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海内外第一部专门探讨《庄子》一书传播思想的著作,本书分为三篇,从自我传播、人际传播、政治传播、口语传播、情感传播、礼乐传播、家庭传播等角度探讨庄子对社会传播现象的尝试思考,丰富中国传播思想史的研究。为相关研究的丰富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价值。
对《庄子》一书进行传播思想取向的研究是厦门大学传播研究所近年来继续推进传播学中国化研究的重要成果。而这一成果直接得益于研究所每学期开展的“经典与传播读书会”,因为读书会的内容是坚持对巾华文化经典与西方传播学经典作品进行对读,具体要求是在读中华文化经典的时候,必须从传播学的视角加以思考,经典是否直接或间接表达了哪些与传播学相关的思想观点。虽然传播学在西方的确立,也不过百年,传人中国通常被认为才40年,但是,传播作为人类社会形成发展的内在机制,一直与人类相伴随。从这个意义上讲,与传播相关的思想观点,便在人类的一切文明创造成果中体现出来,文化经典自然是其中最直接,最集中的体现。孔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思想一定程度上体现}IJ阶级社会传播的等级性,那时信息传播的控制权掌握在统治阶级手里;庄子的“可传不可受”观念突出了精神观念这些高阶信息的传递中会产生解码与编码的偏离情况;《韩非子·说难》则是战国时期说服实践的最高理论概括;《鬼谷子》一书更是全面深刻系统地阐述了古代巾围以“纵横捭阖”形式出现的公共传播学雏形;《吕氏春秋·察传》更是直接指出口头传播会导致信息多次传播失真的情况……总而言之,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传播学我们古已有之,或者如同康熙时代坚持的“西学东源”说那样妄自尊大,但我们一定不能妄自菲薄地认为,中国历来没有传播思想,而简单以中国古代乃封建专制社会,哪有公共领域,哪有信息公开自由的传播,而一概加以否定。顺便提及的是,我们读书会曾读过《中庸》,出了本《中庸的传播思想》,已收录到《华夏文明传播研究文库》中,并正式出版。此外,读书会还读过《论语》《周易》等典籍,随后也将有专书出版。敬请期待!
作为传播学人,我们当“不忘初心”。这个“初心”,是和通天下。在数千年中华文明传播中,中华先贤一代代为探索人类如何能够更加和平安宁地共处于地球上做了许多的宝贵努力。例如中华文明所展现出的“和而不同”的和谐传播思想,便是先辈们奉献给世界的“中国方案”,这一方案无疑对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有着正面的价值。
谢清果,男,哲学博士,历史学(传播史方向)博士后,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社会整合平台研究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海峡两岸数字公共领域与文化认同研究》,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海峡传媒交流与政治互信研究》等各级课题10项,已在《台湾地区研究》《台湾地区研究集刊》等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
上篇:传通庄周 篇首语 3 章 成心与真心:庄子对传播困境的破解 4 节 庄子笔下的传播困境 4 第二节 从认识有限性到“成心之见” 6 第三节 难以克服的语言之限 8 第四节 超越传播困境 10 第二章 贵言与忘言:庄子对语言沟通的超越 13 节 庄子语言观研究的学术回顾 13 第二节 庄子对人类语言交流困境的反思之路 15 第三节 庄子对语言文字交流障碍的超越之道 21 第三章 疏瀹与澡雪:庄子对传播大道的追问 24 节 交流的屏障:“本位”局限 24 第二节 出于崖涘,可与语大理 25 第三节 始于言而终于无言:和之以是非 27 第四节 沟通的境界:精神四达并流 29 第五节 澡雪精神:返归自我沟通 30 第六节 心灵解放:传播史上的贡献 31 第四章 丧我与真我:庄子对主体趋近世界传播路径的揭示 33 节 可传不可受:主体的疏离与传播的焦虑 34第二节 外重与内拙:客体纠缠与主体冲突 37 第三节 齐物与见独:解除客体纠缠的路径 40 第四节 坐忘与物化:主体性的消解与主客交融 42 第五节 “吾丧我”的传播学意蕴 46 第五章 自我与超我:庄子对梦的内向传播阐释 48 节 梦:一种内向传播的特殊形态 49 第二节 庄子以“齐物”的方法重构梦境中的自我 54 第三节 庄周之梦:实现自我圆融自适的重要路径 57 第六章 梦境与觉醒:庄子对梦的自我传播本质再考察 67 节 自我传播的起点:向往着得道的自我 68 第二节 自我传播的过程:心灵转化过程与自我传播完成场域的分析 69 第三节 自我传播的终极目标:“道通为一” 75 第七章 无情与真情:庄子对情感交流的观念表达 77 节 情感表达:超越世俗情感的“真情”流露 79 第二节 情感互动:与外界的互通交融 82 第三节 情感升华:“道通为一”的至乐体验 85 第八章 幽暗与潜隐:庄子对劝谏实践的理论探究 89 节 庄子思想研究的劝谏视角引入 89 第二节 “无心之谏” 91 第三节 “无我之谏” 93 第四节 幽暗性与潜隐性 95 第九章 全生与治世:庄子对组织沟通的深切忧思 98 节 危国危身:高权力距离下中国组织沟通的两难选择 101 第二节 心斋坐忘:涵养破除君臣隔阂促进组织良性沟通的说服势能 103 第三节“通天下一气耳”:庄子对组织传播困境的破解思路 106 第十章 齐物与逍遥:庄子对身体交往的忘我操持 110 节 德全者形全:庄子的身体交往观 111 第二节 堕肢体黜聪明的坐忘:庄子身体交往观的内向修德 114第三节 齐万物以逍遥游:庄子身体交往观的外向展演 118 第十一章 始简与毕巨:庄子对寓言叙事传播的文化超越性表达 122 节 寓言:庄子传道的独特媒介 122 第二节 庄子寓言传播方式的重新解读 126 第三节 《庄子》寓言与修辞的关系 132 第四节 庄子寓言传播的文化超越性表达 135 篇尾语 138 中篇:学术争鸣 篇首语 141 第十二章 传播受体论:庄子、慧能与的“接受主体性” 142 节 庄子的“心斋坐忘”与交流理想 144 第二节 慧能的“明心见性”与佛理接受 149 第三节 的“致良知”和道德传承 155 第十三章 审慎对《庄子》进行传播学层面的“本土化” 163 节 内倾文化不必然更关注“接受”;外倾文化不必然更关注“传递” 166 第二节 传播活动与传播思想 169 第三节 《庄子》的几个关键概念 170 第四节 传统文化的传播学本土化应避免简单的标签化 175 第十四章 再论庄子传播思想与“接受主体性” 179 节 庄子有没有传播思想:从学科边界到问题意识的探讨 181 第二节 如何解读庄子传播思想:概念界定和历史语境 185 第三节 “接受主体性”是不是“生造”的:从概念化到“释义符”的解释 193 第四节 什么是“接受主体性”:“施受同辞”与“虚己待道” 195 第十五章 “吾丧我”:内向传播思想的庄子式表达 199 节 “吾丧我”命题呈现内向传播语境中的主我与客我关系意识 201 第二节 “丧”:庄子通过内向传播实现自我升华的基本途径 207第三节 “真”是庄子“吾丧我”内向传播活动的最终指向 211 第四节 “吾丧我”命题中呈现的自我与社会关系 213 篇尾语 217 下篇:中西对话 篇首语 221 第十六章 彼得斯与庄子“交流失败”的比较研究 222 节 研究缘起:中西对话中理解“交流失败” 222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225 第三节 中西交流观对比研究的可行性与创新性 228 第十七章 彼得斯对“交流失败”的审思 235 节 交流为何必然失败? 235 第二节 交流失败的出路 239 第十八章 对观彼得斯浅析庄子对“交流失败”的认知 248 节 庄子对交流失败的感知 248 第二节 庄子解决交流失败的方式 251 第十九章 彼得斯与庄子“交流失败”的对比结论 256 节 彼得斯与庄子“交流”观念的异同 256 第二节 传播受众:潜在的交流对象 258 第三节 交流路径:他者特性与齐物论 260 第二十章 媒介与自然:彼得斯与《庄子》的媒介生态观 269 节 基础结构——彼得斯交流思想的媒介因素 270 第二节 媒介即自然——彼得斯对于媒介的看法 274 第三节 从工具到自然——彼得斯媒介思想与《庄子》的不谋而合 276 篇尾语 279附 录 行贤不自贤——《庄子》的贤人观研究 283 天宗德本——试析庄子的“圣王之道” 296 参考文献 309
第三节 难以克服的语言之限
庄子认为,语言具有先天局限性。语言的局限性首先表现在语言文字是凝同静止的。“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客观世界原本是混沌的整体,事物之间并无差别与界限。语言最初也不过是形、声、义的自然结合体,就像小鸟破壳之前出乎本能的嘤嘤呜叫,其本身并无确切的意义。正如成玄英所说:“道理虚通,既无限域,故言教随物亦无常定也。”然而,为了争夺话语权,人们限于无休止的是非争辩之中,于是便有了上下左右之分、亲疏远近之别、尊卑贵贱之等级、善恶美丑之差异。语言将世间万物强行区分为非此即彼的畛域:说大就不是小,说长寿就不是夭折;说生便同时否定了死,说美就排除了丑;善是恶的对立面,黑与白不相容……这些非此即彼的认识和判断,是对浑然一体、变动不居的客观世界的强行切割。这不仅使人们陷入认识困境,也陷入了表达与交流的困境。
其次,语言是有限的。“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④“吹”是风吹万种窍穴发出的声响。窍穴的形状千差万别,发出的声响也迥然不同。风起时,万窍怒号,相呼应和,彼此交鸣,构成了生动而丰富的大地奏鸣曲。然而当用语言描述时,“万种窍穴”被抽象为“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万种声响被简化为“激者,谪者,叱者,吸者,叫者,突者,咬者”,风也被区分为泠风、飘风和厉风。与自然相比,语言显得何其单调、有限。这里涉及“言”与“所言者”的关系问题。“言”就是语言文字,“所言者”是传播对象。客观世界是变化多端、难以确定的(“特未定”),语言则是有限的。人们用语言所呈现的世界是不是那个本然自在的世界呢?或者说语言文字能否表达客观世界呢?这是十分值得怀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