盲目自信,急于求成,只会自取灭亡。”
单福不顾大敌当前,悠然镇定。之后,他对刘备附耳密授一计,刘备这才展开愁眉,面露喜色。
曹仁和李典的大军逐步逼近,抵达了离新野城只有十里的地方。这正中单福的下怀。这时,单福才指挥刘备的军队出城,与曹军对阵。
曹军的先锋李典出战,与刘备的先锋赵云对战。两军展开激战,各自死伤数百人。但是,随着战事愈发激烈,赵云逐渐深入敌阵,直逼李典而来。李典狼狈而逃,阵形大乱,大量败兵四散奔逃,甚至涌入曹仁的中军阵地。
曹仁震怒,对左右骂道:“李典毫无斗志,立刻将他斩首示众,这样才能重振士气。”
众人苦苦求情,李典才得以保命。
第二天,曹仁变阵。他自己位列中军,帅旗飘扬,李典则退居后阵。
“哼,来吧!”
曹仁摆开阵势,蓄势待发。
另一方,单福陪同刘备一起,站在对面山丘观阵。单福举起指挥棒,指点敌军阵形:“今天曹军摆的阵形,主公可知,这是什么阵吗?”
“我确不知。”
“此阵名为八门金锁阵。曹军这个阵形不错,只是中军那里有所欠缺。”
“是哪八门?”
“八门为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部,若从生门、景门、开门进入则吉。若从伤门、休门、惊门而入则伤。若从杜门、死门入必亡。今日观曹军摆阵,可以说几乎完美。只是中军之中,却缺少大将压阵,只有曹仁一人指挥,而李典则位于后阵。我们可以利用此处,乘虚而入。”
“要如何破阵呢?”
“我军可从生门而入,再从西边的景门杀出,必可打乱曹军阵脚。”
单福一边指点阵形,一边讲述战术。他条理清晰,了然于胸,其人的用兵之妙可见一斑。
“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过百万兵!”
刘备听罢,不禁由衷叹道。经过单福的分析,他更加坚定了必胜的信念。于是,刘备立刻召来赵云,命他率领五百骑兵,按单福的计划破敌。
“你率兵从东南角杀入,将敌人赶至西边,最后再从东南方向折返即可。”赵云领命,立刻出阵。他率领五百精兵,摇旗呐喊着,直奔曹军八阵的生门而来。
一时之间,战马奔腾,战士高吼,战鼓轰鸣,战事激烈。
刘备的主力军也为赵云站脚助阵,将士们吼声齐发,声势浩大。
赵云率领五百骑兵,瞬间便攻破了敌军中心,令曹仁的主阵陷入混乱。溃败之兵迅速殃及中军。曹仁只得弃阵而逃。
但是,赵云并不着急追赶曹仁,而是率领部下,在敌阵侧翼厮杀一番。待赵云一直杀到西面的景门,将拦截的敌军击退之后,赵云便高声命令:“我军立刻折返,回到东南方向!”
于是,五百骑兵立刻掉头,他们尽兴蹂躏一番敌军阵地后,便向着来时之处一路反击而去。
曹军精心布置的八门金锁阵,彻底丧失了作用。整个阵形在赵云的突击之下,土崩瓦解。单福见时机已经成熟,便对刘备说道:“时机到了!”
单福立刻下令,发起总攻。
新野军虽然兵少势弱,但是出击的时机非常准确。因此,他们一举破敌,将骁勇善战的曹军打得四散奔逃。新野军全军士气鼓舞。
曹仁今天吃了败仗,摆出的阵形被敌军破解,甚为狼狈。但他在李典面前却丝毫没有流露出愧意,反而愈加虚张声势,还大放厥词:“哼!老夫今夜要夜袭敌营,一雪前耻!”
李典则苦笑一声:“你今日摆的八门金锁阵都被对方攻破了,可见敌人深谙破阵之法。刘备手下,定有高人指点,指挥军队。你如今又要夜袭,岂不是自投罗网吗?”
曹仁不顾李典的忠言相劝,反而恼羞成怒,破口大骂道:“像你这种胆小怕事之徒,就不配当武将!你少在我面前多嘴,否则革职处理!”
李典见曹仁恶意揶揄,仍然提醒道:“我其实只担忧一点,敌人很可能会趁樊城守备空虚,前去突袭。”
之后,李典便不再多言了。
曹仁不以理会,径自于当晚发起了突袭。但是正如李典所料,敌军早已做好防备。当曹仁深入敌营,正待发起偷袭时,才发觉退路已被截断。同时四面火起,曹军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刘备之军早就设下了埋伏,将曹仁的军队陷入重重火墙之中。曹仁只得仓皇突围,跨过火圈,逃到北河的岸边。但是,刚刚寂静萧索的河岸之上,忽然伏兵四起。曹军又陷入一场血腥的屠杀之中。
曹仁张望四周,只听得曹军将士哀号不断,身前身后血流成河。
在伏兵之中,突然跳出一人。他断喝一声,如响炸雷:“燕人张飞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任何人都休想渡河!”
曹仁进退不得,险些就要被全歼于当地,但幸亏李典率兵及时赶到,他才得以逃至对岸。
一行人慌忙逃命,一直逃到樊城之外,未及叫门,只见城门八字大开。城头一人高呼:“败将曹仁快进城来吧,关羽在此迎候大驾!”
只听见一声金鼓敲响,关羽率领着五百骑兵从城内冲出。
“糟糕!”
曹仁大惊失色,只得打马而逃。一路之上,他逢山便爬,遇水则泳。待到他逃回许都之时,已经衣衫褴褛,狼狈不堪。他那副丑态被众人讥笑,实在难堪。
三战三捷,刘备意气风发。
待到刘备亲率大军,进入樊城之时,县令刘泌亲自出城迎接。
刘备先在城内巡视一天,抚恤百姓,之后才进入刘泌的府邸。
樊城县令刘泌是长沙人,和刘备同姓。两人同为汉室宗亲,十分投缘,刘泌便邀请刘备到他的府邸歇息。
“得见刘皇叔,刘某不胜荣幸。”
刘泌举家出迎,对刘备款待有加。
酒宴上,刘泌带了一位美少年而来。刘备见此少年人品不俗,才华如玉,便低声问刘泌道:“这位是令郎吗?”
“不是,他是我的外甥。”刘泌面露得意之色,介绍道,“他叫寇封,原是寇氏之子,只因父母双亡,我便将他收留下来。”
刘备十分看好寇封,对他期许有加,当席提出:“我想认寇封为义子,不知可否?”
刘泌自然欢喜:“此事甚好!寇封若能追随皇叔,乃是他的造化啊。”
刘泌将寇封叫来,告知此事。寇封自然雀跃不已。刘备当场赐寇封改为刘姓,改名刘封,让他称自己为父亲。
关羽和张飞目睹此情景,便直言相劝道:“大哥,您已有了自己的子息,何苦再要收一个螟蛉义子呢?恐怕以后会埋下祸端,此举不似你往日所为啊。”
此时刘封已经改了姓,磕了头,也对刘备改口叫了父亲。既然此事已定,刘备又非常喜欢刘封,便不了了之。
“樊城此地,不合适守备。”
既然单福如此判断,刘备便命赵云把守樊城,自己则返回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