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简介:设计对装配式建筑成败影响巨大,本书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当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扫描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预防问题,以期为当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提供较为全面的综合性解决方案,从而设计出符合装配式规律和特点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挥装配式建筑应有的优势,推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扫描问题 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预防问题
专家坐诊 望闻问切 有则改之 无则安之
前言
我毕业辗转20年来,从未离开过设计院的设计工作,在我设计生涯的前十年,对装配式基本没有了解,大家对装配式也是陌生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发展在我国停滞了相当长的时间,人才和技术都出现了断档。2010年由于公司与万科在装配式建筑项目上的合作,我开始进入装配式建筑领域。近5年来,装配式建筑在我国蓬勃发展起来,但是,快速发展的同时,大家发现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和体现,那么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在这些年工作中,我越来越意识到装配式建筑上游环节的重要性,而在上游环节中,设计环节的技术含量最大,难度也最大,上游环节若出了问题,下游的制作、施工安装环节再怎么努力也很难解决,设计环节起着龙头先导作用,直接决定了装配式项目的质量、成本和效率。
本套丛书主编郭学明先生委托我担任本书主编,主要考虑我长期在设计院从事设计工作,有传统的设计经验,又有多年的装配式设计方面的经验积累,在设计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较多,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得到郭学明先生的信任并委托我担任本书主编,我感到责任重大,也非常荣幸。如此重任也让我倍感压力,但让我有底气的是本书有很棒的作者团队。其他五位作者在装配式建筑设计领域都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有的在装配式设计领域工作长达二十多年,有的和日本同行有过学习或合作经历,有的还担任过郭学明先生组织编写的“装配式建筑200问系列”的主编或副主编,而且他们都是所在公司的技术带头人,有着深厚的技术背景。与他们共同编写这本书,也让我深感荣幸。
本套丛书主编郭学明先生指导、制定了本书的框架及章节提纲,给出了具体的写作指导,并对全书书稿进行了数次审改,付出了很多心血;丛书副主编许德民先生对本书进行了多次校对和文字修润工作,在整个写作过程中都给予了很多帮助。
本书副主编王俊先生是上海市装配式建筑评审专家,现任上海兴邦建筑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本书参编张晓娜女士是沈阳玖弘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本书参编黄营先生是沈阳兆寰现代建筑构件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本书参编郭志鑫先生是中建八局总承包公司第三分公司总工程师;本书参编胡伟政先生是上海凯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结构室主任。
本书共分16章。
第1章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概述,介绍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内容、设计特点、设计原则与流程,同时通过国外优秀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案例,分析了国外装配式设计组织与管理模式。
第2章是设计存在问题的类型与危害,对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举例说明,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常见问题进行了分类和汇总,分析了设计问题可能造成的危害。
第3章是设计观念问题与管理问题,梳理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设计与管理上存在的一些认识不足与误区,分析了设计管理、设计流程、协同设计、设计深度与设计质量方面一些问题形成的原因和危害,提出了设计的责任,给出了解决观念与管理问题的措施。
第4章是方案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装配式建筑方案设计的概念与认识问题,列举了方案设计常见问题,分析了方案阶段平面和立面应考虑的因素,提出了方案设计须遵循的原则以及解决和预防问题的措施。
第5章是建筑设计常见问题,给出了几个问题的案例,梳理并汇总了建筑设计常见问题的清单,对主要的常见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进行了分析,包括平面设计问题、立面设计问题、外围护系统设计问题、集成化设计问题、标准化模数化设计问题、设计协同问题、建筑构造设计问题,并给出了避免问题的措施。
第6章是结构设计常见问题Ⅰ——总体与概念设计,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的总体与概念设计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包括结构体系选择问题、结构概念设计问题、执行标准与标准图的不当、结构优化中的问题以及与工厂、施工单位协同问题,给出了预防上述问题的相关措施。
第7章是结构设计常见问题Ⅱ——剪力墙结构体系,对剪力墙结构体系设计的问题进行了举例说明和梳理汇总,对其中一些主要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进行了分析,包括结构布置与计算问题、拆分设计问题、连接设计问题、构造及预埋设计问题及其他设计问题,并给出了预防问题的措施。
第8章是结构设计常见问题Ⅲ——柱梁结构体系,对柱梁结构体系设计问题进行了举例分析,并对柱梁结构体系设计常见问题进行了汇总。重点对结构布置问题、连接节点问题、构造设计问题的产生原因及造成的危害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预防问题的措施。
第9章是结构设计常见问题Ⅳ——楼盖设计,对楼盖设计问题进行了举例分析,梳理汇总了楼盖设计问题清单,对楼盖设计的一些主要问题的产生原因及危害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预防问题的措施。
第10章是结构设计常见问题Ⅴ——外挂墙板与夹芯保温剪力墙板设计,列举汇总了外挂墙板(包括夹芯保温墙板)和夹芯保温剪力墙板设计存在的各类问题,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预防问题的措施。
第11章是结构设计常见问题Ⅵ——非结构构件设计,对非结构构件设计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第12章是结构设计常见问题Ⅶ——连接件、预埋件、预埋物设计,介绍了预制构件中连接件、预埋件和预埋物的种类,分析了主要的设计问题,并给出了预防问题的措施。
第13章是结构设计常见问题Ⅷ——深化设计,列举了深化设计常见问题,详述了深化设计包含的内容,并举例说明了预制构件加工图、预制构件连接节点详图的设计内容和表达深度。
第14章是设备管线系统与内装系统设计,对设备管线系统、内装系统设计常见问题进行了概括性汇总,给出了避免预留预埋遗漏或位置错误的措施,并对实施管线分离和内装的必要性与障碍进行了分析。
第15章是其他部品部件设计,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常用部品部件种类进行了介绍,指出除结构系统以外的其他一些部品部件在选型、设计与连接中常见的设计问题,对门窗设计、节能保温设计、内外围护墙板设计、装饰饰面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16章是设计展望,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进行了展望,包括:对装配式设计软件研发应用的期望、装配式BIM应用情况分析及期望,对现行装配式设计标准的一些思考和修订建议,提出了需要进一步开展的技术研发课题和装配式建筑延长设计使用年限的建议。
我作为本书主编对全书进行了统稿,并且是第1章、第2章、第3章、第6章、第16章的主要编写者,同时参与了第7章、第15章的编写;副主编王俊先生是第4章、第8章、第13章的主要编写者;参编张晓娜女士是第5章、第10章、第14章的主要编写者,同时参与了第15章的编写;参编黄营先生是第9章、第11章、第12章的主要编写者;参编郭志鑫先生、胡伟政先生主要参与了第7章的编写。
感谢李伟兴先生、周成功先生、卢旦先生、马跃强先生、张立先生、张继红女士、李矱宓先生、宗德林先生(美国)、片田和范先生(日本)、中野达男先生(日本)、张井峰先生、丁安磊先生、刘飞先生、李娟娟女士、陈一凡先生、张巍先生、杨其木先生、徐晨铭先生、蔡露露先生、饶杰先生、郭柳先生、敏若兰女士、康小青女士、刘立东先生、耿波先生、徐向阳先生、方敏勇先生、吉成先生、厉王秋先生、梁晓燕女士为本书提供的资料和图片,以及给予的帮助。
感谢本套丛书其他册部分作者,包括叶贤博先生、李营先生、吴红兵先生、陈曼英女士、韩亚明先生对本书写作给予的帮助。
感谢上海联创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本书写作过程中给予的技术支持及协助。
感谢中骏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万达商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宝龙地产控股有限公司、上海保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正荣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万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上海兴邦建筑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城业管桩构件有限公司、山东钢铁集团房地产有限公司、上海中建航建筑工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提供的值得借鉴的实例照片。
由于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还处于起步阶段,设计问题是动态变化的,加之作者水平和经验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和错误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主编 王炳洪
王炳洪,男,福建人,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上海市建筑工业化专家委员会委员。现任上海联创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长期从事建筑结构设计、超限高层设计研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研究等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曾参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与拆分设计200问》,高等院校建筑产业现代化系列规划教材《装配式建筑概论》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构造与设计》,以及《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建筑外墙接缝防水密封应用技术标准》等的编写工作,发表过《超限高层结构设计研究》《“装配”带来的混凝土结构新概念设计问题》等多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