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近年内所写的百余篇散文的精选集,总计十五万字左右。本书分为“望乡”“烟火”“拾穗集”三辑。本书作品大多来源于生活,提炼升华。无论是写人,还是叙事,都充满深情。作者的文笔清新隽永,意味绵长,富于启迪意义。
王慧骐,上世纪五十年代生于扬州,现居南京。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个人专著多部。
曾任江苏青年杂志社副总编辑,江苏文艺出版社副社长,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图书编辑出版中心主任。
《烟火》
辑一
12月13日10点01分
听莫西子诗唱歌
时空与乡愁
沙发上的舞者
春日山中偶得
豆腐好
诗的纽带
古镇上奔跑的小姑娘
横溪的夏天
寻师
丰乐舍的老人走了
寒夜思亡友
老申
老人去看儿童剧
记住泾县
辑二
忽有所感
在浴室听老人说酒
景德镇男孩
看老美一家吃饭
乡人三则
古稀剪影
萃香轩
珍珍发屋
白发歌者
城市,因他们而活色生香
街巷即景
文艺老青年
自创跳步法的老哥
萍水相逢(八题)
阿祥的年
辑三
老街上的老人
浅识诸暨
想象力之于六合
温州,那日大雨如注
幸福的模样
一方水土一方人
我欠董浜一个道歉
高邮散记(二题)
走马广州闲墨
做了回四小时不到的阔佬
山里人家
还说山里人家
再记山里人家
南行杂记
打拼在异乡
台湾行
西山闲笔
辑四
吃吃想想
妻在山中
去安德门买花
杨姐的心愿
颐养苑
生死相交
少年晴谷
去乡下喝喜酒
何不删繁就简
记下孩子成长的那些细节
想起大光路
苏州拾零
大白菜
大肉包
《望乡》
目 录
永远的母亲
咀嚼童年
扬州酱菜
爷爷的煎豆腐
奶妈
那时中秋
表叔
寻亲
杭州记杂
不远千里背来年糕的叔父
又见拖拉机
最后的泪珠
不做怎么行
留在记忆中的那些美好
怀母二题
没了爹娘的春节
多年不见你们好吗
出生之年
旧时邻人
忙年
童年记趣
我的中学时代
记忆中的几位老师
昔日工友
二姐夫
那时写稿
写作生涯中的第一位贵人
一家人高考简述
同窗琐忆
说一本旧书
记江都三地
老友新记(三题)
青春之忆(三题)
酒事二题
念旧
小外孙趣事录
新旧之间
师母
《拾穗集》
目录
辑一
我所认识的周良先生
南京,请记住诗人冯亦同
选家金实秋简记
试说董宁文
向晚的花香(三题)
秦兆基:耄耋之年的猎猎雄风
哭别吕锦华
玩家亦然
致樊发稼老师
老友刘放
诗人金倜和与他相关的几本书
散记诗人刘希涛
“魁龙珠”与徐颖宏
吾友廷华
与郁钧剑的一面之缘
忆起一本旧著
感受散文之乡
辑二
读金实秋《汪曾祺酒事广记》
读施亮《吃的风度》
王峰《旧时光里的小团圆》读札
书边拾味
读于二辉两部新著随想
序王正宇《文艺批评鉴赏漫步》
王继林诗书画浅识
王劲松书艺谈片
说杨建仁及其诗集
序姜宏《杂话生书》
序张天弓《回首烟云》
读丁志方《暮色炊烟》
序蒋坤元《绿叶对根的怀念》
序《唐洁画集》
序曹欣《微信影集》
一组迟到的读书笔记
以书结缘的吴江诸友
辑三
品读马车夫的诗歌近作
张学诗近作读后
简述格锐杨的诗歌创作
《读诗札记》(二题)
品读阿庆散文新作《抚摸盛泽》
写给青年诗人陆华军
林康诗作小议
读《蔡旭散文诗五十年选》
试说苏扬的散文诗
序向翔散文诗集《时光煮雨》
文榕散文诗近著读札
陕西省散文诗创作一瞥
辑四
细节之魅
好诗人会讲故事
尺幅之间文釆风流
诗与画的邂逅
有多少疼痛夜深时袭来
心中有支不灭的火炬
有感于编辑寄报
地方文化的特殊名片
南京,请记住诗人冯亦同
南京的十二月总是异常寒冷,而十二月中的十三日这一天,则是全南京人的心灵都会蒙受一次杀戮的日子。整整八十年了,每至此日都是这样的感受。
应当是始于二00二年十二月十三日,这一天,南京各界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广场上所举行的祭悼仪式中,增加了一个新的内容,即由一位青年代表在寒风里朗诵一篇凄楚动情又掷地有声的《和平宣言》,它的作者就是在南京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诗人冯亦同先生。此后的五年间,每一年的《和平宣言》也都是由冯先生以散文体精心撰写。到了二0一四年,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将每年的十二月十三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一年的十月间,冯亦同先生受省市有关部门的约请,根据新的要求重撰《和平宣言》。他花了长达一个月的时间,字斟句酌,数易其稿,最终呈现于大众眼前的这篇宣言,虽只有短短六十句,二百四十个字,但却简明扼要,字字精当,凝炼中透出大气与古朴。宣言采用中国最古老的四言二节拍的诗经体来表现,不只彰显“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国家之礼仪,同时也传递了南京这座历史名城厚重的文化底蕴,在遣词造句上,作者煞费苦心,以古韵起伏糅杂时代辞章,读来琅琅上口,情致飞扬。首个国家公祭日的仪式上,将先前的一个人朗诵改由七十七名中学生集体咏诵,形成了一种气势和力量。而《和平宣言》的文字也相对固定下来,不再每年改动。
细思之下,《和平宣言》这一具有文献意义的重要诗篇交由冯亦同先生执笔,无疑表明这座城市对这位诗人的倚重与厚爱;而于诗人而言,以其数十载对这座城市在文学、诗词和文化推广诸多领域的奉献,受此重托,亦属名至实归,当仁不让。
冯亦同出生于江苏宝应,中学在扬州就读。自一九五九年考入南京师院(今南师大),此生便与南京结缘。大学毕业后,他先是在这里当了十八年的中学语文老师,而后调入南京市文联,从事作家协会的工作,直至退休。对于这片生活了大半辈子的热土,他倾注了无尽的眷恋与挚爱。他为南京精神文明建设所做的工作,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达到了一个他人恐难企及的标高——一九九五年,他应南京市委宣传部之约,为南京出版社编选了《名家笔下的南京》和《诗人眼中的南京》(与俞律先生合编)等发掘南京文史精华且持续畅销的读物;还主编或与他人合编了《秦准恋》《不屈的城墙》《教育诗选》等多部诗文集;2002年,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在南京举行,开幕式上,一部荟萃了众多著名艺术家参演的“金陵神韵——南京历史名篇大型朗诵音乐会”,他受邀担任总撰稿;其后,第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杀历史题材的民族交响乐《和平颂》(二0一三年九月在国家大剧院由中央民族乐团、南京民族乐团等联袂演出)的总撰稿依旧还是冯先生。二0一五年冬天,时年七十四岁的冯先生远赴大洋洲南端的奥克兰,看望在那儿读书的外孙女,行囊里却背着一大包书籍,他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正是此间最热的一段)与“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一百多位诗国先贤“对话”,绘制了一幅历史悠久的金陵诗歌地图,这便是二0一六年九月由南京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万字的《南京历代经典诗词》(冯亦同编著,系“品读南京”丛书之一种,被评为“二0一六年苏版好书”)。该书出版后,他又不辞辛劳受邀至南京图书馆、南京一中等多处,给读者和广大学生做辅导讲座,热忱推介他心目中的这座“东方文明的文学富矿”。
在冯亦同先生的个人创作中,描写和讴歌南京的作品更是占了相当的比重——长篇系列散文《印象总统府》《感悟栖霞山》《〈和平颂〉的诞生》《韵流金陵濯千秋——漫谈南京历史上的文学名篇》等发表或出版后,均在文坛产生过较大影响;为他摘得紫金山文学奖的诗歌集《紫金花》(大众文艺出版社,二00七年九月版),几乎就是采自石头城的一束束“在生活矿藏中聚焦”的诗之火,其诗风晓畅,而诗魂潜沉。被选作书名的《紫金花》一诗切入的视角尤为奇特,仅仅十六行的短诗营造出这座曾经蒙受巨大灾难的城池“决不会沉沦”的坚强与美丽,诗中写道:“从‘二月兰’到‘紫金花’/紫金山麓的小草要告诉全世界:/美丽的土地决不会沉沦/生长云锦和丝竹的江南呵/也能将黄钟大吕,敲响!”之后出版的散文集《金陵心记》(南京出版社,二0一二年三月版),煌煌三十万言,荟萃了作者写南京历史文化、风景名胜、个人家史以及寓居南京半个多世纪中学习、工作、生活与社交的履历、见闻与感受,被作者称之为“献给我的第二故乡、心灵家园和永久居留地的一部情书”,著名文学评论家陈辽先生生前曾对此著给予过这样的评价:此书表达了作者“心中最爱是南京”的浓厚情结,进而认为“写南京的文学作品名篇,到了二十一世纪,应该加上《金陵心记》这部著作了。”而在今年最新出版的冯亦同近十年诗作精选集《牵手树》(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二0一七年七月版)里,咏唱金陵的篇札依旧引人注目。除了那首获得第九届金陵文学奖特别荣誉奖的《和平宣言》,与此有着同工之妙的《江东门的钟声》,也一样迸射着催人泪下的艺术感染力。他的诗不只关注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建设与发展,底层民众的生活及生存状态,同样牵动着诗人追寻的目光:他以75岁高龄深入梅山铁矿地下四百二十米采风,写出了《与铁矿石同行》的深切感悟;对以大学城、开发区和网格化管理著称的仙林街道,他几次走访后,难抑激动地献上了他的赞美之曲《百姓之光》……
冯亦同早在不满六岁时,随母亲来到南京外祖父家,在离家不远的承恩寺小学读一年级,他因此把南京称为“启蒙之地”,他对南京的爱是“刻骨铭心又生生不息的”。他在《金陵心记》的序文中,说“自己年深月久地‘楔入南京’,并从她的‘内外兼修’中不断汲取营养和力量。”他把对南京的感恩化作了为南京所作的每一部作品、每一篇诗文之中,已故老诗人高加索曾以《一把火》为题,给予亦同以“人之子,诗之子……熊熊正燃”的热赞,相信他的名字将与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同在。
二0一七年十二月二十日