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故事:源起与演变》是一次有关人类智慧和自我认知的心灵之旅。作者以轻松有趣的笔墨,从西方智慧的源头——古希腊哲学出发,为我们讲述了心理学如何从一些原始、朴素乃至玄学的观念,经过理性的观照和经验的反复检验,再辅以18世纪以来的科学实验方法,发展成当今科学领域里的“显学”。
阅读心理学史对于今日的我们尤其必要。在传媒和商业繁荣兴盛的今天,心理学成了伪科学的重灾区。心理测试、星座人格、潜能激发等各色各样打着心理学旗号的信息无处不在,令非专业人群无从辨别其中真假。《心理学的故事:源起与演变》从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这个角度帮助读者揭示了商业市场上良莠不齐的心理学信息背后的真相,有助于读者以科学、客观的态度认识心理学。
《心理学的故事:源起与演变》既适合作为心理学普及读物,又可以作为专业学习者的工具书使用。通过阅读本书,你可以对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和各心理学派有更深入、更系统地理解和认识,是喜爱探索内心的你不容错过的一本心理学典藏佳作。
《心理学的故事:源起与演变》(上、下)
公元前7世纪后半叶,埃及处于国王普萨美提克一世统治之下。他在漫长的统治时期中建立的卓越功勋数不胜数,其中包括将亚述人驱逐出境,复兴埃及的艺术和建筑风格,为社会积累令人炫目的巨额财富,等等。更有趣的是,他还别出心裁地构想并指导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记录在册的心理实验。很久以来,埃及人认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普萨美提克出于好奇,决定探究并证明这一观点。像一个优秀的心理学家一样,他的实验起始于一个假设:如果孩子在出生之后即被剥夺学习语言的机会,那么,他们就会本能地说出某种最原始的语言——人类与生俱来、浑然天成的语言。普萨美提克认为,这个语言应当是最古老民族的自然语言,而他想证明的是,这个最古老的民族就是埃及。为证实这个假设,普萨美提克征收了两个出身于社会下层的婴儿,然后把他们交给边远地区的一个牧人抚养。两个孩子被安置在相互隔离的小屋里,得到舒适的食宿与照料,但不让他们听到任何言语。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追溯了这个故事的“真正起源”。故事出于孟菲斯的赫菲斯托斯祭司之口,那祭司说,普萨美提克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倾听两个婴儿在咿呀学语时所发出的第一个音符是什么。实验成功了。在孩子们两岁时的某天,当牧人打开房门时孩子们跑向他,不停地重复一个单词——“贝克斯”。对于牧人来说,这个词没有任何意义,因而没有在意。然而,由于两个孩子此后经常叫喊“贝克斯”,他就将此报告给普萨美提克。普萨美提克传令把孩子们带来,亲耳听到他们口中说出的词确是“贝克斯”。他不明其意,让人四处探访,从弗里吉亚人那儿得知“贝克斯”是他们的语言,意思是“面包”。这个结局让普萨美提克颇觉失望,因为这无疑是在告诉他:比埃及更古老的民族是弗里吉亚。今天的我们倒是可以聊以自慰了。通过对隔离条件下抚养大的孩子的研究,我们已经得知:世界上绝对没有天然语言,一个从未听过别人说话的孩子是不可能说话的。普萨美提克受束于一个假设,又想当然地把一个咿呀之音认定为真正的单词。虽然如此,我们仍要敬佩他,因为他的所有努力皆为证明一个假设,而且他提出了一个极具原创性的概念:大脑内形成思想的内部进程是可以研究的。
莫顿·亨特(Morton Hunt)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屡获大奖的科普作家,一直为《纽约客》《纽约时报杂志》和哈珀公司的许多出版物撰稿。著有《情爱自然史》《内心的宇宙:探索人类心理的新科学》等作品。其中《心理学的故事:源起与演变》较为著名。
第一部分 前科学心理学
第一章 猜想者
第一节 荣耀归于希腊
第二节 先驱
第三节 “思想的接生婆”:苏格拉底
第四节 理想主义者:柏拉图
第五节 现实主义者:亚里士多德
第二章 学者们
第一节 漫长的休眠
第二节 评论者
第三节 罗马拿来者
第四节 教父改造者
第五节 教父折中者
第六节 黎明前的黑暗
第三章 原始心理学家
第一节 第三次造访
第二节 理性主义者
第三节 经验主义者
第四节 德国的先天论
第二部分 新科学的奠基人
第四章 物理主义者
第一节 魔术师——诊疗者:梅斯梅尔
第二节 相颅者:加尔
第三节 机械论者
第四节 特别的神经能量:弥勒
第五节 最微可感知差别:韦伯
第六节 神经生理学家赫尔曼·冯·亥姆霍兹
第七节 心理物理学家:费希纳
第五章 捷足先登者:冯特
第一节 恰逢盛世
第二节 首位心理学家是如何炼成的?
第三节 孔维特楼里的怪事
第四节 冯特心理学
第五节 难以言说的变迁
第六章 我行我素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
第一节 “这不是科学”
第二节 可爱的天才
第三节 美国心理学之父
第四节 卓越心理分析家的概念
第五节 詹姆斯的矛盾
第七章 精神的探索者: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第一节 关于弗洛伊德
第二节 准神经科学家
第三节 催眠医师
第四节 精神分析的发明
第五节 动力心理学:早期论述
第六节 成功
第七节 动力心理学:发展及修正
第八节 它科学吗?
第九节 衰微与复兴
第八章 测量者
第一节 “何时想数,就数吧”:弗兰西斯·高尔顿
第二节 高尔顿的矛盾
第三节 走近心理年龄:阿尔弗雷德·比奈
第四节 测试旋风
第五节 智商论战
第九章 行为主义者
第一节 老问题,新答案
第二节 行为主义原理的两大发现者:桑代克和巴甫洛夫
第三节 行为主义先生:约翰·B.华生
第四节 行为主义的凯旋
第五节 两大新行为主义者:赫尔和斯金纳
第六节 失势与衰落
第十章 格式塔学派
第一节 可视错觉与新的心理学
第二节 思维的再发现
第三节 格式塔定律
第四节 够不到的香蕉及其他问题
第五节 学习
第六节 失败与成功
第三部分 专业化与集大成
简介 心理学的裂变与心理学诸学科的融合
第十一章 人格心理学家
第一节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第二节 人格的基础单元
第三节 人格测量
第四节 乱中求序
第五节 习得性人格
第六节 身体、基因和人格
第七节 人格研究前沿的最新报道
第十二章 发展心理学家
第一节 “橡树再大,也得从橡子中长出”
第二节 宏论与妄谈
第三节 巨人与巨论
第四节 认知发展
第五节 成熟
第六节 人格发展
第七节 社会性发展
第八节 生命全程的发展
第十三章 社会心理学家
第一节 无人区
第二节 多重父系的社会心理
第三节 定案
第四节 前进中的探索
第五节 社会心理学的价值
第十四章 知觉心理学家
第一节 有趣的问题
第二节 看待“看”的风格
第三节 看见形状
第四节 看见运动
第五节 看见深度
第六节 看待视觉的两种方法
第十五章 情绪与动机心理学家
第一节 基本问题
第二节 躯体理论
第三节 ANS及CNS理论
第四节 认知理论
第五节 缝缝补补的被子
第十六章 认知心理学家
第一节 革命
第二节 二次革命
第三节 记忆
第四节 语言
第五节 推理
第六节 人的心理是一种计算机吗?计算机是一种心理吗?
第七节 新的模式
第八节 谁是获胜者?
第十七章 心理治疗师
第一节 快速发展的行业
第二节 弗洛伊德的后继者:动力心理治疗者
第三节 作为实验动物的病人:行为疗法
第四节 全在脑海里:认知疗法
第五节 疗法种种
第六节 真的有效吗?
第十八章 心理学的利用与误用
第一节 知识就是力量
第二节 改善“人性设备”的人性用途
第三节 改善人类与其工作的适应度
第四节 测试的利用与误用
第五节 隐蔽式说服:广告与宣传
第六节 法庭心理学
第七节 界限之外
第十九章 今日心理学
第一节 心理学家素描
第二节 学科素描
第三节 分裂
第四节 心理学与政治
第五节 状态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