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镜:意大利彩色画报记录的中国1899—1938
定 价:198 元
- 作者:赵省伟
- 出版时间:2019/6/1
- ISBN:9787218136400
- 出 版 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J237
- 页码: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K
书稿共收录1899年以来的意大利《晨间画报》《晚邮报》《周日论坛画报》《人民画报》所刊彩色版画百余幅。内容涉及慈禧太后接见意大利公使、中国驻意大利公使递交国书、八国联军洗劫紫禁城等罕见的历史影像资料。这批珍贵的彩色版画,即便是在中国权威收藏机构中都难得一见。此次结集出版不仅仅弥补了早期中国影像史、近代中国印刷与出版史上的缺失,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可以透过西方人的视角审视那段对于中国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
不可多得的中国早期全景式彩色影像结集全译出版
200余幅中国权威馆藏机构罕见的绝版石印版画终获发行
编者简介:
赵省伟:“西洋镜”“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系列丛书主编。厦门大学历史系毕业,自2011 年起专注于中国历史影像的收藏和出版,藏有海量中国主题的法国、德国报纸和书籍。
译者简介:
林碧珺:浙江外国语学院意大利语系毕业,译有《这就是我》《七彩猫家族》等书。
清朝公使罗丰禄在罗马受到外交部长的接见
我们在上一期报纸上刊登了清朝驻英兼意、比三国公使罗丰禄的照片。自从三门湾事件过后,中意关系便陷入紧张状态。值此时节,罗丰禄的身份就变得重要起来。十二天前,一直居住在伦敦的罗丰禄奉清朝政府之命赶赴罗马,向我国外交部长表达歉意。在罗丰禄抵达罗马的十二天前,北京专门处理外交事务的总理衙门将意大利的照会原封不动地退回了。罗丰禄表示,清朝并不想与意大利交恶,为了表达诚意,他为此次事件向意大利正式道歉。同时,罗丰禄传达了清朝政府的意愿:只要意大利愿意公开表示放弃租借三门湾,中意关系必将更加密切。
彩色插画描绘了清朝公使在罗马外交部与外交部长卡内瓦罗(Canevaro)会面的情景,二人就三门湾事件进行了一番详谈。此次会谈持续了约一小时(罗丰禄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法语)。公使身着清朝官服,肥袖宽衣,内衬垂至脚面,头戴红顶黑檐圆帽。同外交部长会面结束后,公使即刻动身返回伦敦。因此,先前“皇帝接见了清朝公使”的消息并不属实。
清朝公使罗丰禄受到外交部长的接见。贝尔特拉梅(A.Beltrame)绘制。
慈禧太后接见欧洲公使夫人
我国外交部长因人尽皆知的三门湾事件辞职。他的辞职使大众对下页的彩色插画充满好奇,勾起了人们了解现状的欲望。插画描绘了欧洲上层社会的一些贵妇受到慈禧太后接见的场景。数月前爆发的三门湾事件在近几个世纪以来还是头一次。然而对于那些不关心三门湾事件的人来说,事件真相对他们毫无意义。直到最近,清朝皇室仍然无条件、无情地排斥所有欧洲国家。以前“野蛮”国家的公使接受召见时只能在门外等候,如今他们可以堂而皇之地径直进入皇宫大殿,不过仍要和皇帝保持适当的距离。至于女性,她们一向被视作洪水猛兽,自然更加不能进入大殿了。1889年,年轻的光绪帝载湉掌权后这一情况得到改善,自由之风悄然兴起。然而去年,载湉的姨母兼养母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摧毁了“变革”的幼小萌芽。慈禧太后夺去载湉的实权,再度把持朝政。
这个独掌大权的女人虽说已经64岁了,但仍被视作唯一一个真正掌握着清朝权力的人。慈禧太后堪比女皇,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当德国、英国、俄国等文明国家带着长枪、大炮玩起侵占清朝领土的竞赛时,正是她拒绝向上述国家做任何妥协。但与此同时,她不得不接见以窦纳乐夫人(signoraMacdonald)为首的欧洲公使夫人们。下页图中,慈禧太后坐在台上的桌子后面,右边坐着年轻的皇帝。清朝官员和贵族小姐陪伴着公使夫人们。官员帽子尾部的孔雀翎和贵族小姐佩戴的古怪发饰都使客人感到惊奇。
清朝皇室延续了几个世纪的严格礼制就此打破,整个天朝似乎行将灭亡。但地球还是围着太阳转,一切如常啊!
欧洲贵妇第一次受到慈禧太后的正式接见。根据怀尔德(Wylde)上尉的速写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